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委促進就業創業工作調查報告

時間:2022-06-01 11:31:00

導語:團委促進就業創業工作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團委促進就業創業工作調查報告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以創業帶動就業是解決就業問題的一個重大方針,促進全民創業必將為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不竭動力。目前就業創業已經成為青年最具體、最現實、最迫切的需求,特別是2011年以來,在世界金融危機的背景下,青年就業形勢更加嚴峻。鎮提出了開展“青年創業”行動,支持和促進青年創業就業。

近年以來,推進青年創業工作已經成為鎮共青團事業新的偉大實踐,任務光榮而艱巨。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鎮團委高度重視、迅速行動,堅決貫徹落實市、縣關于鼓勵青年創業就業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立足“服務青年成長成才”,進一步做好青年創業服務工作,理清工作思路,明確工作目標,確定工作任務,搭建服務平臺,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勢頭。為積極研究探索共青團組織服務青年創業就業的有效途徑,為科學決策提供參考,進一步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鎮團委結合共青團特點和工作實踐,提出了下一步共青團服務青年創業就業工作的思考和建議。

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深化對青年創業工作的思想認識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今年我國就業形勢將非常嚴峻,青年就業,特別是大學生就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總書記指出,就業是民生之本,關系到千家萬戶。就業創業是青年面臨的最大民生問題。幫助青年就業創業,是當前團組織服務青年的核心體現。

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青年創業就業工作,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形勢,也為青年創業就業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和廣闊的舞臺。年初,鎮黨委政府提出了打造工業強鎮,加快推進一流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工作目標。青年人是社會中最具生氣、最有活力的群體,社會事業的發展重點在青年,主體在青年,希望在青年。

當前,做好青年創業就業工作,是共青團組織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服務大局、服務青年的核心體現。

二、造成青年創業就業困難的主要原因

一是文化素質方面。全鎮大部分農村勞動力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水平偏低。進城務工的農民和部分青年受教育的平均年限不高,大部只具有初、高中以下文化水平,只能從事一些形式單一、技術含量不高的工作,加之受培訓資金、地理條件、教學設施和教學時間等因素的影響,目前培訓的深度和廣度不夠,導致農民工與企業用工要求和務工導向存在一定差距,大部分只能從事體力勞動,難以進入較高層次崗位,導致就業不穩定,收入低,流動性大,更談不上創業。

二是政策方面。青年創業必須面對政策門檻。近年來,我鎮根據上級要求,結合自身實際,雖然也陸續推出了一些諸如減免稅收、小額信貸、就業援助、社會保障等促進創業方面的政策,但從整體上來看,這些政策還不夠完善。這就在一定層面上使想創業的青年常常找不到相關政策,或者對已有的政策不夠了解、不會運用,有些青年甚至不知道創辦企業的基本手續。

三是服務方面。目前,鎮團委在提供創業信息和創業指導,營造創業的輿論環境和文化氛圍,整合社會資源為青年創業服務等方面還不夠規范、細致,相應的服務機構也不夠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服務青年創業的效率和質量。

四是資金方面。資金問題是青年創業亟待解決的“瓶頸”問題。一方面,青年在創業初期,貸款需求強烈,但很難貸到款;另一方面,銀行、儲蓄、信用社等金融機構大量資金貸不出去。由此產生“兩難”:

1.青年“貸款難”。主要原因是:一是無物抵押。按照國家有關金融政策,金融機構發放貸款要求借款人提供抵、質押物擔保,而初創企業往往剛剛起步,大量資金用于企業的設備購置、正常運行等方面,已經沒有可做抵押的財產,而企業用房一般是租用方式,不能作為抵押物進行貸款,用車等抵押物由于折舊等因素質押額極低。二是無人擔保。在“無物抵押”和信用體系不健全的情況下,青年企業貸款只能請人擔保,青年靠個人力量尋找且符合金融機構要求的擔保人比較少,即使找到了擔保人,常要繳納“好處費”,增加了青年企業的負擔。

