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增收致富調查匯報

時間:2022-02-21 04:49:00

導語:農民增收致富調查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民增收致富調查匯報

市是一個農業、人口大市。全市共有人口120萬,個中鄉村人口97萬,春秋內鄉村勞動力58萬,充裕勞動力40萬。近年來,把勞務輸出作為開展鄉村經濟、添加農人收入的中間任務,加大資金投入,逐漸完美勞動力市場功用,指導鄉村充裕勞動力向城鎮和二、三財產轉移,培養勞務財產。當前,全市輸出轉移鄉村勞動力累計到達38.1萬人,比2002年的9.3萬人添加了28.8萬人,勞務輸出到達15.3萬人,當場轉移到達22.8萬人,年勞務收入到達16.1億元。轉移輸出人數到達充裕勞動力人數的95%,人均勞務收入占農人人均純收入的1/3,外出務工成為農人收入的首要起原之一。繼2002年該市被評為許昌市勞務輸出進步前輩單元后,2004年又被確定為河南省60個勞務輸出基地縣(市),2012年,被授予“河南省勞務輸出進步前輩縣”,本年4月份,被國度勞動和社會保證部確定為“全國勞務輸上班作示范縣”,其首要做法有:

一、強化指導,樹立市、鄉、村三級勞務輸上班作收集

早在2002年,市委、市當局就下發了《關于擴展對外勞務輸出的定見》,成立了勞務輸出指導小組,設置了專門擔任勞務輸出的勞務輸上班作辦公室。2011年把勞務輸出列入市委、市當局的目的治理,成立了高規格的開展鄉村勞務經濟指導小組,設立了開展鄉村勞務經濟聯席會議辦公室,樹立了市四買辦子指導分包26個鄉鎮辦、市直99個行政事業單元分包99個行政村準則,與各鄉鎮(辦)簽署了勞務輸出目的責任書,把勞務輸上班作義務完成狀況作為審核鄉鎮辦指導班子政績的主要根據之一。還,該市對各鄉鎮辦的勞務輸出辦公室、農人培訓辦公室、勞動保證所進行了整合,執行一個機構三塊牌子,核編5人,依照省勞動廳“六一致建立”規則,一致裝備了電腦、傳真、打印、復印機等現代化辦公設備,樹立完美了外出務工人員和鄉村充裕勞動力資本臺帳,為勞務輸出的開展供應了堅實的組織和準則包管。

二、積極指導,營建“外出務工榮耀”濃重氣氛

一是普遍宣傳。2002年8月,組織市人勞、廣電、財務等部分構成調查采訪小組,對廣州、深圳、東莞、廈門、上海等9個地域的勞務市場進行調查,探望籍外出務工人員,并把采訪狀況制造成《人闖廣東》,延續在市電視臺播放。二是充沛發動。在市電視以及平面媒體開拓勞務經濟專欄,鼎力報道各方面、各階級開展勞務經濟的做法。在市中間40平方米大型戶外顯示屏天天播放市表里企業用工信息及有關勞務經濟政策。印制了15萬張《勞務輸出效勞卡》,分發給有前提外出務工和曾經外出務工的家庭。三是真情關喜歡。2012年1月,會同許昌電視臺一行9人前去張家港、上海探望慰勞在這兩地務工的籍務工人員,向他們帶去家村夫民對他們新年的問候。河南電視臺2012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也播發了他們對家鄉的新年祝愿。四是言傳身教。2012年2月,在小呂鄉組織召開了外出務工返鄉黨員堅持共產黨員進步前輩性教育申報會,以若何報答、建立本人的家鄉為主題,暢談開展勞務經濟的實際意義和宏大收成,發動廣闊群眾外出務工,來自小呂、張得、范坡的50多名外出務工返鄉黨員作了典型談話,收到了優越結果。五是盛大表揚。2012年4月7日,市委、市當局組織召開了2012年開展鄉村勞務經濟任務會議,在具體總結2011年開展鄉村勞務經濟任務、布置擺設2012年任務的還,拿出20萬元資金對進步前輩單元和小我進行了表揚,發動全市上下進一步進步對勞務經濟任務主要性的看法,加大任務力度,進步任務程度,促進全市勞務經濟更快更好地開展。

