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多媒體問題現狀調研報告

時間:2022-03-13 11:55:00

導語:班級多媒體問題現狀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班級多媒體問題現狀調研報告

隨著教育現代化的不斷發展,多媒體設備走進了每一個教室,學校多媒體教學規模日益擴大,它已成為教師從事課堂教學的重要教學手段,對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以質量求生存、以有效課堂教學促發展的今天,班級多媒體管理使用和維護的現狀如何呢?怎樣形成一套比較科學、完整的管理使用和維護方案應對出現的各種問題

一、班級多媒體的問題現狀和常見故障

1、操作不規范引起的設備故障

由于班級多媒體需要計算機、投影機系統視頻展示臺、擴音設備等多種設備之間的相互配合。對使用多媒體上課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部分教師在使用過程中違反操作規程,隨意操作而發生許多問題,如投影圖像顛倒、屏幕上不出圖像、投影機無法正常開關、中途關機或話筒沒有聲音等。而此類的設備都有相關的使用要求。如用投影機遙控器,對準上方的投影機,按壓遙控器上的“POWER”鍵,關閉投影機,此時須按兩次“POWER”鍵,才可正常關閉投影機。投影機通過遙控器或中控關閉后,需先進行散熱。一般在3-5分鐘之后,才能關電源。另外,因班級多媒體管理不嚴,學生經常不正確使用,造成多媒體的損壞。

2、計算機病毒引起的故障

病毒的傳染很快,對于學校這個特殊的環境,病毒傳染的更具有復雜性,一方面局域網內的arp病毒的暴發力之強讓人防不勝防,另一方面教師頻繁使用U盤而使各種U盤病毒交叉感染,反復發作又很難得以根治,另外還有最常見的震蕩波、沖擊波、QQ病毒、蠕蟲病毒等,導致電腦速度減慢、不能打開IE、自動關機、沒有聲音等,影響正常的教學。

3、多媒體設備故障率高、故障種類多,并缺乏故障維修的全壽命、全費用、全系統意識。因經費等問題,學校基本上是采用“不壞不修,壞了才修”的事后維修方式。

4、學校一般沒有一套比較完善的維護管理方案,結果造成班級多媒體故障多,維護難,運行沒有保障。如:設備耗損故障,從故障發生到解決故障需經歷如下過程:教師發現故障管理人員記錄故障技術人員確認故障原因及部件報修到學校申請維修獲批后再購買相應的配件聯系相應的專業技術人員維修解決故障,恢復正常使用。中間的過程周期少說也得30-40天之長,就在這段時間班級多媒體就是不能正常使用了。急需一個綠色通道來保障班級多媒體的維修、維護經費,確保多媒體教學的正常運行。

5、學校許多多媒體裝備已屬耗損故障期,其特點是裝備的故障率迅速上升,出現裝備故障大量增加或報廢的現象。這一階段裝備的故障主要是由老化、疲勞、磨損、腐蝕等耗損性因素引起的。對這種裝備需要一種考慮使用、維修和退役處理機制,但初中學校往往沒有這類機制或不健全。

6、教師在使用班級多媒體,說“好話”的人少,說“壞話”的人多

客觀地說,現有的大部分班級多媒體是能滿足教師的教學需求的,但教師在使用班級多媒體后,說“好話”的人少,說“壞話”的人多。追究其中的原因:

(1)一般教師會認為班級中多媒體設備工作正常是應該的,而一旦出現設備故障等情況,總會抱怨設備不好、技術人員不能及時到位等等。

(2)部分教師提出的要求有時得不到滿足,比如要求信息技術教師將出故障的設備馬上修好等。

(3)有教師會拿班級多媒體中的設備跟家里的或辦公室的電腦等作比較,嫌設備差,機器慢。

7、班級多媒體的技術管理人員總覺得是吃力不討好

(1)隨著普及多媒體的普及,每天使用時間長,絕大部分學校多媒體的技術管理人員嚴重偏少,他們的工作量很大,工作很辛苦,許多維護工作需放在下班時間進行。

(2)由于班級多媒體都是同時上課的,所以剛上課的幾分鐘是技術管理人員最忙的時間段,經常是幾個班級同時出問題,分身無術,到任何一班修,都是吃力不討好。

(4)在技術管理人員眼里總覺得部分教師的操作水平比較差,經常會犯一些低級錯誤,成倍地增加技術支持的次數。

(5)教師不會操作或操作失誤導致設備無法正常工作的情況時有發生,并把這種“假故障”說成“真故障”。

二、班級多媒體的管理對策

1、加強班級多媒體管理隊伍建設

班級多媒體的管理不僅僅是物的管理,還有人的管理,加強班級多媒體的管理隊伍建設,可提高班級多媒體的使用效率,更好地發揮班級多媒體在教學上的作用,而且還能延長設備使用壽命。

