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弱電入地調研報告

時間:2022-06-25 07:31:43

導語:城區弱電入地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區弱電入地調研報告

前段時間,按照主任會議的安排,市人大常委會根據聯系代表時代表所提建議意見組成調查組,對我市城區弱電入地情況進行了調查。期間,實地察看了城區弱電入地現場,聽取了市政府關于弱電入地情況匯報,并組織召開了由市建設局、規劃局、市政管理局、廣播電視局、供電公司、移動公司、聯通公司、電信公司等單位負責人及部分人大代表參加的座談會,了解了城區弱電入地的有關情況,征求了對今后工作的建議意見。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城區弱電入地的基本情況

我市自2004年開始集中進行弱電入地改造,市政府最初引進了東海國信公司負責規劃、投資、建設地下管道,聯通公司、電信公司、有線電視等弱電單位分別購買或租賃其管道,再實施線路入地。2006年,又批準交運集團承建夷安大道以東主要路段的管道,形成了政府協調、多方投入的建設格局。

經過幾年的努力,弱電入地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我市42.2平方千米的城市建成區中,涉及弱電入地的主要街路157千米,目前已建設完成了19條街路99.46千米的管道敷設任務。其中,有線電視投資2119萬元,完成管線入地190.8孔千米,城區還有路南段(鳳凰大街至侯家八里莊)、鎮府街(順河路至夷安大道)、永安路(人民大街至康城大街)、化工路(鳳凰大街至康城大街)等路段未實施弱電入地;聯通公司投資1200萬元完成17條主要街路的管線入地183孔千米;移動公司投資約200萬元,完成管線入地20孔千米,城區還有古城路、鎮府街等路段未實施弱電入地。電信公司投資360萬元完成管線入地65孔千米,還有路、路、大街等路段未實施弱電入地。目前,人民大街、鳳凰大街、康城大街等主要街路,以及近幾年新建或改建道路工程均實現了弱電入地,這些街路的地上弱電“蜘蛛網”基本消失。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我市城區弱電入地工作在經歷了一段集中改造施工之后,出現了一些問題:一是工作進展放緩。至今仍有不少路段的弱電入地工作沒有動工;已經敷設管道的街路仍沒有全部實現弱電入地等。二是工程管理較亂。地下管線敷設隨意施工以及重復施工的現象依然存在;地下工程施工挖斷管線事故時有發生;遭損壞的管線檢查井不能及時維修更換;小區內各種地下管線的檢查井沒有進行整合等。三是施工標準較低。施工質量不高導致后期維護困難較大;已經改造的路段還存在著架空橫跨馬路的弱電線路;一些新建小區內也出現了弱電架空線路等。調查中了解到,導致以上問題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資金籌集有困難。由于聯通、移動等弱電單位大多分屬市級管理,又屬上市公司,其建設費用支出需報上級公司,并且上市公司對投資項目用途、效益等要求非常嚴格,資金籌集的數量和時間難以滿足要求。如:聯通公司現仍欠東海國信、交運集團兩家公司650萬元的管道購買款。市廣播電視局目前仍欠弱電入地建設和材料費一千多萬元。為保證道路施工進度,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為保證工程進度,還要幫助有弱電入地任務的單位解決資金困難,如在鳳凰大街西段綜合改造中,市建設局分別為東海國信公司協調解決了管材費用,為網通公司解決了電纜費用,才保證了工程的如期完工。

(二)協調機制不健全。弱電入地工作牽扯部門多,在資金投入、施工標準、工程進度、設施維護、檔案管理等方面需要加強協調。目前,各部門之間沒有規范的協調機制,也沒有明確牽頭部門,具體工作中是誰施工、誰負責協調,比如鳳凰大街改造由建設局負責,其沿線管網的入地工作就由建設局協調;老環城路改造由市政管理局負責,其協調工作就由市政管理局負責,這樣,增加了工作難度,延誤了工程施工進度。

(三)重視程度還不夠。涉及弱電入地的單位普遍存在因為資金投入大、審批程序復雜等原因而畏難發愁,工作不夠主動,尤其是對于沒有明確任務的路段,弱電入地工作得過且過,不去積極想辦法、爭取資金解決問題。

三、對今后工作的建議

(一)加快弱電入地工作進度。城區弱電入地,是廣大群眾普遍關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必然要求,也是“三城同創”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尤其是與道路、綠化、排污等城市基礎建設近幾年的發展相比,弱點入地工作的發展相對滯后,影響了城市品位的提升。因此,實施弱電入地勢在必行。各有關部門一定要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到按照城市規劃進行弱電入地是各弱電單位義不容辭的義務,各弱電單位應積極支持城市建設并服從城市規劃要求,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工作進度,盡快完成城區內所有主要街路弱電管線敷設并實現弱電入地。當前,要結合兩街三路綜合改造,及時將尚未實施弱電入地的路段列入近期規劃,并針對已經敷設管道的街路,明確弱電入地的時間表,督促相關單位抓緊落實,打一場弱電入地攻堅戰,鞏固和擴大已有的工作成果。

(二)加強協調管理工作。建議市政府建立弱電入地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組織規劃、建設、市政以及有線電視、移動、聯通、電信等與弱電入地工作有關的部門和單位召開會議,加強工作調度,協調解決困難和問題,從而實現對整個工作的統一協調管理。一要強化規劃工作。弱電入地要堅持規劃先行,規劃部門要依據已經制定的地下管網專項規劃,加強對施工單位施工規劃的審批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監督規劃的執行工作。二要加強施工協調。要將城市道路建設計劃與地下管線建設計劃統籌安排,提前確定城市地下管線建設工期,這樣,既可以為各弱電單位籌集資金騰出時間,又可以實現地下管線與道路建設同步進行,避免各自為政、重復施工現象的發生。三要加強檔案管理。要建立健全地下管線檔案收集制度,明確檔案收集的事項、程序,全面收集管線工程檔案。在此基礎上,整合各類現有專業管線信息,建立城市地下管線建設信息綜合管理系統,形成城市地下管線信息綜合管理和服務平臺,為今后管線建設維護提供服務。四要加強執法工作。要加強對弱電入地工程施工的監管,加大對未經審批,私自敷設弱電管線行為的查處力度,減少隨意開挖路面現象的發生,同時,杜絕在規劃范圍內產生新的架空弱電線路。

(三)盡快制定出臺相關管理辦法。建議市政府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在多方征求意見、科學論證的基礎上,盡快制定出臺道路管線建設管理辦法。一方面,明確地下管線建設的牽頭協調部門,由其負責對弱電入地工作進行統一協調管理,并明確工作程序及工作職責。另一方面,對資金籌集、工程規劃、建設標準、竣工驗收、日常管理、檔案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在此基礎上,嚴格按規定要求加強管理,使弱電入地工作納入規范化、常態化管理軌道,為“三城同創”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