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素質教育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2-11-14 04:28:00

導語:幼兒園素質教育的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園素質教育的調研報告

近年來,素質教育被作為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奠基工程,已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作為基礎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幼兒教育,如何把培養人才的啟蒙教育與提高國民素質有機地統一起來,順應素質教育這一場深刻的變革,逐步實現從思想認識到教育行為的全面轉變,這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重要的課題。本文就幼兒素質教育的教育現、素質教育的內涵以及素質教育的實施談談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一、素質教育的教育觀

隨合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我們教師的思想認識、教育觀念有了較大的轉變,已經開始認識到幼兒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為他們將來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奠定基礎。因此,作為幼兒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和尊重功地的人格尊嚴,合理的要求乃至細微的情感需要,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作用.必須堅持“觀察在前,目標在后”,在全面了解孩子的發展水平的基礎上,改變過去統一規格的、共性化的教育目標,真正使每個孩子活潑、主動地得到發展。努力創造“適合每個兒童的教育”.我們進行素質教育,目的是為整個中華民族素質的提高立定基礎,因此,素質教育的目標是群體目標和個體發展目標的統一,要求我們首先應當確立群體基本素質的培養目標,但又要重視幼兒個體發展的需要,還要有在每一個孩子每一方面發展的原有基礎上確定的個體發展目標,這樣,才能更好地落實“規程”中提出的促進每個孩子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發展的精神。另外,我們還要樹立大教育觀念認識到幼兒教育是一項涉及到幼兒園、家庭和社會的系統工程,只有調動三方面的力量,形成牢固的“金三角”,同步調、同方向地對幼兒過好教育,才能全面、積極在促進幼兒的發展。

二、素質教育的內涵

素質教育就是指全面提高孩子的思想品德、科技文化知識,培養健康身體和心理以及全面的勞動技能的一種教育,它是以個體和群體的先天生理條件為基礎,以改善先天素質提高后天素質為目的的教育,是全面發展教育思想的集中體現和升華.為了較全面地理解幼兒素質教育的內涵,我學習了許多理論文章,深受啟發.進一步認識到兒童良好素質的基礎應包括⒈健康的。心理素質⒉良好的體能素質⒊良好的社會性發展與品德素質⒋良好的才智素質⒌會體驗理解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等等.根據幼兒園工作規程精神并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征,我認為,在進行幼兒素質教育中,應把著重點放在讓幼兒“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關心”。

學會生存:這是一個人能順利生存于社會的基本能力與條件.對學齡前兒童來說,主要是鍛煉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學習初步的自我保護,增強自理能力,即學習“自己的事化自己做”。

學會學習:主要指培養孩子從小縣有廣泛的學習興趣、強烈的求知欲望和積極主動地探究精神,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等等.同時還要重視加強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意志力和經受挫折、克服困難的堅強毅力等。

學會關心:指的是要幫助、教育兒童關心社會、國家的經濟和生態利益、關心全球的生活條件,關心他人,關心家庭、朋友和同伴,關心其他物種(包括動物、植物),關心知識、真理、學習以及關心自己和自己的健康.這是二十一世紀人才應具備的高度發展、適應性、創造性、社會性、堅韌性及全球觀念等方面的素質要求.

三、素質教育的實施

⒈建設一支高大質教師隊伍是幼兒國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提高教師的素質,我認為主要是政治思想和教學業務兩大方面.政治思想素質重點是愛崗敬業和職業道德教育.作為教師,首先要熱愛幼教事業,熱愛孩子。教學業務素質方面,我覺得一是要抓好教育理論的學習,特別是國內辦幼教改革的動態和信息的學習。二是抓教育教學能力與水平的提高.在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嘗試、探索素質教育的方法與途徑的同時,要逐步形成每個教師的教學風格,充分運用自己的特長,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