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礦山安全管理的調查與思考

時間:2022-12-22 05:33:00

導語:非煤礦山安全管理的調查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非煤礦山安全管理的調查與思考

*區地處川東北,轄區內有48個鄉鎮3個街道辦事處,835個行政村130萬多人口,總面積為2562平方公里。全區山坡地多,耕地少,荒地多,無煤碳資源,非煤礦資源多,特別是磚廠、采石廠、采砂場多,開采儲量大。全區共有頁巖磚廠60余家、各類采石廠30余家、采砂場50余家。前幾年,非煤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為區域經濟建設和強區富民奔小康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但部分礦業主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不依法辦理《采礦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四處亂挖濫采,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和資源浪費的違法行為,這些采礦點大部分分布在公路沿線、集鎮、房屋附近,嚴重威脅著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具體地說存在以下方面問題:

1、部分礦山不按開采設計和開發利用方案進行開采,小打小敲普遍開花,短期行為較為普遍,有的擅自改變開采順序和開采方法,有的不按核定的開采規模進行生產,有的取得采礦權后自己不投入開采,將采礦權非法轉讓或承包他人開采,無證開采和亂采濫挖現象居高不下,非煤礦山管理存在一定的問題。

2、礦山布局不合理,缺少科學統一規劃和嚴格控制,大礦小開問題比較突出。雖然前些年經過專項整治,關閉了不符合安全生產和開采條件的,但非煤礦山開采點總數仍然偏多,布局不合理,這些小礦山多數開采不規范,資源浪費較嚴重,礦業經濟的規模效益沒有體現出來。

3、爆破員打著合法的資質,在一定區域內流動作業,無證礦業主請臨時爆破員爆破,從而達到違法采礦經營的目的。

4、礦產管理部門在受理辦證初期,因程序復雜,資料組織時間長,提前收取費用,導致礦業主認為交錢萬事大吉,視同礦管部門默認許可而遲遲不申請辦理采礦許可證,無形之中為今后的管理留下無時間限制的后遺癥。

5、基層宣傳不到位,動態巡查不落實,執法監察力度不大,專項檔案管理不健全,底數不清。

為使非煤礦山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規范化、科學化、法制法軌道。筆者就今后怎樣強化非煤礦山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建議與對策:

1、落實科學發展觀,宏觀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明確非煤礦山管理部門的職責,加強礦產資源國情國策和法制教育,提高認識,堅持開發與節約并重,把節約放在首位,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落實最嚴格的管理制度。科學的發展觀關系礦產資源管理全局的問題,必須實行科學民主決策,要建立礦產資源管理重大問題的集體決策制度、專家咨詢制度、內部會審制度、社會公示與聽證制度、責任追究制度等。涉及有關審批、許可、處罰等事項,必須經過內部會審共同把關,與管理相對人密切相關的要實行公示和聽證。做到決策科學、民主,執行堅決有力,監督公正透明。

2、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學規劃,落實采礦點。

安監、國土部門要會同鄉(鎮)黨委、政府分管領導和基層國土所工作人員根據鄉(鎮)所轄區域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重點工程項目等建設需求,深入到礦山現場查勘,落實采礦點,描繪規劃圖,控制礦產開采點數量,然后由鄉(鎮)人民政府寫出專題報告交區安監、國土部門審核,再由區政府審批后組織實施。凡不按規劃行事的,一律禁止采礦,停止辦理采礦許可證。

3、成立民爆物資供應站,強化爆破員爆破作業管理。爆破員必須經過嚴格培訓,持證作業。爆破員在申請領取炸藥時,必須持爆破員工作證,特種行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及礦業主采礦許可證方可領藥,由民爆站工作員配送到爆破點。爆破點必須專人保管專庫存放,不得借給他人、寄存他處或帶回家中或在另一個點爆破。爆破員必須在規定區域和范圍,憑礦業主采礦許可證爆破作業,若在違法采礦點或超區域、超范圍或群眾舉報違規爆破作業的,公安部門必須及時整頓或吊銷其相關證件。

4、嚴格規范采礦手續,扭轉采礦市場混亂局面。凡因農民建房須憑國土、城建部門辦理的建房用地通知書和施工許可證。建沼氣池、小水池、修筑鄉村道路的憑縣直相關部門和當地黨委政府證明。水利水電工程、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公益事業、路網建設等,必須憑縣計委、國土、水利、交通、城建等相關單位證明或審批件及其它相關手續前往國土部門辦理臨時采礦許可手續,待工程峻工后,國土部門注銷其臨時許可證,否則,電力部門切斷電源,公安部門停供炸藥,國土部門及時查處。

5、常年堅持動態巡查,加大執法監察力度。要建立非煤礦山動態巡查網絡,建立礦山管理登記臺帳和礦業主經營檔案,做到一季度一次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防止死恢復然,同時要加大執法監察專項整治力度,每年由區政府統一部署,安監部門牽頭,國土部門負責,公安、電力、監察、環保、工商部門積極配合,對違法開采,亂挖濫采,越界開采,不按利用方案開采,不符合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條件的采礦點,停供爆破物資,切斷電源,強行關停,限期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