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檢所的現狀及改革調研報告

時間:2022-12-23 10:47:00

導語:藥檢所的現狀及改革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藥檢所的現狀及改革調研報告

藥檢所肩負著藥品技術監督檢驗重任,以確保人民用藥安全有效為使命。隨著對外開放和國際化、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藥檢領域與國際接軌越來越密切,對藥檢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由于地域的不同,各級藥檢所的發展極不平衡。隨著大部制的建立,擔當藥品技術監督前緣的基層藥檢所改革和發展尤為重要。筆者就市州藥檢所現狀、改革和發展提出一些不成熟見解,供大家參考和討論。

一、市州藥檢所現狀

1、工作中的苦樂不均,分配中的平均主義,導致工作積極性不高,迫切需要進行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

2、設備閑置的浪費。近幾年,通過國家和省財政的投入,市州藥檢所都擁有良好的儀器設備,卻因為業務范圍狹窄、人才缺乏,以致設備長期閑置或使用率極低。

3、信息資源的浪費。各地為獲取的假劣藥品案件信息都付出了相當的人力、經費資源。一個不合格藥品從單個“點”來查就是個小案子,但從一個“面”上查下來,很多就是大案了。絕大部分單位現在缺乏自己的網站,或沒有充分利用好網絡等媒體的優勢,不能充分整合信息資源形成共享的平臺,這些信息資源沒有用足用好,無形的對人力和經費資源造成浪費。

4、檢驗目的不清晰,做了大量檢測工作,而只是為了某些“率”或指標,“忘記了”藥品檢驗的天職。

5、現有檢驗隊伍的素質和高速發展的醫藥行業不相協調。

6、經費緊張,職工待遇極低,不能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思想不穩定,嚴重影響單位的發展。

7、單位名稱與實際工作職責不符。自食品監管職能劃轉到藥監系統后,我省藥檢所更名為食品藥品檢驗所,但無食品相關檢驗職責,導致人民群眾很多誤解。

8、技術人員缺乏,非專業人員占據大量編制,不能引進專業人才,導致單位人員結構比例嚴重失調。

二、改革和發展的思考

(一)適應社會發展,推進改革步伐

一是要深化改革,推動藥檢所工作的的正常開展。改革無止境,要抓住各種機遇推進改革,深挖人力資源和檢品資源兩大潛力,不斷激發隊伍活力,分配要向一線傾斜。

二是要轉變觀念,確立新的工作思路。首先要明確定位,不斷提高技術支撐作用。藥檢所的工作不能僅僅定位于檢驗,而要圍繞“檢驗、指導、服務、科研”8個字做文章,既要指導藥品行政監管人員提高監管能力,又要指導相對人開展新藥研發工作,幫助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搞好服務,還要大力推進科研工作,不斷提高技術能力,強化技術支撐作用。其次要明確地位。行政監督與技術監督如“鳥之兩翼”,缺一不可,視同等地位。第三要明確作用。藥檢離不開、少不了,這是《藥品管理法》規定的。行為罰隨著規范會越來越少,將來主要靠技術罰。

三是要正視困難,切實解決存在的問題。要強化專業技術隊伍建設,對現有專業技術人員要加強培訓工作,統籌安排好檢驗人員進修培訓;要逐步解決好實驗用房面積和檢測設備的更新和添置,進一步改善實驗室工作環境;要充分發揮快檢作用,市藥檢所要與縣級局互動,搭建好快檢工作平臺。

四是要振奮精神,努力開創藥檢工作新局面。要深挖潛力,尋求協作,開發項目,要圍繞“食品監管工作的展開”,爭取食品檢驗工作職責,要努力擴項,拓展工作內容,規劃好科室設置,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推動藥檢工作再上新臺階。

五是要樹立能力業績觀。要逐步淡化年齡、職稱、學歷的重要性,而把能力和業績作為考量人才的最重要的指標。要搭建爭先創優的平臺,開展爭當“四能”活動,就是爭當“檢驗能力”、“科研能力”、“創新能手”、“服務能手”;在選人用人上,要堅持德才兼備、任人唯賢的原則,讓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具有真才實學、有能力、有業績的同志的價值真正得到體現,讓人才真正成為藥檢所的第一資源。

六是要營造真抓實干的氛圍。單位的發展和業績是干出來的,不是喊出來的,是靠全體同志實實在在地去拼搏、去奮斗,去真抓實干,說真話,求實效,辦實事,一步一個腳印,干一件成一件得來的。每個人盡管年齡、職稱、學歷不同,但是都有自己的崗位,只要每名同志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真抓實干,就一定能夠出能力、出業績。要逐步建立起一套能夠直接量化到每一個人身上的指標體系,杜絕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干與不干一樣的現象。

(二)要注重加強三個方面的改革力度

一要解決工作中的苦樂不勻。有能力的人進實驗室,鼓勵有能力的人要多干,但待遇必須向實驗室傾斜,向多干事的人傾斜,實行獎勤罰懶,以調動職工積極性。

二要把非專業人員確確實實減下來。現今藥檢所一方面缺少專業技術人員,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沒有相應專業技能的富余人員。對富余人員要實行競爭上崗,落崗的富余人員離開崗位后,只發基本工資,自主擇業。通過競爭上崗,部分崗位可以引進一些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通過改革的辦法把大家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把開支的因素減下來,增收因素帶進來,這樣藥檢所才能有生氣。

三要盡力拓展藥檢所業務。拓展業務是增加藥檢所收入的重要渠道。藥檢所現在有大量的業務等待開拓,可以在檢驗基礎上,開發出更多的社會服務功能,比如可以做保健品、食品的標準制定和檢測工作,可以做醫院制劑標準的制定工作,可以做新產品的研發工作,不能捧著金飯碗討飯吃。但是,拓展業務功能,必須要有人,現有的人員進不了實驗室,外面的人又進不來!總之,藥檢所要一邊改革,一邊引進人才,把藥檢所活力迸發出來,推動業務工作上臺階。

(三)加強儀器設備的有效應用

近年來,通過國家和省財政投入,市州藥檢所添置了大量的檢驗設備,要根據儀器設備的配置,開展新的檢驗業務,拓展檢驗范圍,充分發揮儀器設備的作用。

(四)爭取政策,推進藥檢體制的轉變

一直以來,藥檢所被劃分到公益性事業單位,由于藥檢所不同于其他類似的公益性事業單位,其業務范圍單一,自身創收極少,不能維持單位的正常運轉。同時,藥品技術監督是行政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應將市州藥檢所納入公務員系列技術類或者參照公務員類管理,保證資金的投入和職工待遇,才能提高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保持隊伍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