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木材加工行業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2-12-01 09:05:00
導語:縣木材加工行業的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縣木材加工業在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和強力推動下,發展態勢迅猛,板材業的初、精加工規模已初具雛形,產業發展優勢明顯。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木材加工業發展現狀與基本情況
*縣位于徐州、棗莊、濟寧、商丘、淮北五市經濟交匯處,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氣候適中,雨量充*,日照時間長,適宜林業的發展,全縣林地面積50萬畝,活立木蓄積量20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25.6%。這為板材加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優厚的先天資源條件。據統計,目前,全縣共有木材加工企業8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2家,1-3月份完成銷售收入2.12億元,增長48%;利稅0.14億元,增長41%,分別占全縣規模工業企業的4.9%、5.3%。從業人員約1.1萬人,占全縣工業從業人員的7%左右。主要產品有各類膠合板、多層板、細木工板、裝飾板、中高密度纖維板、道木等。產品主要銷往周邊各地,并部分出口歐洲、美國等國家和地區。
我縣林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湖和沿湖路兩側林網帶,木材加工企業主要集中在縣工業園區、和魏廟、安國、張莊等。全縣涌現出了河涯、楊河、梅村等十幾個木材加工專業村,集群性效應更加明顯,形成了有優勢、有特色、有基礎的木材行業群體,造就了一批技術先進,機制靈活、規模大、產品檔次高、市場競爭能力強的龍頭企業。規模較大的木材加工企業主要有千龍木業、輝瑞木業、漢昌木業、常鑫源等。其中,徐州輝瑞木業有限公司座落在*縣工業園區,占地面積40畝,固定資產總投資5000萬元,主要設備為八條現代化生產流水線,主要產品為各類中、高檔膠合制板,設計年產量180余萬張。該項目于2006年7月開工,建設6000平方米標房,2000平方米辦公樓和3000平方米輔助設施,五條生產線安裝到位,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000萬,部分車間已開工生產。全部達產后,該公司可實現年銷售收入7000萬元,利稅600萬元,安置200名勞動力就業。
二、行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企業規模不夠大,企業的設備簡陋,現代化生產能力弱,很少有一套完整的深加工設備。產品科技含量不夠高,大部分企業產品都處于中、低檔,名牌產品數量少。
2、企業普通存在資金問題,主要靠老板的原始積累的資金運轉,貸款難度大,造成資金不暢,不能擴大規模再生產。
3、原料不足、缺少穩定的林業供應基地。由于木材原料林生長周期長,現有的木材蓄積量又十分有限,導致木材加工企業開工不足,部分企業處于停產和半停產狀態。
4、企業機制不夠完善。一是企業管理模式較為落后,80%以上的企業仍沿用家族式管理模式。二是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規劃不夠。
三、下一步打算和主要措施
我縣板材加工業要緊抓國內木材形勢大好的機遇,發揮林業資源優勢,加大對木材加工企業集群的扶持力度,強力推進技術創新,提高產品檔次,努力擴大家具生產規模,拉長板材加工鏈條。
(一)整合市場,強化開拓,不斷拓展板材發展新空間
積極搶灘木材加工銷售市場,組建板材經紀人隊伍,把握行情,交流市場信息。圍繞板材加工龍頭企業開展招商引資,打造板材加工業基地。板材加工業是集群型產業,大量板材加工企業的“扎堆”很容易形成加工基地。因此我市板材加工業的招商引資要以現有的板材加工骨干企業和板材基地為重點,進一步提高全市板材加工業的聚焦度,打造全省乃至全國知名的板材加工業基地。
(二)整合資源,明確規劃,著力發展木材加工產業。為滿足木材加工業的需要,使木材加工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必須要整合資源,明確規劃。一是確立林業生產的新思路,進一步堅持打造“生態*縣,綠色家園”戰略方針,大力發展速效豐產林基地。二是制定政策,保護地方資源,引進外地資源。要充分利用國家政策,增強稅收杠桿調節功能,對把本地木材資源運往外地逃稅銷售的經紀人加以嚴格管理。三是努力擴大國外木材進口,彌補本地資源缺口。
(三)整合力量,明確重點,奮力做強木材加工產業。
整體來看我縣木材加工產業,企業規模小、產品檔次低、分布范圍廣,大部分企業依家而設,沿路而建,不合規范,產業集聚優勢尚未完全形成。要做大做強林業產業,務必要整合力量,明確重點。一是聚集資金,加大投入。要搞好園區建設,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充分發揮園區的載體作用。二是招大引強,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富集社會各種生產要素于園區。三是用好土地,充分利用國家政策進行土地流轉,讓新上的企業有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
(四)整合政策,明確扶持,全力服務木材加工產業。一是結合實際,研究制定一系列獎扶政策,管理和規范該行業。加大組織力度,整合、凝聚地稅、工商等職能服務部門的力量,為木業企業創立、發展構筑舞臺,打造平臺。以產業發展大局出發,根據國家政策法規,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學習外地操作方法,靈活執行政策法規,使木材加工產業在稅收政策上與外形成發展互動平臺。二是多方爭取開發資金、貸款貼息資金、新產品開發資金等政策扶持。加強對新增的一般納稅人在稅務、工商登記等方面給予減免行政規費的優惠政策,對新增規模較大、投資較多的企業實行以獎代補,吸引更多的干部群眾興辦板材加工企業,形成以木業帶民營經濟,以民營帶發展的格局,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的大發展。
四、建議
1、狠抓融資體系建設,加強銀企合作,加強企業與金融部門之間的聯系,實施銀企雙贏戰略。擴大企業規模,加大企業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產品科技含量。
2、提高政府職能部門的服務質量,加強為企業服務,給企業的建設和生產創造寬松的環境。
3、積極引導企業機制創新。一是要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成立專門班子,采取分類指導、正確引導、逐步推進的方法,大力引導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二是要建立現代新型的管理模式。
4、進一步提高企業管理者水平,加強學習與培訓,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不斷的把木材行業做大做強,打造自己的品牌。
- 上一篇:縣域經濟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 下一篇:縣水泥行業的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