現有的管理人員(包括教師和學生專管員)要培訓后才能使用和管理,管理人員應該能掌握多媒體設備系統基本原理,具有熟練維修、排除故障的能力,同時,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加強對制度的檢查與落實,促進管理人員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定期維護多媒體設備的好習慣,確保多媒體教學順利進行。

2、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

要建立和完善多媒體教學設備使用、管理等各項規章制度,應制定和完善以下各項管理規章制度:〈1〉班級多媒體管理人員崗位職責〈2〉班級多媒體使用管理辦法〈3〉多媒體維修保養制度〈4〉低值耐用品及耗材申報、購置及領用管理辦法等,使管理規范化,程序化,制度化。把多媒體設備的使用率、完好率作為班級考核的重要指標,用指標去衡量班級的管理質量。同時要做到責任明確,防止班級多媒體的技術管理人員吃力不討好,做到獎罰分明。

3、技術管理人員及時優化硬件和軟件系統、提高可操作性

為了更加有效地使用班級多媒體,可進一步簡化使用者對教學儀器的操作,以提高操作效能。為了讓使用者更快捷的了解操作流程,可以在桌子的醒目位置貼一張操作流程說明書,簡潔明了地標明相關操作,并寫明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法和必須注意的事項。

優化軟件系統時,(1)正確選擇操作系統:目前WindowsXP是絕對主流的操作系統;(2)要合理規劃硬盤分區:建議將硬盤劃分為三個分區或四或區,C區用來安裝操作系統和必備的應用軟件,要求剩余空間有足夠余量,設置完成后做成一鏡像進行備份,有需要時可一次性完成還原,提高維護效率。其他區用來存放臨時文檔和共享文件,其中最后一個分區用來進行系統備份的存放。(3)調整程序默認文件輸出目錄。許多程序的文件輸出目錄默認在“我的文檔”,為了C區的安全和長期高效,將這些默認值指定到其它分區內。

待以上各步都完成后,可進行最后一項工作就是安裝系統還原軟件或安裝硬盤保護卡,將C盤和D盤保護起來,其他盤開放給大家使用。

4、保障設備安全,提高維護效率

為了減少設備故障,提高班級多媒體的維護效率,就要提高硬件、軟件的安全性,防止不必要的人為干預和意外事件的危害。

(1)使用者的操作就集中到主機和控制臺,其他不需要用戶設置的設備應該封鎖,從而杜絕不必要的設置可能帶來的混亂和損壞。

(2)做好軟件系統備份,并不是簡單的C區信息保存,還要考慮C區軟件系統狀態是否最優,系統備份、還原能否快捷、可靠。首先要完成軟件系統的測試,確保受限用戶能正常運行所有軟件,實現應有功能。其次,要對C區進行定時的整理,盡可能提升軟件系統存放的有序性,加快硬盤讀取速度。最后,就是選擇正確的方式,將C區軟件系統備份到其它區,最好放在最后一個盤符中,然后把這個盤符進行隱藏,這樣基于Ghost內核的可引導光盤,可實現對NTFS分區的讀寫,并快速、可靠地實現備份和還原。

(3)、控制臺上計算機的有關參數是按大部分教師的需要而設置的,教師若有特殊需要必須更改設置或安裝教學應用軟件時,應該提前與管理人員取得聯系,在指定的區域進行安裝。

(4)、因為班級多媒體使用的頻率比較高,所以其中的計算機極易受病毒感染,而教室電腦的病毒來源大都是網絡與教師的U盤。所以有必要讓教師學習怎樣防止各種病毒入侵的基本常識,比如:知道使用U盤前要先殺毒才能有效防止U盤病毒的泛濫,從而養成良好的U盤操作習慣;其次教會教師能識別幾種最覺的病毒的特征,讓病毒在沒有發作之前就讓它扼殺在搖籃中;另外讓教師養成良好使用網絡資源,能對各種下載的資源在打開之前先進行殺毒,這樣讓中毒的機會將會減少到最低的程度……

5、保障經費和多媒體設備的定期維護

要使其運轉正常,除制度保障、人員保障之外,資金保障更是必不可少的。按一定比例做出一部分保養與維修基金,專款專用,并且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維修基金也應隨之增加。這筆專項資金的確立是使多媒體正常發揮作用的保障。

定期檢查班級多媒體的設備,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在每學期開學前對多媒體設備進行全面檢查、檢修、調試,確保班級多媒體設備能正常運行;在學期教學過程中,根據任課教師或其他使用者的反饋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正常的教學秩序;學期結束后,徹底檢查全部設備,并作投影機過濾網清理、計算機系統備份恢復、多媒體設備除塵、加油保養等維護工作,檢查清點所有設備并封存。

6、做好班級多媒體的檔案建立工作,包括設備的種類、型號,維修保養情況,計算機配置及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的安裝情況,每套系統備有故障情況記錄本和維護保養情況記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