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委政府創先爭優活動調研報告

時間:2022-07-01 04:36:00

導語:黨委政府創先爭優活動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委政府創先爭優活動調研報告

三十年來兩次思想大解放促成了我國經濟大發展和社會主義事業的大繁榮,從某種意義上講,思想大解放則大發展,小解放則慢發展,不解放則難發展。

站在新起點,要繼續推進改革開放,促進科學發展,迫切要求推動新一輪思想大解放。**鎮是**縣南下北上對外開放的窗口鄉鎮,資源豐富,效能便利,搶抓機遇、加快發展是歷史賦予鎮黨委政府的神圣使命和光榮職責。本屆黨委政府決心以開展創先爭優為契機,進一步振奮精神,理清思路,務實創新,加壓奮進,推動全鎮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著重在三立三破上下功夫。

一、立足實情,在思路上求突破。鎮情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

作為**鎮來講,要搶抓機遇、加快發展,有三點鎮情必須好好把握和用好,一是交通便利、區位優越;二是資源豐富、物產富饒;三是產業成型、基礎較好,是有名的魚米之鄉、煤炭之鄉,第三產業特別是小商小販業可考歷史已有百年,商情高、商緣好。從鎮情出發,在思路上求突破,就是發展思路上必須打破常規,要超前思維,連跑帶跳。一要善于無中生有。綜觀發達地區的經驗,幾乎都要經過無中生有的過程,廣東省佛山的家居裝飾、浙江省溫州的五金制造都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就是合中國銀都這個品牌來講,更是無中生有形成一縣主導產業的典范。在招商引資過程中,有的項目由于環境融資和其它條件變化,遇到了困難是很正常的,但有些同志對此大做文章,潑冷水,口水淹死人,我覺得這不得項目建設,當那些有實力的財團來考察時,如果我們不滿懷信心,增強投資者的信心,勢必影響項目建設,因而我提議大家,只要守住底線,對戰略投資項目和戰略投資者要寧可信其有、寧可信其大,只有這樣無中生有才有希望。二要善于以小博大。通過本地項目、產業、企業與一些大投資人合作、合股等方式,吸引大投資人進入。比如最近我們通過一家小造紙廠擴改,已吸引外商意向投資1000萬元,另外通過油塘蔬菜基地外商擴大投資領域,也有了初步意向。三要善于以外促內。大家都知道,投資有集聚效應,打個比方說,前幾年辦煤礦生怕錢花不出去,炒股有錢賺大家又一窩風把錢拿來炒股。據初步估算,我鎮群眾存款余額在3個億以上,按正常心理,只要項目好,拿出三分之一的錢投資項目是做得到的,特別通過一些好的外資項目刺激投資欲望,讓群眾感受到投資的預期,增強創業沖動和投資熱情。

二、立足規則,在體制上求突破。

熵是指事物發展中所出現的混亂度、不確定性,與之相對應的是秩序,規則就是秩序的保證。解放思想不是搞亂思想,更不是亂搞思想,而有組織、有秩序的思想大統一大升華,要達到目的,按規則行事相當必要。在此基礎上實現體制突破,一是破政府包辦,還權于社會、還權于企業、還權于民眾,特別是在社會公益事業建設中,一定要調動社會積極性,記得張春賢書記有句話:經不做群眾不原做的好事。今年在龍江墟橋修復中,我們鼓勵群眾自己牽頭籌資,政府給予支持,事做好了,群眾滿意了,政府省事了。二是破干部消極。在干部分工上,既堅持以職位定崗,又堅持以能力定崗,真正讓有能力的人有舞臺,在干部待遇上,讓做事的人有磚頭,用經濟的辦法激勵干部,想方設法讓貢獻大、做了事的人多拿補助、獎金,在干部管理上,堅持寬嚴相濟,在鎮里上班就嚴格遵守制度,同時鼓勵干部脫產外出招商,鼓勵干部參與經商辦企業。三是破農村合理化。特別要破除等靠要思想和農村土地流轉難題。

三、立足效果,在途徑上求突破。

概括講四句話即發展即政績、特色即優勢、規模及質量、無為即環境。發展即政績就是要埋頭苦干、務求發展,不唯書、不唯上、不圖名,不糾纏、不爭論、不空談,只要有利于發展、有利于長遠的事,看準了就干;特色即優勢,就是要挖掘、要升華,提升產業、企業,形成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和項目,特別要善于發現和把握農村發生的新事物、新變化;規模即質量就是要追求數量、速度,我們這些欠發達地區,沒有數量和速度就形不成市場和競爭力,因此要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多上項目、早上項目,要在條件不具備時就謀劃項目,做準備工作,否則等有了項目就遲了;無為即環境就是堅持有所不為,不能隨意干預企業生產經營、干預市場行為,要轉變職能,改進作風,規范行政行為,提高辦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