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對在校大學生價值觀判斷影響的調查總結
時間:2022-10-07 11:01:00
導語:網絡對在校大學生價值觀判斷影響的調查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這次關于信息經濟學的實習,我們主要做的是關于網絡傳媒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的調查。主要的面向對象是大學生,采取調查問卷的方式來進行。
網絡作為一個新興的信息傳播工具,近幾年在大學里日趨流行,受到愈來愈多的大學生的青睞。網上聊天、發e-mail給好友、網上瀏覽新聞……網絡對當今大學生的影響已經深入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盡管網絡存在著諸多優點,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網絡信息的復雜性和開放性容易令部分同學對其產生過度依賴,從而造成大學生心理不健康,導致人格的發育不健全。那么,網絡時代的大學校園,到底對當代大學生學習、生活模式存在著怎樣的影響,又是怎樣改變著大學生的價值觀呢?為了具體了解當前網絡對大學生的影響情況,我們對幾個高校即太原理工大學,礦院以及財專的學生做了一個初步的調查。
根據調查問卷顯示,我們獲得信息新聞的渠道主要是通過各大網站,在大學生在,騰訊,百度等幾各大網站最受歡迎。而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是通過網絡來娛樂放松,當然也有部分人是來學習的,通過網絡可以查到自己不知道的資料知識,豐富自己。還有網上的一些綜藝節目,我們也可以從中了解一些社會現象。比如,在非誠勿擾節目中,馬諾的觀點“寧在寶馬車上哭泣,也不在自行車上歡笑”就引起了大眾的談論,在我們調查的大學生中,50%的大學生認為這是拜金主義的表現,也有將近30%的同學認為這種想法雖然有點物質,不過也可以理解,還有一部分認為這很現實,現實就這么殘酷。所以大學生對于不同的現象各有自己的理解。另外還有網絡上走紅的芙蓉姐姐,鳳姐,犀利哥,妖嬈哥等人對大學生的影響等等。總之在當代的大學生生活中網絡占據了巨大的空間。
現在,網絡對我國當代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主流是好的,是積極向上的。多數大學生能認識到人的價值不僅包括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而且也包括人對社會的責人和貢獻。然而,由于一些法律政策不健全,加之網絡上各種不良思潮的沖擊,使部分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向“自我”傾斜,被“金錢”扭曲,對其人生價值觀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他們大多數雖然贊成“人生價值在于奉獻”,但往往又未將其完全付諸行動。部分大學生把“掙很多錢”,“當官發財”作為人生幸福的標準,把奢侈,享樂作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標。一些大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不刻苦學習,高唱“六十分萬歲”;有的人甚至認為“理想理想,見錢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圖”。這也是網絡對我們的負面作用。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出現了高收入階層,不爆發者少者以高消費為榮,大肆揮霍,加之少數輿論媒介的渲染和不正確引導,造成社會心態的躁動和失衡大學生們的價值觀念,消費觀念也受次沖擊和影響,少數大學生不考慮自身的經濟承受能力,而追求超前消費。在一些大學生中,講虛榮,穿名牌,互相攀比,追求高檔消費成風,他們把高消費看作是一種排頭,一種個人價值的體現。當代大學生自身也存在著令人憂慮的弱點,這是造成其人生價值觀取向上出現問題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對他們來說,唯一的重要人生競爭就是高考,故當他們跨入高等學府后,不少人就認為從此前途有了保障,可以松一口氣,不再刻苦學習,放松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加之,不少大學生為獨生子女,其家庭環境優越,從未經受過艱苦生活的磨練,往往被家長當作小皇帝嬌寵,形成自私心里,這使他們不可避免地在人生價值觀方面出現種種弱點,如只講索取,不愿奉獻,自私自利等。
這些問題不能不引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極大重視,加強對大學生進行人生價值觀教育己刻不容緩,勢在必行。
- 上一篇:大學生三下鄉實踐調查總結
- 下一篇:有關中小學生恢復學寫毛筆字的調查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