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集體建設調研報告
時間:2022-05-21 12:57:00
導語:班集體建設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在新課程和先進教育理論思想的引領下,我們在班集體建設方面初步形成了這樣一些理念:新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包括了德育與班集體建設目標。班集體是未成年人的“準社會”,是教師和家長可以建設和控制的富有教育性的社會。班集體的未成年人集體性質不同于成人集體。學生、家長、教師都是個性化的,他們組成的班集體也必然是個性化的。在新課程背景下全面探討班集體建設理論,但也遇到不少困難,產生不少疑問。例如:班主任如何當好教師、家長、學生三個群體的“主任”。如何處理好學生群體自我管理和尊重每一個學生平等成長權和發展權的關系等。
在新課程和先進教育理論思想的引領下,在優秀教育教學成果的啟發下,在各校老師們孜孜不倦的探索中,我們在班集體建設方面初步形成了這樣一些理念:
1、新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包括了德育與班集體建設目標,各學科教師的教學任務包括班集體建設的任務,課堂教學活動是班集體建設的基本活動;
2、班集體是由教師群體、學生群體、家長群體組成的自組織系統,三個群體的協同是和諧班集體自組織系統產生的基本條件;
3、班集體是未成年人的“準社會”,是教師和家長可以建設和控制的富有教育性的社會,教師群體和家長群體的建設是班集體建設的必要保證;
4、班集體的未成年人集體性質不同于成人集體,應保證網每個學生在班集體中都有自己的崗位,有為集體服務、展示特長、發揮潛能的機會,有完全平等一致的成長權和發展權;
5、學生、家長、教師都是個性化的,他們組成的班集體也必然是個性化的,在個性化的班集體建設主題下,打造班集體建設精品活動,讓教師和家長與學生一起在新穎的序列活動中,獲得豐富的、自主自由的生命體驗。
在新課程背景下全面探討班集體建設理論,回首過去,我們對新課程下的班集體建設作了不懈的探索,積累了點滴經驗;但也遇到不少困難,產生不少疑問。例如:
1、低年級與高年級、小學與中學班集體建設如何把握不同的特點;
2、班主任如何當好教師、家長、學生三個群體的“主任”;
3、如何處理好學生群體自我管理和尊重每一個學生平等成長權和發展權的關系;
4、班集體是學習性集體,與工作性集體有哪些不同的特點,未成年人的學習集體與成人的學習型組織又有哪些區別;
5、和諧班集體有哪些標志,班集體建設如何評價。
此外還有許多問題都有待商榷和進一步研究。
- 上一篇:黨支部黨建工作創新匯報
- 下一篇:縣機關作風建設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