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質量提升調研報告

時間:2022-11-21 08:31:00

導語:名牌質量提升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名牌質量提升調研報告

培育和發展在國內外市場上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品牌產品,基礎在企業,關鍵也在企業。廣大企業要充分認識實施品牌戰略對于開拓市場、提升企業形象乃至城市形象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加大名牌培育質量提升的實施力度。提高產品質量總體水平,3企業主動。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注重創建品牌,著力提升品牌,精心經營品牌,努力打造知名品牌。

一要抓質量。品牌的核心是質量,良好的質量要靠科學的企業管理來實施。要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采用先進管理方法,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建立科學、規范的管理和運行機制,提高自身經營管理水平和品牌經營能力。要積極引進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和環境體系認證等工作來強化企業管理,少做賣產品的二流企業”和賣勞力的三流企業”多做賣標準的一流企業”二要抓創新。創名牌難,保名牌更難。名牌產品是否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能否長期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取決于是否掌握核心技術,否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否具有科技創新能力和產品的開發換代和橫向擴展能力。因此,企業要積極培養和引進品牌經營、技術創新等方面的高級人才,建立技術研發中心,走產學研道路,切實加大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力度,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要杜絕傍名牌的短期行為,立足可持續發展,專注打造自己的個性品牌。同時,突出重點,避免分散品牌資源,致力打造一個主商標和同一類名牌產品,推動品牌的延伸與擴張,擴大品牌效應。三要抓宣傳。好的產品除了依靠質量和信譽,宣傳促銷極其重要。美國可口可樂商標有150年的歷史,馳名全世界,但公司每年還拿出利潤的30%做品牌的廣告宣傳費用。企業要舍得在產品宣傳方面的資金投入,做好品牌宣傳策劃,通過各種途徑宣傳企業,推介產品,不斷提高品牌的市場影響力。

一、縣名牌培育質量提升基本情況

制定出臺了獎勵政策,重視品牌建設。對獲得“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稱號的企業一次性給予50萬元的獎勵,對獲得“省名牌產品”省著名商標”等稱號的企業一次性給予10萬元的獎勵,推動了品牌戰略的深入實施。去年,縣委、縣政府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品牌大省”建設的若干意見》和全省名牌培育質量提升工作會議精神,全縣實施名牌培育質量提升工程,專門成立了領導小組,召開了動員大會,制定了實施方案,開展了廣泛宣傳和深入調查摸底,為名牌培育質量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縣的品牌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截止去年底,通過多年的發展和培育。全縣已擁有國家免檢產品1個(牌單端熒光燈)省名牌產品4個(牌單端熒光燈、天喜牌炊具、仙都啤酒、鋸力煌牌帶鋸床)市名牌產品31個;省著名商標10個()市著名商標19個;省商標品牌基地1個。名牌產品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日益凸顯,涉及領域進一步拓寬,整體質量水平、技術等級和檔次不斷提高。特別是燈管行業,曾在1998年國家質量監督抽查中被戴上“區域性產品質量問題”帽子,通過“關、停、并、轉”一系列強有力的整治措施,成功摘掉帽子,年國家質量監督再次抽查時產品綜合合格率達到93.3%照明電器有限公司的牌單端熒光燈還被評為年國家免檢產品。名牌產品及企業已成為各行業管理水平、技術水平、經濟效益水平的代表和“排頭兵”有力地帶動了全縣經濟的發展。

二、縣名牌培育質量提升中存在問題及原因

高檔次品牌,目前我縣的品牌數量還比較少。尤其是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不多。如中國名牌中,市共有3個(納愛斯2個、艾萊依1個)而我縣一個也沒有;名牌中,市共有28個,縣只有4個,僅占全市的14.3%縣的名牌產品企業基本還屬于起步階段,企業的生產規模、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相對較弱,品牌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效益還沒有得到充分顯現,主要問題及原因表現在三重三輕”上:

輕外力。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發展,1重內力。既要依靠科技、人才、項目、管理等生產內力的推動,也需要“名牌產品”著名商標”等流通外力的擴張。目前,全縣重發展內力,輕發展外力的現象還較多地存在從企業自身來說,許多企業謀求發展,重心往往偏在企業內力的壯大上,對品牌等外力的促動作用重視不夠,表現在企業資金投在添設備、上項目、搞技改的多,投在爭創、宣傳品牌產品中的比例明顯偏少。從政府的角度來講,鼓勵企業上項目、搞技改、擴規模的扶持政策多,名牌培育方面的政策措施還不夠完善,扶持力度不夠大,氛圍不夠濃厚。

輕長期。一些企業經營急功近利,2重短期。缺乏長遠的眼光和深遠的發展謀略。相當多的企業品牌意識淡薄,截止年底止,全縣共有公司803家,非公司法人企業188家,個人獨資企業498家,合伙企業125家,個體工商戶7982戶,但注冊商標只有425件,僅占4.43%有的企業盡管生產多年,卻從未想過要申請一個屬于自己的商標。部分企業長期為國內外名牌產品進行貼牌生產和銷售,滿足于附庸、掛靠、加工為主的生產方式,能賺多少算多少,小富即安。從總體情況來看,全縣多數企業規模小,缺乏創新發展的技術基礎和人才支撐,導致產品質量總體水平低,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

