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穩定工作調研匯報
時間:2022-09-23 10:09:00
導語:市民政局穩定工作調研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以高效服務信訪對象。民政對象來信來訪主要源于一些實際問題難以解決。所以我信訪工作中,三是加強作風建設。對信訪對象反映的實際問題,要真正做到封封信有回音,件件事有著落”以提高信訪者對信訪工作的滿意度,真正從根本上控制信訪量。解決民政對象信訪中反映的問題時,凡是國家有明確規定的必需保證不折不扣地及時落實到位;對一些信訪反映較多的難點問題,要想方設法解決好;對一些社會熱點問題,要強化宣傳,耐心解釋,積極引導,認真研究解決。工作中要加強上下級之間、部門之間的聯系和配合,特別是職能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來,嚴格依照“分級負責,歸口管理”原則,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該哪一級、哪個部門解決就由那一級、那個部門解決,不能互相推諉扯皮,更不能將矛盾上交或推給社會。總之,切實解決好民政信訪對象的實際問題,有利于維護社會的穩定,保證民政對象的合法權益。
沒有穩定就沒有發展。民政部門是社會發展的穩定器,穩定是當前我國社會的發展前提和基礎。實現社會公平的調節器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推進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信訪對象、內容、形式
現在則擴大到下崗職工、失地農民、換屆選舉中的村(居)民、最低生活保證對象、社會求助者及其他如舉報、咨詢、婚姻服務對象等。民政信訪對象區域性特點越來越明顯。過去信訪對象主要集中在農村,主要表示為“三多”一是信訪對象日益增多。民政信訪工作的主體已不單純是過去的以優撫對象、老弱病殘、貧困戶為主。現在城鎮信訪對象呈逐年上升之勢,外地人員來信來訪的現象也逐年增多。二是信訪內容日益增多。目前,除了退伍士兵的安頓、貧困戶的救濟等老主題外,信訪內容已涉及到民政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城鄉最低生活保證對象的確定、農村貧困戶危房幫建等。信訪對象反映的問題絕大多數都很現實,基本都涉及到個人或集體的切身利益,且都明確要求為其解決實際問題,不達目的不肯罷休。許多信訪對象反映的問題,情況復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處置起來難度較大。有些問題,如果我稍有疏忽,處置不當,極易在社會上發生消極影響。三是信訪形式日益增多。由于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不平衡,民政對象相對其他社會成員而言,對民政部門的依賴水平越來越強,來信來訪的形式已不單純局限于個人的以書信、電話、登門等形式的來信來訪,近兩年,群訪、聯訪、串訪、越級訪有增多趨勢,防不勝防,由于他對政策了解的不全面,反映的一些問題失實,不但毀壞了基層干部的名譽,也造成了基層工作的主動。
二、成因
民政對象的救濟、補助等規范雖然幾經調整,主要表示在三個方面:一是政策方面的原因。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有所提高,但民政對象的生活水平仍難以實現同步提高,例如城鎮低保和農村低保。二是資金方面的原因。國家每年投入救災救濟、優撫、五保供養、最低生活保證的資金巨大,但整個社會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縣級的資金已不能滿足他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需要,造成了信訪對象的增多。三是人員素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少數民政信訪對象自身人為因素,造成不應有的來信來訪增多,主要表示在不懂政策;滿意足對問題的解決,要求過高;盲目攀比,造成心理失衡;法制意識淡薄,無理取鬧等。其次,個別民政信訪接待人員素質不高,對新政策、新規范及有關知識了解不全,業務不熟,工作主動應付,處置問題質量不高,有的工作方法簡單,帶來負面效應,促使矛盾激化,造成信訪。
三、對策
以情感染信訪對象。要培養和建設一支政治素質好,一是提升人員素質。政策水平高,業務精通,務實高效,有強烈事業心和責任感的信訪干部隊伍。自覺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更新各種專業知識,熟悉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和國家和法律、法規,不時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素養和政策水平,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處置問題的能力,提高綜合協調、化解矛盾和理論政策研究的能力。優化接待工作,真正做到一張笑臉相迎,一把椅子讓座,一杯開水解渴,一片誠心辦事”積極宣傳黨的政策和規章制度,對來訪者反映的問題,提出的要求,無論是否合理,都要熱情接待,認真聽取,能解決的當場聯系解決,暫時不能解決的要向來訪者說明情況,耐心做好解釋工作,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這樣,就能求得來訪者的諒解,防止重復來訪和越級上訪。反之,如果信訪接待人員態度粗暴,推諉扯皮,肯定會激化矛盾,引起不良后果。
以主動面對信訪對象。建立健全縣、鄉鎮(街道)村三級民政信息網絡,二是收集信訪信息。加強基層信訪力量,加強橫向聯系,形成多元化的信訪格局,把信訪觸角延伸到基層的各個角落。廣大民政工作者特別是黨員干部必需善于利用各種渠道傾聽民政對象的呼聲,正確掌握民政對象的思想脈搏,及時發現和掌握可能呈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隨時防止突發事件和集體上訪、越級上訪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