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氣象站技術保障工作調研報告

時間:2022-05-17 03:01:00

導語:自動氣象站技術保障工作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動氣象站技術保障工作調研報告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區域站技術保障工作現狀;區域站技術保障工作需求;區域站技術保障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區域站技術保障的對策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維護維修以廠家為主、絕大多數臺站尚未進行備件的儲備,各市氣象局一般也未統籌安排全區區域站備件儲備工作、計量檢定工作尚未開展、急需建立省市縣三級組織有力、高效的技術保障體系、急需提高市局技術保障管理水平和基層臺站技術保障人員業務能力、急需建立對基層臺站技術保障業務工作穩步投入機制、省級技術保障部門無法實現對區域站的保障、縣級技術保障能力與需求有較大差距、國家級業務管理和技術部門需切實做好有關科研工作、加強人才培養,基層臺站要適應氣象現代化建設迅速發展、省級業務管理單位需對各級單位的職責分工進一步明確,細化職責,科學測算技術保障工作量、采集器的檢定須由各縣氣象局進行現場檢定、主要備件由省局大探中心儲備,部分消耗性、易碎、易損性備件由各縣局負責儲備、按照縣級臺站維修維護為主、省市級維修為輔的原則,縣級負責定期巡視、維護、保養、簡單故障的診斷及故障部件更換,市級負責自動站的運行狀態監控、通信維護及復雜故障的維修工作,省級負責遠程視頻診斷、技術指導及疑難故障的維修工作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目前,我省區域站已基本建設完畢,其維護維修、現場標校、實驗室校準和備件采購及儲備等技術保障工作隨之而來。為保障區域站正常運轉,充分發揮現代化建設的業務效益,從**年下半年開始,我們利用業務巡檢、參加會議、現場維修、舉辦培訓班等機會,組織維修、供應、計量檢定等崗位的專業技術人員,通過與兄弟省市研討、咨詢中國氣象局專家、實地查看區域站情況,以及征求基層臺站人員意見等形式,對區域站的技術保障工作進行了調研。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我們結合前期調研的情況,組織技術人員對區域自動氣象站的保障工作進行了進一步研討,結合對中國氣象局現代氣象業務體系的學習和認識,我們認為當前以臺站為主、省級為輔的區域站保障辦法比較可行。

一、區域站技術保障工作現狀

截止**年底,全省已建成區域自動氣象觀測站(簡稱區域站)1345個,其中約80%為2005-2006年建設完成的,現在已陸續進入標校、維護維修期。我省區域站網建設由省局統一規劃,各市氣象局采取自籌經費、爭取地方財政投入等形式自行組織完成,設備選型、采購、合同簽署均由建設單位承擔。

(一)維護維修以廠家為主。

由于區域站建設合同一般約定售后服務期限為2年,因此,目前,區域站的維修維護主要由供應商負責。各市氣象局一般在業務科或氣象臺指定1名同志負責(或兼職)技術保障工作,承擔區域站管理或技術指導。各縣氣象局(臺、站)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區域站的管理和技術保障業務,一般限于不定期巡視設備,對發現的設備故障與供應商聯系后由供應商遠程指導排除,或由供應商直接派員赴現場解決。

(二)備件儲備工作剛剛起步。

區域站作為一種集成度較高的自動觀測設備,備份部分采集器、傳感器十分必要。由于在站網建設過程中資金投入較大,且目前大多數區域站尚未出保修期,而區域站采集器、傳感器價格較高,因此,目前絕大多數臺站尚未進行備件的儲備,各市氣象局一般也未統籌安排全區區域站備件儲備工作,僅有少數單位考慮在下一步工作中逐步配備部分備件。

(三)計量檢定工作尚未開展。

根據業務管理有關規定,區域站標定期限規定為2年。目前,絕大多數區域站使用時間未超過2年,采集器、傳感器的標定工作還沒有開展。

二、區域站技術保障工作需求

在調研中,基層臺站普遍反映,區域站技術保障業務如何有效組織實施須盡快提上日程,區域站技術保障工作面臨迫切需求。

(一)急需建立省市縣三級組織有力、高效的技術保障體系。

區域站網是保證全省氣象數據資料準確可靠的基礎。由于將來區域站保障工作主要由縣級臺站承擔,省市兩級主要發揮協調管理職責,必須建立起分工明確、上下聯動、協同配合、發揮各自優勢的全省技術保障體系,滿足區域站以及其后諸多現代化設備保障時效性的較高要求。尤其基層臺站必須建立起專職技術保障人員隊伍并保證隊伍的相對穩定性,同時配備必需的維護維修現場檢定等設備和工具。

(二)急需提高市局技術保障管理水平和基層臺站技術保障人員業務能力。

區域站技術保障業務的管理仍未被得到充分重視,管理形式局限于傳統模式,管理手段單一,管理效果不明顯,尚未建立起切合實際、運轉高效的管理機制。同時,基層臺站技術保障人員長期依賴供應商造成了業務技術水平不高,急需加強培訓和實踐經驗的積累。

(三)急需建立對基層臺站技術保障業務工作穩步投入機制。

區域站網建設完成后,缺乏對站網維持所需費用的必要投入,目前,基層臺站設備儲備倉庫及備件、日常維護維修、計量檢定等業務都需要投入,尤其需要建立起對技術保障業務工作穩步投入機制。

三、區域站技術保障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省級技術保障部門無法實現對區域站的保障

