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黨委黨的群眾路線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30 09:10:53
導語:鎮黨委黨的群眾路線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按照鎮黨委關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要求,4月28日至30日,鎮黨委書記同志帶領聯系片副鎮長同志、駐村干部同志、經濟辦主任同志等深入到村進行調研,現將有關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研工作的基本情況
按照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深入推進“萬家行動”,通過深入農戶家中與群眾交心談心、實地察看、與村社干部座談交流等方式進行調研。
(一)實地調研村
4月28日下午,調研組到實地調研,村轄12個社,幅員面積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有388戶、1181人,其中:農業人口1170人(男586人、女584人),勞動力702人,外出務工446人。耕地1128畝,其中:水田473畝,旱地655畝,退耕還林138畝,2013年底全村共養豬644頭,牛89頭,家禽3300只。該村主要以傳統農業為主,去年引進業主發展速豐林栽植500余畝。
書記仔細聽取了村支部書記侯平匯報后,希望村委會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44名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一是要帶頭推廣適用科技,帶領群眾增收致富;二是要帶頭從事公益事業,帶領群眾改變生產生活環境。對于不通路的社要想方法、投工投勞,改善交通基礎設施,解決群眾出行難的問題。
(二)深入農戶家中訪貧問苦
4月29日下午,以鎮黨委書記同志為首的調研組深入到貧困戶家中訪貧問苦,并詳細了解該貧困戶的家庭成員、糧食生產、經濟收成等基本情況,仔細記錄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認真填寫民情聯系卡,以便及時掌握民情動態,讓群眾充分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深切關懷。特別是該村6社鮮開川,現年61歲,因家庭貧窮50歲才與外鄉離異婦女結婚,于2001年生育一男孩取名鮮周,但災難再次降臨這個貧困家庭,鮮周患病確診腦癱,12歲的鮮周不能說話,更不能行走,完全不能獨立活動,吃飯靠喂,行走靠抱,常年需藥物治療,談起現狀,鮮開川悲痛萬分,哭著介紹了生活狀況,見此,鎮黨委書記同志一行干部給該家庭捐資慰問資金1000元,后又認真聽取他對發展當地經濟的意見和建議。
(三)召開座談會,認真聽取基層意見
4月29日下午,在村4社召開了由村兩委人員參加的座談會。會上,首先說明了來意和目的,重點想了解該村基本情況、群眾脫貧致富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調研組詳細聽取了情況匯報,充分了解廣大人民群眾對改善生活的期盼和解決問題的訴求,感受很深。針對匯報過程中所提出的問題及實地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幫助村兩委認真進行梳理和分析,積極建言獻策。希望村干部為了老百姓生活的改善,盡管條件艱苦,也要樹立信心,哪怕付出十分的努力,只有一分收獲,也要造福一方百姓。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通過三天走訪農戶實地了解、聽取村班子的匯報,目前該村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有:
1、貧困程度比較深,因殘因病致貧情況較嚴重。其貧困原因主要是自然性貧困,自然環境較差,有二個旱山社;其次在我們走訪的貧困戶中家中有殘疾人或者病人較多,農民收入本來就少,生病無錢醫治,導致家庭貧困,因殘因病致貧的家庭占到60%。
2、產業發展后勁不足,支柱產業不突出。大部分農戶的生產只能自給自足。近幾年雖種植了速豐林,但種植養殖大戶較少,沒有形成規模,農民致富難。
3、青壯年外出務工,留守老人兒童生活狀況令人擔憂。隨著年輕人外出打工現象越來越普遍,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農村留守老人和兒童的經濟條件,但還不能給予相應的生產、生活保障。目前絕大部分農村留守老人的經濟來源主要還是依靠自己的勞動所得,收入低,生活相當困難。而且由于留守兒童的父母不在身邊,有些留守老人還要承擔起照顧其孫子的責任,使老人覺得教育小孩力不從心,生活壓力和精神負擔較重。
4、基礎設施薄弱,生活環境亟待改善。一是村飲水管網自給自足,供水能力嚴重不足,造成一些群眾蓄飲水困難,嚴重影響了群眾生產生活;二是道路交通依然是制約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3個社道沒硬化,晴通雨阻,坑凹不平,直接制約了畜牧業產業發展,當地產業難以發展壯大。
三、對策建議
針對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基礎設施差、支柱產業不突出的現狀,結合當地發展實際,提出如下建議:
1、要進一步吃透村情,理清發展思路。村兩委一是要吃透民情。對群眾的基本情況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數,要充分認識構溪河的優勢和潛力;二是要吃透上情。結合當地實際和群眾的迫切需求,結合中央、省、市、鎮的扶持政策,理清思路、科學地制定發展規劃,確定發展目標。
2、要精心謀劃,做好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要根據輕重緩急,認真梳理項目,對于成熟、急需解決的困難形成一套完整的規劃,及時向相關部門申報項目,才能為人民群眾辦實事。
3、要注重科技興農,增加農民收入。農民的核心問題是增加收入,村耕地少,農業資金投入不足,要想解決農民增收問題,必須依靠科技興農。為此要加強宣傳,切實做好科技推廣和運用,引進適合本地的產業發展,讓農民真正得到實惠。
4、要按照分類指導的原則,切實做好扶貧工作。加大扶貧力度,對扶貧工作分類指導,對于情況較好的要加大培育力度,促其成為種植養殖大戶,形成規模化經營,以典型示范戶帶動周邊農戶的發展;對于處于中間水平的要通過扶貧讓農民自己有能力擴大再生產,真正富裕起來,而對于特困戶要全覆蓋納入低保,以解決最基本的生存和溫飽問題,要保證學生不失學。
5、要加強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示范帶頭作用。要發揮基層黨組織發動群眾、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帶領群眾的優勢,大力發展生產,不斷提高收入。要努力提高農村黨員干部的素質,起好示范帶頭作用,依靠科技,成為帶領人民群眾脫貧致富的能手。
通過深入村社,深入群眾,拉近了我們和群眾的距離,體察了群眾所思、所需、所盼、所憂,也使我們看到了自身工作的不足。我們將以此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作為切入點,進一步提高認識、轉變工作作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樹立為民務實清廉的形象,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為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實現實現“五個”而竭力工作。
- 上一篇:高校輔導員法制安全教育論文
- 下一篇:高校體育課堂安全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