2.金融機構“放貸難”。這是因為:一是放貸成本高。青年企業貸款多數是小額貸款,面廣量大,分散性強。每一筆貸款,金融機構都必須進行前期信用調查、市場調查、用款監督、催促還款,信貸成本較高。二是抵押物不便。金融機構不愿接受青年創業者提供的諸如沒有房產證的房屋、小企業廠房設施、知識產權、私人用車等抵押品,而且即使接受了,抵押額度也很低。三是初創企業風險大。初創企業的成果率很低,既有自然風險,也有市場風險,金融機構放貸面臨青年初創企業生產經營自然風險、市場風險、貸款戶信用風險等諸多風險因素,放貸謹慎。

三、促進青年創業的主要建議措施

一是強化宣傳,營造氛圍。充分發揮各種新聞媒體的作用,大力宣傳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宣傳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中的先進典型,切實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良好輿論氛圍。

二是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培訓質量和培訓水平。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把開展技能培訓作為提高勞動力轉移就業效益,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全力抓好技能培訓,著力提高勞動者綜合素質。

三是健全服務體系,加快市場培育步伐。按照“公平對待、合理引導、完善管理、搞好服務”的方針,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就業中介組織和機構,不斷健全完善勞務輸出服務體系,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有序轉移。首先建立健全農村勞動力資源信息庫,實現供需信息互通。其次建立健全轉移網絡,構建轉移就業長效機制。再次培育中介組織,提高市場服務水平。

四是完善保障體系,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切實加強農民工權益保障體系建設,依法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向農村勞動力深入開展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教育,及時為農民工提供法律咨詢和政策咨詢,切實增強農民工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要指導好外出務工人員與用工單位簽訂相關的勞動合同,切實保護民工的合法權益。

五是積極爭取,促進勞務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及資金,加大對勞務輸出經費等各方面的投入,切實保障勞務輸出工作的順利有序開展,促進勞務輸出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最大限度地發揮勞務輸出在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六是加快推進“三化”進程,拓寬勞務轉移就業領域。堅持就地轉移與鎮外輸出相結合的原則,把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城鎮化建設進程作為拓寬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領域的重要舉措狠抓落實,實現多層次、寬領域的就業格局,促進城鄉協調發展。首先要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拓寬就業平臺。其次要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實現就地轉移。再次要推進城鎮化建設進程,拓展就業空間。

七是多措并舉,做好青年農民工再就業工作。近年來,進城務工收入已經成為農民現金收入的主要來源。今年由于受國際金融風暴影響,農民工集中返鄉。今后,鎮團委將協同有關部門,采取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措施,認真做好返鄉農民工工作。一是協同有關部門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和幫助,切實解決好土地承包以及流轉、安居等問題。二是加強與鎮外企業的聯系,根據企業用工需求,廣泛收集、整理用工信息,通過共青團網絡資源、政務網、廣播、板報、設點宣傳等方式為廣大農民工用工信息,從而降低農民工外出求職成本,暢通求職渠道。三是整合培訓項目及資金。加強對電焊、電工、烹調、農機等實用技能的培訓,促成農民工掌握一技之長,增強他們二次就業的競爭力。四是緊緊圍繞全鎮在建和擬建的重點項目,組織農村富余勞動力就近就地轉移。

四、下一階段鎮共青團促進青年創業的思考

(一)加大對青年就業創業觀念的引導力度。

在青年中大力宣傳“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就業方針,宣傳自主擇業、靈活擇業、自主創業等新的就業觀念。通過開辦青年創業夜校、青年創業論壇、創業大講堂、青年企業家座談會等活動,有針對性地對青年進行就業觀念和創業意識教育,對青年開展創業意識教育,帶動青年解放思想、改變就業觀念,振奮精神、積極主動應對困難,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青年就業創業氛圍,使青年自主就業創業成為廣大青年的普遍共識。引導在校大中專學生樹立正確就業創業觀念,通過邀請創業成功的優秀青年企業家走進大學校園,開設論壇、舉辦座談會等形式,為在校大中專學生作就業創業事跡報告,引導大學生樹立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新觀念,激勵大中專學生走自主創業之路。

