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幫扶機制調查匯報

時間:2022-05-27 04:35:00

導語:黨員幫扶機制調查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員幫扶機制調查匯報

近年來,各級黨委堅持把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貫徹落實到黨內生活中,廣泛組織動員黨內和社會各方面力量幫扶困難黨員,探索建立思想扶志、工作扶技、生活扶困的長效機制,對困難黨員做到政治上關懷、思想上關心、工作上幫扶、生活上關愛,進一步喚醒了他們的黨員意識,激發了他們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內在動力,有效地增強了黨的凝聚力。

堅持扶困與扶志相結合

各級黨委從幫助困難黨員增強戰勝困難的信心、堅定理想信念入手,把扶困與扶志有機地結合起來。自治區黨委著眼于普遍提高困難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從2011年以來連續三年在全區開展黨員全員大培訓,以各級黨校為主陣地,按照每位黨員集中學習“不少于3天、20個學時”的要求,組織廣大基層黨員深入學習中央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等黨的創新理論,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的知識,開展“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等專題討論,幫助他們認清形勢,認識困難,明確新時期共產黨員的要求,自覺保持共產黨員的本色。

為了把困難黨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全區各級黨組織普遍建立了“五必訪”制度,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的領導做到黨員生病住院或亡故時必訪;黨員家庭受災或發生意外時必訪;黨員在生產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必訪;黨員有較大思想情緒或有意見建議時必訪;黨員無故不參加組織生活時必訪,及時解除困難黨員的思想疙瘩和消極情緒,鼓勵他們振奮精神,戰勝困難。通過扶困先扶志,一大批困難黨員在黨組織的關懷和幫助下,自強不息、艱苦創業,摘掉了貧困帽子,走上了致富之路。

堅持扶困與扶技相結合

全區有6.8萬名困難黨員,絕大部分在農村,普遍缺乏致富的知識和本領。為此,各級黨委著眼于提高困難黨員的致富能力,堅持“造血”與“輸血”并重,在農村開展大規模、多渠道、全覆蓋的實用技術大培訓。2011年以來,每年由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農業、科技、司法、扶貧、勞動、國土等20多個涉農部門共同參與,廣泛開展現代科學技術普及、先進實用技術和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為廣大黨員群眾送知識、送技術、送良種、送服務,為困難黨員重新就業、發展生產提供科技幫扶,幫助每位黨員至少掌握1-2門實用致富技術。僅今年以來,就舉辦各類培訓班4.5萬期,培訓農村黨員245.57萬人次。農村黨員實用技術大培訓有效地提高了廣大農村黨員的致富能力,促進了全區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堅持短扶與長扶相結合

一方面,各級黨組織注意解決困難黨員的燃眉之急,做好雪中送炭工作。對因老、因殘、因病、因災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難的黨員,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救助幫扶,幫助他們渡過難關。每逢春節、“七一”等重大節日,定期組織各級領導干部走訪慰問那些曾獲各種榮譽稱號的,建國前入黨的,災區、貧困山區、下崗失業的困難黨員,把黨組織的溫暖送到每一位困難黨員的心坎上。

另一方面,各級黨組織注意建立完善各種幫扶困難黨員制度,形成經常幫、長期幫的長效機制。建立結對幫扶制度,組織動員各級機關單位黨員干部,通過定目標、定措施、定時間、定人、定點、定事,對困難黨員實施“一對一、一幫幾”的長期幫扶。2012年,全區縣以上各級機關的15.7萬名黨員與困難黨員結成幫扶對子7.9萬對,為困難黨員群眾辦實事11.9萬件。堅持領導掛點、部門包村和干部包戶制度。2012年全區有縣以上黨員領導干部8500多人(次)實行掛點聯系,建立聯系點10120個。實行選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制度,堅持每年從自治區、市、縣、鄉四級機關和單位選派3萬名干部下基層,進駐全區14372個行政村擔任新農村建設指導員,面對面地了解困難黨員群眾的情況,幫助他們排憂解難,解決實際問題。建立黨員義工服務制度,組織動員各級機關黨員干部開展經常性幫扶困難黨員群眾的義務服務活動。目前全區已有30萬名機關黨員參加了義工活動,解決了一大批困難黨員群眾普遍關心和急需解決的實際問題,形成了“有時間做義工、有困難找義工、是黨員當義工”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