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退休干部管理及服務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30 03:15:00
導語:離退休干部管理及服務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離退休干部是社會發展和穩定的保貴財富,加強對離退休干部的管理和服務,對于不同行業來說都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值得高度重視的重要的內容,為此,我們結合股份制改革前后分行老干部管理工作進行了調研,并就如何抓好新時期離退休干部管理和服務工作,談談粗淺的看法。
一、離退休干部管理所取得的成效
(一)改革中健全離退休組織管理機構,強化管理機制
改革是發展的動力,但改革更要兼顧各方面各層次間的利益關系,尤其是要考慮到曾經為我行發展貢獻青春與智慧的老一輩人的利益,這是我行歷屆班子所遵循的一大原則。幾年來,我行在實施股份制改革和“扁平化”改革過程中,按照“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機制,一是健全了老干部管理組織機構,明確了專兼職管理人員,保證了離退休干部日常管理工作的正常運行;二是有計劃,有目標及時安排部署年度工作,確保老干部工作有序開展;三是工資、福利等經濟待遇上收二級分行集中管理,確保了政策執行的一致和及時性;四是健全離退休黨支部,組織選舉強有力的離退休黨支部班子,加強組織和政治引導工作,保證了正常組織活動的開展。
(二)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確保老同志的政治待遇
我行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局面,得益于在加強在職員工政治理論和商業銀經營理念學習的同時,進一步強化了對離退休同志學習的組織和管理工作。近年來,我行一是及時組織學習黨的十六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保證老同志按規定看文件、聽形勢報告、參加重大政治活動,堅持傳達文件、情況通報和訂閱報刊雜志等,使離退休老同志及時了解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國家的大政方針和我行改革發展情況;二是組織學習,及時向老同志宣傳我行股份制改造的進程及股份制改造的目的和意義;三是充分發揮老干部活動中心先進文化教育陣地的作用。尤其是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結合轄屬各行的實際,采取送教上門、組織集中學習和聽取形勢報告等不同方式,力求做到離退休黨員一個不漏參與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同時始終把先進性教育活動同維護全行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緊密結合,增強離退休黨員同志的政治意識、組織意識和大局意識,教育離退休黨員同志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做到“退休不退志、余熱再發揮”,把廣大老干部的學習和教育活動引向了深入。不少老同志寫下了長達兩千多字的心得體會,深情地表達了自己對黨組織的信賴和立下了積極支持我行改革的決心;四是定期不定期向老同志通報我行改革情況及各項業務經營發展狀況,使老同志時時了解到我行的發展,關心和支持我行的改革進程,以自己的行動自覺維護老干部隊伍的穩定。僅20*就組織老同志學習達8次之多。
(三)思想工作與經濟待遇同步推進,消除思想疑慮
老干部工作不同于在職員工的管理,它存在特殊的一面。20*-20*年,經濟待遇問題是離退休老同志最關心和最敏感的一個熱點問題,不少老同志就其生活待遇和醫療保障提出質疑,要求共享我行改革發展的成果。為了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我行十分重視,多次組織召開轄屬機構離退休員工座談會,一是進一步宣傳我行股份制改革后的現行管理體制;二是明確告訴他們我行在改革中始終沒有忘記離退休老同志所做出的貢獻,待遇提高與否事關全局,要有一個規劃過程,請老同志相信,一旦有政策,二級分行一定及時落實到位;三是宣傳解釋離休與退休干部在醫療保障上的區別,說明參與社會醫療保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座談和不同形式的工作,消除了老同志的怨氣和不滿情緒,加深了老干部隊伍對我行改革發展的認同,并贏得了理解和支持,改革中,確保了離退休干部隊伍的穩定。
(四)細心管理,真情服務
