鄉鎮豆制品產業發展調查思考

時間:2022-07-27 11:32:00

導語:鄉鎮豆制品產業發展調查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豆制品產業發展調查思考

*月初,按照縣委安排,縣工商局、××鄉黨委政府和部分從事豆制品個私業主組成考察團,先后赴××、××考察兩地豆制品產業發展情況。考察歸來,感慨良多,受益匪淺,特別是對照××鄉傳統豆制品業發展的現狀,圍繞××豆制品發展該往何處走的問題,引發了我們的思考

定位:應該將豆制品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引擎

對一個地方經濟發展進行定位,要科學地厘清符不符合市場需求、發展遠景、環境要求,適不適應當地的風俗習慣、傳統文化,依不依靠當地的資源、技術和條件。一是對比別人,我們同樣能做出大事業。××縣、××鎮都是典型的山區丘陵地帶、黃豆產地,他們充分根據資源、傳統產業優勢,瞄準市場需求,加大產品開發和營銷,使豆制品產業成為鄉鎮經濟支柱產業。××鄉建成“中國豆腐第一街”,年產值____萬,實現稅收占鄉級財產收入的__%。××鎮雖然地方產品不多,但××鎮_萬“豆腐人”,靠著“有陽光的地方就有××”豆腐的理念,每年為××鎮賺回__億的利潤,由于資金回歸量大,省工商銀行不得不破例在鄉鎮單獨成立全省唯一一家營業機構。土作坊,小手藝,同樣能做出大事業。這對發展××豆制品產業不能不說是一個啟迪。二是分析市場,我們一樣可以做成大產業。××鄉依靠的產品,占領的是沿海的市場;××鎮依靠的是手藝,憑的是走出去的勇氣,只有“××”的手藝,沒有響當當的“××”地方產品。這就為××在全國特別是中部地區的市場騰出了空間。××鄉豆制品產業如果能更好地發力,在中南市場分一杯羹不成問題的,能夠得到這一杯羹,何愁產業做不大。三是依托××實際,做大豆制品產業是當前最有益和現實的選擇。××地處××一偶,屬于山區林區保護區,資源匱乏,農田稀少,無論是發展工業還是農業都有其先天“貧血”。但××有××的優勢,××的優勢就在于××盛產黑豆,××人有一門會做豆皮、豆鼓和醬油的好手藝,甚至歷史至今××豆制品生產有一個延綿不斷的過程和工藝技術不斷積淀的履歷。揚長避短,做大豆制品產業無疑是××人最有益和現實的選擇。只有做大了豆制品產業,才能實現強鄉富民的夢想,才能拉響××經濟全面發展的引擎。

整合:做大做強××豆制品產業的基礎

俗話說:船大好沖浪,樹大好乘涼。市場經濟就是競爭經濟,靠的是塊頭和實力。××鄉和××鎮最根本的一條經驗就是捏拳頭,扎成堆,讓內功得到充分的積蓄,力量得到淋漓的張揚。他們都是以合作社的形式將松散的個體聯合一起,一個品牌對外。如××鄉以合作社的形式將千家萬戶豆制品加工戶聯合一起,以“××”集體商標為紐帶,統一品牌、包裝、價格、規格和標準對外促銷;××鎮成立專門豆制品合作社,再以合作社名義申報“××”集體商標,合作社成員從事豆制品生產加工,外出統一使用“××”商標,使“××”豆腐蜚聲海內外。目前,××鄉從事豆制品加工的個體戶不少于數十戶,還有兩家規模不小的加工企業,可以借鑒××*經驗。一是以××醬品廠為龍頭,注冊“××縣××醬品合作社”。將所有從事豆制品加工的個體戶和企業聯合起來,無論是質量標準,還是市場營銷、價格管理,做到一個實體管理,一個實體對外。二是注冊“××”集體商標。統一豆制品外形設計,包裝裝潢,做到集中管理,有償使用。三是以合作社名義成立質量檢測機構。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確保一種質量、一個標準、一色色澤、一樣品味。特別是在當前國家豆制品沒有統一的質量標準情況下,建立起符合國家有關行業標準,高于同行業品質的質量標準。

