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奢侈浪費的思考
時間:2022-12-21 05:12:00
導語: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奢侈浪費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厲行節約、反對奢侈浪費是涉及黨風、政風和干部作風建設的重大問題。近年來,通過采取削減單位預算、控制行政成本等厲行節約措施,從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黨政機關奢侈浪費行為的滋長,但由于多種深層次原因,奢侈浪費問題并未從根本上得到遏制,需要深度審視、深入剖析、深化治理。
一、奢侈浪費的主要表現形式
隨著對黨政機關和“一把手”支配財權管制措施的逐步加強,一些地方和部門奢侈浪費的行為不再明目張膽,而是以所謂“合乎情理”的方式出現,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鋪張浪費現象。一是接待型鋪張浪費。即上級來客搞趨車接送、取“包包煙”、送“土特產”,甚至包攬食宿,以及接待中客少主人多的現象或多或少地存在。二是年節型鋪張浪費。突出表現在元旦、春節,對上對下普發明信片,單位內部、單位與單位之間,甚至單位科室之間相互吃請、拜年拜節,目前已顯現高消費、娛樂化的苗頭。三是福利型鋪張浪費。單位直接給職工發實物,或職工以工作加班、突擊任務、出差辦事、購置辦公耗材、生活接待等之名報銷費用,甚至私設“小金庫”給職工發福利。四是享受型鋪張浪費。一些單位尤其是新任“一把手”,以改善工作條件和辦公環境為由,對換車子、裝房子表現“活躍”,領導干部辦公室面積存在超標,公車私用、私駕公車現象時有發生。五是形象型鋪張浪費。在公益建設、房屋維修中盲目追求上規模、上檔次,以及搞一些不切實際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造成成本增加、資金浪費。
二、開展厲行節約的難點
由于諸多原因,黨政機關奢侈浪費行為呈現多樣性、復雜性、隱蔽性的特點,給開展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奢侈浪費工作帶來難度。一是認識層面的誤區。經費少、權利“小”的單位,把厲行節約視為“多此一舉”,接待任務重的單位把厲行節約、削減開支視為“不切實際”,一些黨員干部把收一包煙、吃一頓飯視為“生活小節”,對控制、削減、降低行政成本性支出消極對待,厲行節約、反對奢侈浪費的思想基礎不牢固。二是行為層面的貫性。上級來客、單位團年、領導任職、工作協調等,請吃請喝的傳統陋習難以破除,“不請過不去、不請成不了事”的思想讓請(陪)吃喝成為“被迫的主動”,生活接待開支已成為一些單位的“剛性支出”。單位職工長期習慣于單位“發錢發物”的“傳統”,“為職工謀福利、讓職工得實惠”成為單位和主要領導不得不做的“好事”。三是需求層面的漏洞。推進改革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使一些財力薄弱、歷史包袱沉重的地方,在民生、穩定、建設等方面的資金需求,執紀執法、辦事服務的裝備需求都較過去大,國家對基層項目、資金的巨大投入,在緩解地方財政壓力、加快地方發展的同時,也增大一些地方和部門透支資金、奢侈浪費的空間。四是監督層面的缺失,厲行節約涉及的單位和領域廣泛,公款大吃大喝、變相公款旅游、公車私用等奢侈浪費現象以更加變通、隱蔽的方式出現,違紀問題不易發現,錯誤性質不易認定,增大了日常監督和查處的成本和難度,一些執紀執法部門也因此“得過且過”,無形中助長了一些單位公款奢侈浪費行為。
三、深化治理整頓的對策措施
根據黨政機關奢侈浪費的特點和開展厲行節約的難點,必須強化管制措施,有針對性地深化治理。一要強化“一把手”的領導責任。將中央、省市厲行節約、制止公款出國(境)旅游和改進公務接待等相關規定貫徹落實情況納入各級各部門民主生活會和黨政一把手工作績效考核的內容,對執行不力、落實不到位的,從嚴追責。二要強化有效的監督約束手段。進一步完善制度,劃定紅線、確定底線,推行單位預算公示制度,加強對單位經費預算執行,以及經費支出的日常監管,加重違紀典型的組織處理和紀律處分力度,加強單位財務公開、單位內審和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確保厲行節約的相關規定落實到位。三要強化勤儉節約氛圍的形成。加強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教育,增強厲行節約的緊迫感和主動性。加大對鋪張浪費典型的曝光力度,樹立勤儉節約的先進典型。積極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娛樂方式,積極營造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良好氛圍。四要強化厲行節約的獎懲措施。嚴格執行公務人員津補貼制度,杜絕一切不合理收費,斬斷單位違規福利、獎金的資金鏈條。嚴格預算控制,對超經費預算或公務支出超標準的部分,可等額扣減單位預算或加倍處罰,同時對那些成本控制得好的單位和勤儉節約的先進個人要給予獎勵,把各級各部門和黨員干部真正引向厲行節約、反對奢侈浪費的軌道。
- 上一篇:安監局安全生產執法教育方案
- 下一篇:易混中藥的鑒別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