孟子曾有句令人難于忘懷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名言。作為離退干部管理和服務的職能部門,我行就是秉承這一傳統理念,關心照顧他們就像自己父母一樣。一是抓好老同志的慰問工作,尤其是對體弱多病的同志,多一些問候,多聲安慰和鼓勵,總會給他們帶來戰勝病魔的期望。二是及時了解老同志的健康狀況和家庭的實際困難。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老同志,大多數總是勤儉和節約當先,有的同志甚至是小病不吃藥,大病不入院,對這樣的同志,我們總是耐心開導,甚至做其家屬或親屬的工作,并主動協助入院治療;對異地居住的離退休同志,定期不定期前往探望,郵寄回行的藥費發票,及時幫助到醫療保險部門報銷;對老同志的不幸病逝,總是想方設法前往悼念,送去組織的一片溫馨;三是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結合不同層次年齡的老同志,每逢重大的節假日,如重陽節、國慶節等都定期不定期組織文明健康的集體活動,老同志也充分發揮其特長,吹、拉、彈、唱其樂融融。豐富的集體活動既體現組織的關心和集體的溫暖,又達到了宣傳教育的目的,同時在離退休員工中營造了和諧溫馨、崇尚文明的良好氛圍。近兩年來,我行組織老干部開展集體活動達八次之多,參加集體活動人員達陸百余人次;探望住院老同志二十余人次、慰問離退休老同志二百余人次、發放困難補助及節日慰問費近三十萬元;四是鼓勵老同志走出去,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如我行的王國慶同志還成為《縣老年詩詞學會》會員,詩詞170多篇先后發表在縣里不同詩刊雜志,我行的陳婉萍成為縣老年協會有名的秧歌隊員,曾與其他隊員代表出席省老年秧歌表演賽,不少老同志還參與扶貧濟困捐資捐物等公益事業活動。我行細致的工作,真情的服務,實現了黨和國家對老同志“老有所養、老有所為和老有所樂”的愿景,也實現了我行多年無老同志上訪的工作目標。卓有成效的工作,二零零七年被上級行授予“離退休干部管理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二、新時期離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的難點與對策
(一)我行離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的難點
就目前我行離退休干部隊伍的現狀看:全轄108人,平均年齡82歲,離退休干部占在職員工的25.11%。其中:離休干部6人,最高年齡94歲。離退休人員年平均以2%的速度遞增,離退休干部已實質進入“雙高期”,即高齡、高發病期,其實就是“高危期”,他們對生命延長的希望的強烈程度是在職員工無法想象的,消極情緒十分嚴重,他們對經濟及醫療保障等問題十分關注,股改上市后,財務管理和使用權的進一步集中,離退休干部的工資、醫療等方面的待遇都是由上級行統一管理,二級分行調控的空間非常小,不能有效解決部分離退休干部的實際困難。另外,離退休干部管理隊伍自身建設問題等也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要得到妥善的解決確實不易。
(二)幾點建議:
一是對于“雙高期”離退休老同志,尤其是離休干部,他們走到今天確實不容易,對他們應當關愛有加,多走訪,了解其需求,為之解決力所能及的事,在不違反制度和原則的情況下,堅持"特事特辦"精神,確保安度晚年;二是經濟待遇及醫療保障問題,雖然離退休干部工資待遇得到了提升,但與日益增長的生活、醫療等方面的需求依然存在較大差距,作為分行以及上級行對于老同志的要求和質疑,應當可以理解,也應盡可能滿足其合理要求,如建立補充醫療保險和特困救助機制,盡力解決其后顧之憂;三是建立節假日慰問制度,各級組織的離休干部管理的職能部門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切實肩負起責任,不得以任何理由中斷節日慰問,確保組織的關懷和溫暖;四是加強信訪管理,疏通信訪渠道。對于老干部的信訪要高度重視,不能莫衷一是,要及時了解信訪內情,辯別事非曲直,及時處理,將矛盾化解在基層;五是對離退休干部管理職隊伍,一定要加強學習,切實轉變離退休人員管理部門的工作作風,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業務素質和政策理論水平,增強全局觀念、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和公仆意識,建立和完善老干部工作領導責任制,在人少事多的情況下,要主動服務,加強協調,多辦實事。只有這樣才能駕馭和解決新時期老干部管理和服務工作中所面臨的難題,確保我行離退休干部隊伍的絕對穩定,真正實現黨和政府所期望的“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目標。
- 上一篇:基層干部構建和諧社會能力的思考
- 下一篇:紀監干部改革工作調研報告
精品范文
10離退休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