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關于新型農村社保情況調研

時間:2022-07-26 10:56:00

導語:高中生關于新型農村社保情況調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生關于新型農村社保情況調研

歷經三天的《“走進新農村”社會實踐》調查活動終于結束了,這次社會實踐,讓我們在人生的成長中獲得了平時在課堂中不能獲得的知識、能力,不僅有思想上的收獲,也有能力上的收獲,更有綜合素質上的收獲。下面,就本次調查活動,我代表平江一中向長郡中學的領導、老師、同學們作一個匯報。

一、課題調查總結

在此次調查活動過程中,為了獲得更多信息,我們第五組在指定任務外還另外走訪了兩個村,完成了預期的調查報告表。我們調查的課題是關于農村社會養老保障的實施狀況。被調查者的年齡基本在45歲以上,而農村的青壯年大多都因為維持生計外出務工了。對于農村養老保險這個國家政策,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多數農民通過村委會宣傳、村民的相互信息傳遞、以及媒體等途徑,對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他們絕大多參加了新農保,為自己的養老做準備,將自己未來的養老保障寄托在新農保上。對于這種養老方式,他們覺得非常放心,充分信任共產黨和人民政府。不過,雖然現在農村生活狀況有所提高,但消費水平也在日益增長,他們支付日常開支后剩余的錢已屈指可數。通過調查發現,我們所調查的區域——平江縣三市鎮所有農村人口,他們的養老保險金一般都是每年交一百元。

農民非常感謝政府對他們的關心,認為有國家政策作保障,對自己日后的養老非常放心。但調查中也發現,隨著現有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物價的飛速上漲,盡管由前幾年的每月55元的養老金提高到去年的65元的補貼,但也只能略微解決一點點養老問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現有物價生活水平下的貧困狀況。農民認為政府不差錢,還是希望國家能加大補貼力度。

調查中也發現,還有極少數的農民沒有參加養老保險,原因是他們對政策根本不了解或不甚了解,這說明基層政府對國家養老保險政策的宣傳力度還是不夠。但經過我們一番宣傳過后,他們還是表示非常愿意參加新農保。

幾經輾轉調查過后,我們發現新農保在農村已經基本普遍,人們對這種養老方式非常滿意,對國家政策十分感Ji,但還是希望國家能加大補貼力度,大大解決養老問題。

作為青少年的我們,非常看好這種新農保的前景,同時也希望農民的養老問題能盡早得到解決!

二、感想

這幾天的體驗,真可謂是痛并快樂著。雖然很累,很辛苦,喂飽了很多蚊子,但卻很有收獲,很有成就感,體會了農民伯伯的艱辛。這幾天天氣確實很熱,但更熱的是鄉村人民那顆淳樸熱情的心。我們耽誤了他們休息的時間,他們卻毫不介意,反而笑意盈盈的給我們搬來椅子,泡好茶水,還有的農民伯伯更是端來洗好的水果請我們品嘗。這不禁讓我們感到一絲慚愧,因為我們平時的冷漠,因為我們平時對農村的歧視,因為我們的不懂事。除調查的成果外,其實更大的收獲是心靈上的收獲,這是課堂上所學不到的東西,但鄉村人民卻教給了我們。

我們的戶外體驗就這樣就結束了。雖然很苦,但我還是覺得很幸福,我覺得我們當代青少年正是缺少了這樣的鍛煉機會,我很感謝學校能為我們提供這個平臺。我認為今后不僅要注重學習,更要學會與人交流的方式與方法,在最短的時間內讓人信任你,對你說出真話。這也是我們日后步入社會所必須掌握的基本要求。總之,這次活動真的讓我受益匪淺!

這幾天,我們有辛酸,有感動,但不管怎么樣,都是幸福。我們把握不住明天,也改變不了昨天,但是今天,我們要狠狠的抓緊!

“紙上得來終覺淺,投身實踐覓真知”。我們可以肯定,經過社會實踐的磨練,同學們會變得更加成熟、更加自信,從而促進良好學習氛圍的形成。我們有理由相信,當代高中生有能力承擔起未來建設國家的重任。追求進步,刻苦求知,勤于實踐,全面成才,必將成為廣大高中同學的共同心聲和行動!社會實踐活動將為進一步服務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花絮

我們付出,我們收獲

綠油油的田地,充滿了生機和希望。滿眼的綠色充盈著我們的視線,清新之感涌上心頭。這些都是農民伯伯們辛苦勞動的結晶,在炎炎烈日下辛勤勞作的成果,這片飽含汗水的土地卻被無私的奉獻給我們這群從沒下過田,沒干過農活的孩子來嘗試除草,不怕我們毀壞他們的禾苗,農民伯伯的這種樸實無私著實令我們感動。

不夠熟練的我們,手拉著手,互相攙扶,一深一淺地在泥濘中前進著拔草,每次失誤都會心生愧疚,自責不已。上岸后的我們,看著被我們勞作后的田地,和旁邊農民伯伯的成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終于體會到農民種田是多么的不容易了。汗流浹背的我們雖然很累,但是很充實。我們雖然做的不夠完美,但是我們盡力了。

在這片希望的土地上,我們這群莘莘學子付出了我們的汗水,收獲了我們的果實。喜悅,汗水,哀怨,勞累,雜陳在一起,釀造了我們一生的美好。

發現美

其實仔細回想,最難忘的,最值得紀念的,往往是那些細節。

我們冒著蒙蒙的細雨,來到種田大戶徐大伯的家。他們聽說我們此行的目的之后,始終微笑著。我們很高興,馬上就收拾紙筆開始記錄。

徐大伯很耐心地回答了我們提出的問題,而且還給我們講了很多對我們的調查有用的信息。此時的我們已經調查了一天,又累又渴,眼冒金星。但我們還是盡量地保持著活力,努力的完成工作。或許是徐大伯看出了我們的疲憊,從房里拿出了許多梨子,洗完之后親手送到我們手里,霎時感動在我們心底蔓延

很多人總抱怨這個世界的人性都已泯滅了,到處充滿“陰暗”。但其實不然,陰暗的背后隱藏著更多的曙光。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禮讓上車

下鄉實踐調查活動結束了,但其中有許多小小的瞬間,令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