(二)積極開展具有較強社會影響力的青年創業實踐活動。

以開辦青年創業大賽的形式,為青年創業者打造一個提高素質,展示風采的平臺,吸引一大批優秀青年創業者在聚集,選拔一批優秀項目落地在,形成鎮青年創業工作的亮點和品牌。

(三)抓好創業培訓,不斷提升青年就業創業能力。

一是建立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依托國有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學校等先進青年集體,建立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主要為在校高年級大中專學生提供實踐機會,為高校畢業生、有創業愿望的青年提供見習崗位,增強就業創業本領。

二是開展青年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積極整合社會資源,針對不同青年群體的需求,依托各級各類培訓機構,采取多種形式,開展青年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為創業者提供創業輔導,適時開辦青年創業訓練營,擴大夜校規模,拓展培訓內容,協調資源,使之成為鎮團委培訓青年、提升青年、輸出青年的重要陣地。

三是建立高素質創業培訓師資隊伍。根據青年創業培訓實際,著眼專業化培訓,創業培訓師資隊伍由專家團、導師團、評審團組成,形成了一支社會責任心強、綜合素質高、具有奉獻精神、實力雄厚的青年創業培訓師資隊伍。聘請一批高校教授、政策法律專家、投資融資專家、青年企業家等組建“專家團”,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為青年創業提供培訓和指導;邀請鎮財政所、司法所等政府部門負責同志組成“評審團”,定期對青年創業企業的項目目標、項目設置、項目發展等企業運行情況進行統一評審,并給予相應的指導和扶持。

(四)強化服務手段,打造服務青年創業的工作平臺。

1.建設青年創業綜合服務平臺

發揮區青年創業促進中心的主要職能,建設并運轉青年創業服務平臺,全面服務青年創業。成立鎮青年創業者協會,組織開展青年創業培訓和輔導,協助申報政府創業扶持,幫助申請享受各項創業優惠政策,幫助創業企業進行項目推廣、市場開發,積極建設促進青年創業的服務平臺。

2.支持建設青年創業園區

積極支持和服務有條件的地區、單位建設青年創業園區和創業孵化器。重點是做好青年創業示范園建設服務工作。以示范園為核心,搭建青年創業優惠政策服務體系,為入園企業提供多方面服務。

3.拓寬青年創業資金扶持的渠道和途徑

重點研究小額貸款的擔保方式,創新和解決就業創業青年貸款風險控制問題,爭取在青年創業貸款普遍性方面有所突破,積極推行以小額擔保貸款“綠色通道”為主要形式的小額貸款扶持政策,扶持青年自主創業,主動協調上級和區本級有關職能部門和銀行,通過降低貸款門檻、簡化手續、規范程序等途徑,解決創業青年貸款立項慢、操作難等問題,進一步拓寬創業資金扶持的渠道和途徑。

(五)著眼長遠發展,建立健全工作機制。

一是進一步健全青年就業創業的領導組織網絡。要把青年創業工作列為昌平共青團工作今后一個時期的重點,成立專門組織領導機構,做到向上級領導經常請示匯報,與有關部門經常保持聯系溝通,同時,及時向基層團組織提出工作指導意見,從而形成了在黨政領導宏觀指揮下,各級團組織與相關部門協調配合,促進中心、創業者協會、創業示范園等外圍組織或直屬單位密切分工合作的組織體系,使幫助青年就業創業的工作合力不斷加強。二是進一步完善青年就業創業的工作運行機制。鎮委制定《鎮青年創業工作發展規劃(2011-2015)》,對今后五年鎮青年創業工作做出總體部署,制定科學的工作規劃,明確工作目標、任務和手段,有效確保全鎮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穩定推進。三是進一步統一基層團組織和團干部的思想。要通過組織召開就業創業工作協調會、研討會,及時通報工作情況,傳達上級有關文件、會議精神,交流工作經驗,研究面臨的形勢及落實各項工作任務的具體措施和辦法,確保了各級團組織在思想和行動上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