創新:××豆制品產業發展的生命

創新是發展的不竭動力。××豆制品歷經幾百年發展,雖有產品品質進步性和獨特性,靠的是工藝的嫻熟、經驗的積累。但技術提高不夠,科技投入不足,勞動工具改進不快是不爭的事實,以致于我們產品發展、市場占有率始終邁不開步子,占不到位置,××人始終還在回味著長期以來殘留在嘴邊楊芳醬油的口味,無法適應現代人不斷追求口感和品質。××人、××人都有自己的研發機構,都有與大專院校和專家學者聯姻的經歷,追求技術和質量的創新始終是產業發展的源動力。所以,××豆制品產業發展必須要做好“創新”這篇文章。一是要在提高生產力上創新。××醬品的生產,目前依托的是個體作坊,靠的是過硬手工,憑的是傳統技術。要求發展,必須注入科技元素。一方面,要引進技術,要與專業的科研院校攀親,與發達地區豆制品加工企業技術人才結緣,建立自己研發機構或依托固定專家隊伍;另一方面,要不斷地改進和引進生產機械和技術,通過改革和引進提高生產能力和生產質量。二是要在發揮自身優勢上創新。××豆制品生產的優勢,在于生產原料的優勢,采用的是不同于其他地方而且品質較高的黑豆;在于產品獨特性優勢,生產的“××”(傳統名稱)人無我有;在于品牌優勢,××醬油曾在____年獲得“全國博覽會金獎”。這種原料優勢、產品優勢和品牌優勢,既要宣傳,更要提高,既要把人差我良的做精,還要把人無我有的做好,人有我優的做優。三是在整合產品上創新。××鄉“中國豆腐第一街”主要產品是豆腐乳和豆皮,全國聞名的××鎮主要產品也只是豆腐,這說明了做一個產業要力戒多而全,力舉少而精。××豆制品主導產品應該只放在腐竹、“××”和醬油上,通過三個產品把品牌做大,帶動其他。四是在適用新型上創新。××豆制品做不大其中一年原因就是缺乏包裝和容器外型設計的新型性,容易引起現代人的“審美疲勞”。首先是在包裝設計上要新型,要適應不同消費人群需求,突出地方文化傳統特色,突出兒童、游客、禮品、超市、餐廳不同消費群體和營銷場合的需要。其次是通過產品容器外型設計滿足消費者審美觀和彌補產品不足,要結合消費者審美潮流和消費便捷使用上創新設計,特別是燒制醬油容器設計上,除突出其新型實用的設計效果外,要采取打包“二合一”辦法,以質優的燒制醬油促銷湯制醬油。

文化:推進××豆制品產業發展的底蘊

文化是事物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動力。特別是商品經濟條件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企業文化和商品文化的培育。××豆制品不是先做產業再做文化,而是在深厚的文化底蘊下再做產業;××人也是邊做產業邊做文化,使豆腐和豆腐文化一起飲譽海內外。于是××就有了××煉丹煉出豆腐的神話,××有了××船夫靠豆腐闖江湖的故事。××鄉是千年古鎮,歷代文人騷客、達官貴人、商戶樵夫創造過一個又一個奇跡和童話,××鄉無疑也有著深厚的歷史沉淀和文化內涵,伴隨這塊土地上世代繁衍的豆制品必然與其歷史和文化有著必然聯系。因此,××人要依托這種必然聯系的歷史和文化,尋求豆制品長效持續發展之路。一是要挖掘文化。××豆腐廠文化缺失的主要原因是挖掘不夠、思想不夠。要想形成××獨特文化,需要一批文化人和有心人到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去搜索,到淳樸敦厚的人物和民風中去挖掘,既要把她作為一項文化工程,更要作為一大富民工程。二是要重視文化建設。拷貝一些歷史風情,杜撰一些歷史故事,決不是××豆文化的全部,還有個豐富和發展的過程。要結合××豆制品的品質、品牌,結合市場和消費群體精神需求,結合企業和產品的管理等等,進一步開拓楊芳豆制品文化,這些需要企業來搭臺唱戲。三是要宣傳文化。有了獨特的豆文化,就要通過一定的渠道去傳播,讓人們知曉、懂得和消化,不然這種文化就是人們茶余飯后的故事,片言只語的文字游戲。××人每年通過承辦“全國豆腐節”、建設展覽館的形式傳播××豆文化,石牌人通過電視劇、專題片宣傳××文化。××鄉在這方面應該有一個很好的借鑒,應該通過文學、戲劇、專題片、專版等文學藝術形式宣傳楊芳豆文化,通過文化的發展帶動產業的發展。

促銷:××豆制品產生發展不容忽視和必須面對的問題

促銷是產品進入市場、謀取市場份額、賺取商品利潤的方式和手段。××豆制品既然有了深的文化底蘊,有了好的包裝品牌和價廉質優的產品,再就需要考慮市場需求,消費者了解了才行,不然“好酒也怕巷子深”。促銷手段很多:一是要找準自己的市場定位。××豆制品堅持立足某省,幅射東部沿海地區,不搞攤大求“洋”,一口吃一個胖子。××要把握全國豆制品市場布局,了解自身生產能力。就全國豆制品市場而言,北有某省、某省,南有某省平江、某省陽江,東有某省淮南、某省鎮江,西有某省成都、某省,僅有中部地區尚可發力,雖有某省鐘祥豆腐名鎮,但該鎮多有工藝,少有產品,豆腐的名牌植根于全國。就生產能力而言,楊芳豆制品還處在手工作坊生產時期,規模小、產量低,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還沒有占領大市場的能力。所以市場只能定位在中部地區,重點是某省地區。二是要逐步推進。要根據自身的生產能力、經濟實力,按照一年占領××,兩年走出××,三年覆蓋××市場的思路,穩扎穩打,步步推進。三是要加大宣傳促銷力度。一方面要發揮廣告宣傳作用。在××*、××旅游區、××入口、××和××旁豎起平面廣告牌,在省、市、縣電視臺和報刊雜志媒體廣告和專題片、專特刊。另一方面要利用關系讓××豆制品進本地超市,上省、市級城市餐桌,建立自己的銷售網絡。第三是要召開展銷會、推廣會、品嘗會,參加評級、評比、評優,擴大產品影響,提升產品形象。四是建立自身的產品網站。××都有自己的豆制品網站,搜索“豆制品”關鍵詞,我們就可以看到××的豆制品,了解××的豆腐人。××鄉應該充分發揮因特網這一現代傳播方式,建立自己的網站,宣傳自己的文化,推介自己的產品,促進同行業的交流,把自己真正融入進全國豆制品產業大家庭,共同享用豆制品產業市場、信息、技術、文化,從而推進××豆制品產業的大發展、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