輕協作。縣小型企業雖不少,3重個體。但聯合、協作、互利、雙贏及做大做強的意識淡薄,大多分散經營,各打各的牌子。這在農產品領域尤為突出,如目前全縣光茶葉產業就有等6個品牌,每一個茶葉產業合作社、企業都擁有自己的茶葉品牌,造成“諸候割據”經營局面。而每一個品牌的申報都需要大量的支出,每一個品牌的營銷也需要大量的費用,品牌不共享造成的浪費是巨大的。

三、推進名牌培育質量提升的對策建議

也是一項政策性、社會性很強的系統工程,實施名牌培育質量提升工程是當前一項開拓性的工作。關鍵要構建政府推動、部門聯動、企業主動的工作機制,切實加大“三個力度”。

進一步加大對名牌培育質量提升的引導扶持力度。任何一項工作,1政府推動。政府的重視和支持是最大的促動力。要充分發揮政府的經濟管理與調控職能,把名牌培育質量提升作為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提高區域經濟競爭力。

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名牌培育質量提升宣傳活動,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一要營造良好氛圍。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增強全社會的品牌意識,形成全社會關注支持、共同推進名牌培育質量提升的良好氛圍。要積極為企業開展宣傳搭建平臺,如在每年仙都旅游文化節期間或在仙都等風景區專門開設名牌產品展示廳,免費向游人開放,也可在外地各種展。

努力提高品牌及企業的知名度。二要完善政策措施。建議縣政府制定出臺《關于實施品牌戰略的若干意見》系統提出全縣品牌建設的目標、措施和扶持政策。同時,覽、會展上舉辦名牌產品和著名商標展示活動。認真貫徹落實《縣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通知》縉政發[]99號)中共縣委、縣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增強創新能力、加快科技進步的決定》縣委[]33號)等文件精神,及時兌現有關獎勵,充分調動企業爭創品牌的積極性。三要培育梯形品牌群體。圍繞“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重要組成區”目標,突出帶鋸床、燈管、縫紉機等重點行業,著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區域品牌,引領塊狀經濟提升發展。同時,大力推進服務(三產)名牌和農產品名牌建設,提高產業競爭力。鼓勵名牌產品和著名商標生產企業通過上市、收購、兼并、控股、聯合、委托加工等多種途徑做大做強,加快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品牌企業。積極引導企業重視對無形資產的開發和利用,推動企業由無牌向貼牌、貼牌向有牌、有牌向名牌轉變。積極促進品牌整合,引導眾多的小企業敢于投入,敢于擴張,敢于聯合,促進產品上檔次、企業上規模。要進一步完善品牌規劃,培育出更多的名牌、名牌、名牌乃至全國名牌,形成一個廣闊的梯形品牌群。要通過培訓、參觀、考察等途徑提高企業經營者和管理人員的素質,造就一批熟業務、懂管理、具膽識、有遠見的企業家隊伍。

進一步加大對名牌培育質量提升的指導服務力度。實施名牌培育質量提升工程,2部門聯動。政府重在政策扶持和氛圍營造,具體的指導和服務則在相關的職能部門。要整合部門行政資源,發揮相關部門的職能優勢,為企業實施名牌培育質量提升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一要強化基礎工作。完善質量管理體系,綜合運用好標準、計量、合格評定、質量監督和質量管理等手段,扎實推進名牌培育質量提升工作。要積極引導企業采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提高企業產品標準水平;努力提高科技成果的標準轉化率,促進核心專利技術、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標準,快速形成現實生產力;組織企業貫徹執行《計量檢測體系確認規范》和《中小企業計量檢測保證規范》落實國家強制性標準《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幫助、督促企業嚴格計量器具的配備和管理;積極推動企業貫徹《卓越績效管理評價標準》指導企業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實施“市場準入”解困工程,幫助企業跨越“市場準入”門檻;完善出廠檢驗制度,提高企業出廠檢驗能力。二要加大幫扶力度。縣質監局和工商局要分別牽頭組織好對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著名商標的規劃、培育、認定、申報、保護等工作。要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對列入名牌培育質量提升工程的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建立一對一結對幫扶制度,指導和幫助企業開展創名牌工作。三要強化品牌保護。嚴格執行《產品質量法》商標法》專利法》等法律法規,切實加大執法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特別是打擊假冒名牌產品的違法行為。要把名牌產品列為重點保護對象,打假扶優,為名牌產品和企業的發展,創造一個公平、合理、有序的社會環境。同時,加強行業協會建設,建立健全中介服務機構,為企業提供品牌推介、法律服務、信息咨詢、人才培訓、商標、融資擔保、資產評估等各個方面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