1.儲備庫房。省局在用儲備庫房建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為地下一層、地上二層的磚混建筑。庫房面積約800平方米,目前主倉庫地下一層因潮濕等原因已不可用,可用面積僅600平方米,分19間,單間面積較小,且因建成時間較長,主倉庫地坪負荷量自下而上依次遞減,一層的地坪負荷量最大為2.8t/m,二層地坪負荷量最大為1.5t/m;副倉庫二、三層也無法承受重載。按有效容積計算,目前倉庫儲備能力可以存放各要素傳感器備件800余套;風桿(要求倉庫地坪負荷不低于6t/m2且必須便于進出庫)僅能儲備300套左右;采集器整機庫容量僅限200套左右。

2.計量檢定實驗室。省氣象計量站實驗室始建于1957年,現設水銀氣壓表、空盒氣壓表、溫度表、濕度計和風儀等五個計量檢定實驗室,總面積約150平方米,專職檢定人員8名。目前,中國氣象局尚未配備自動氣象站室內檢定設備,全省大監自動氣象站的檢定,是由中國氣象局2004年配發的一套現場標校車來實施的。現場標校設備仍屬于傳統標定設備,自動化程度低且無法實現批量檢定,按檢定規程,每站標校時間一般需用36個小時,且現場檢定工作對環境條件有一定要求,需主要安排在春、秋季進行。因此,目前人員和標校設備僅能勉強完成每年60個(全省共112個)大監站的現場標校任務。

3.故障維修。目前,省局大探中心承擔全省大監站的維護維修保障任務,3名技術人員全年需24小時保持維修熱線的暢通,首先通過遠程技術指導排除故障,對無法排除的故障,將隨時準備赴現場進行維修。從目前技術手段來看,3名同志完成全省大監站的維修保障任務已滿負荷,面臨較大的壓力。

(二)縣級技術保障能力與需求有較大差距

目前,縣級局(臺、站)負責區域站的技術保障任務。通過對東、中、西部縣局的調查,每個縣局(臺、站)負責維護的區域站多少不等,陸路距離最遠的大約有40公里,有的區域站建在湖心島上,需乘船上島后進行維護維修;還有在山頂建設的區域站,需人力步行攜帶設備上山維護維修。由于前期多數區域站仍在保修期內,設備運行比較正常,在所了解縣局中,有備件儲備的僅有2個,絕大多數縣局由一人兼職負責區域站的日常維護維修,技術水平較低;同時,縣局技術人員均沒有計量檢定的工作經歷,更沒有相應的資格證書。

四、區域站技術保障的對策

通過對區域站保障工作的調研,我們認為,若想妥善解決區域站技術保障問題,需從政策層面和技術層面同時采取有效措施,區域站實行實現省、縣兩級保障,突出市級管理職能,才能確保區域站能夠正常運轉,保證業務效益的充分發揮。

(一)政策層面的對策

1.國家級業務管理和技術部門需切實做好有關科研工作,加快便攜式、價格低的現場標校設備的研發,能夠為基層臺站統一配備精度高、穩定度強、滿足業務需求的標準器,實現量值的可靠傳遞。

2.加強人才培養,基層臺站要適應氣象現代化建設迅速發展、對復合型人才需求劇增的實際情況,立足自身人才潛力的挖掘,通過各種有效形式,加快人才培養,使基層逐步建立起一支能夠掌握檢定、供應、維護維修基本技能的技術保障隊伍。

3.省級業務管理單位需對各級單位的職責分工進一步明確,細化職責,科學測算技術保障工作量。省級技術保障單位要加強對基層臺站技術人員的培訓,同時,要依托現代化通訊網絡,探索通過遠程視頻指導現場維護維修的新技術。

(二)技術層面的對策

1.計量檢定。采集器的檢定須由各縣氣象局進行現場檢定,即為每個縣局配備一套標準信號源,負責其行政范圍內區域站采集器的檢定,并向省局提供檢定原始資料,作為備案和發放檢定證的依據。為此,每縣局需配備越野車1部,檢定設備1套,專業人員1-2人。省局每年按一定比例的站進行抽檢,發放檢定合格證書,另需配備1-2名抽檢人員和至少一套檢定設備及車輛,并負責傳感器的檢定,增設溫度、降水、風向風速實驗室5個,增加檢定人員7名。

2.裝備供應。備件供應按“統一計劃、集中采購、統一供應、分級管理”的原則,儲備分省、市兩級,主要備件由省局大探中心儲備,部分消耗性、易碎、易損性備件由各縣局負責儲備,全省區域站備件年儲備量應達到:采集器整機1500套,雨量傳感器1500套等。省局對加密氣象站備件須增設專人進行管理。

3.技術支持和維修維護。按照縣級臺站維修維護為主、省市級維修為輔的原則,縣級負責定期巡視、維護、保養、簡單故障的診斷及故障部件更換,市級負責自動站的運行狀態監控、通信維護及復雜故障的維修工作,省級負責遠程視頻診斷、技術指導及疑難故障的維修工作。省局需建立中尺度自動氣象站維修檢測平臺,增加必要的通用維修工具、儀器、儀表和2臺技術保障專用車,增加自動氣象站技術保障人員3-5人。市局需配專職技術保障人員3-5人,通用、專用儀器設備,維修、測試實驗室16-30平方米,技術保障車1-2部。縣局(臺站)需配備一名專職或兩名兼職技術保障人員,一部技術保障工作用車,建立中尺度自動氣象站備件倉庫,配備通用維修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