三、完美設備,打造疏通的信息平臺

為強化陣地,完美設備,市委、市當局一是投資278萬元,建成了市、鄉兩級勞動力市場信息系統。當前該市人力資本大廳適用面積到達800平方米,擁有室表里兩套6平方米大型電子顯示屏和兩套信息觸摸查詢顯示系統,裝備了24臺液晶電腦以及打印機、復印機,設效勞窗口16個,進入任務人員32人,展開勞務輸出、職業引見、就業練習等14項勞動保證營業,該大廳當前在河南省縣級行列中規劃最大、設備最完全。二是為便利群眾調查勞務輸出有關政策和信息,又投資150萬元,在市中鋒游園建成了40平方米大型戶外電子顯示屏。2012年,進一步把勞務信息效勞向鄉鎮推進,在外出務工人員集中的小呂、范坡、順店等8個鄉鎮的鬧市區各設置一塊8平方米的電子顯示屏,把信息在農家門口,極大當地便了農人外出務工。三是把“市勞動力市場”網站與全市26個鄉鎮辦勞動力市場信息系統施行聯網,還向全國該市勞動力資本信息以及外埠用工信息,完成了現代化、一站式辦公和一條龍效勞,為完成勞務輸出、當場轉移供應了堅實的平臺。

四、立異治理,修建培訓、輸出、效勞“三大系統”

為將勞務輸出做大做強,市委、市當局不時標準完美培訓、輸出、效勞“三大系統”建立,起勁完成鄉村勞動力“就業有技藝、輸出有組織、權益有保證、效勞全程跟蹤”。第一、樹立有用的農人工培訓系統。2011、2012年,市加大資金投入,共布置了600萬元用于開展鄉村勞務經濟,個中385萬元用于鄉村勞動力轉移技藝培訓。還,積極爭奪省市培訓資金近500萬元,確保鄉村勞動力轉移免費技藝培訓任務順暢進行。確定了14家黌舍為鄉村勞動力轉移技藝培訓基地黌舍,包管農人免費學到技能。除了應用培訓黌舍集中辦班進行培訓外,該市依照“便利群眾,減輕擔負,確保結果”這一指點思維,關于前提成熟的鄉鎮,把培訓班辦到了鄉鎮當局地點地,辦到中間村。本年共下鄉辦班14期,培訓農人1000余人。還,依照勞動力市場的需求,鼎力展開“定向、定單培訓”,開展“訂單勞務”,幾年來已經過各類培訓輸出鄉村勞動力2萬多人,促使了勞務輸出完成由膂力型向技藝型的改變。

第二、穩固完美勞務輸出系統。不時穩固完美以市勞務輸出辦公室為中樞,以鄉村勞動力培訓為依托,以村莊勞務輸出機構和聯絡員為根底,以外駐機構為就業基地的四維勞務輸出效勞系統,促進勞務輸出由自覺型向有序的改變。在2004年設置的深圳勞務輸出做事處獲得成功經歷的根底上,2012年又派出5名任務人員進駐上海、姑蘇、西安、北京勞務事務效勞處,一方面搜集用人信息,一方面為外出人員維權供應人力和司法的保證。

第三、打造效勞系統。充沛發揚駐深圳等五地的勞務輸出做事處、20個大中城市任務站和136名信息員的效果,很多采集外埠企業用工信息,經匯總、挑選后寄發到26個鄉鎮辦和657個行政村進行張貼,還搞好每周四按期雇用會,積極約請外埠企業來禹進行現場招工。僅2012年就有15家外埠企業3次來禹雇用,舉行各類類型的雇用運動36次,輸出人員800多名。在外務工人員集中的地域,依托駐外勞務輸出效勞機構和在本地成立的黨團組織,樹立維權小組,進行跟蹤效勞。在市區局限內,對重點行業的農人工工資付出狀況增強監控,在修建范疇以外的高危行業,樹立農人工工資保證金準則,從基本上處理“邊追邊欠”景象的發作。僅2012年就為農人工催討工資達15萬元。搞好外出務工人員堅苦家庭幫扶。組織各鄉鎮辦進村入戶,摸清留守白叟、兒童基礎,成立外出務工人員堅苦家庭幫扶效勞隊,協助處理農忙、白叟醫療、后代入學等問題。讓廣闊外出務工人員安心在外務工,激起他們喜歡崗敬業、增輝家鄉的熱情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