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鎮農民工返鄉情況調研報告

時間:2022-01-06 09:33:14

導語:全鎮農民工返鄉情況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鎮農民工返鄉情況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

截至2020年11月,全鎮因肺炎疫情原因我鎮返鄉農民工共計96人,其中從維吾爾自治區及兵團返鄉人員共計85人。

二、原因分析

地區出現疫情以后,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加之對傳播感染的擔憂,2020年7月15日后,部分務工人員陸續開始返鄉。

鎮村2組村夫妻兩,在疫情爆發前一直在地區建筑工地上從事木工工作,兩人人均月收入在1.2萬元左右,疫情爆發前正準備前往地區下一個建筑工地繼續工作,但由于疫情原因,地區全面停工停產封城,夫妻兩在地區滯留53天后,由于地區原本找好的建筑工地因疫情防控需要,遲遲沒有開工,加之兩人對疫情的擔心和害怕,原計劃年底返鄉,于2020年9月2日提前返鄉到,造成年年收入損失達10萬余元。

省縣鎮村7組村民、省縣鎮村2組村民、省縣鎮村4組村民,三人都在市建筑工作干木工,由于疫情原因從7預發17日開始封城開始,因疫情需要,在工地封閉生活50天后,得知后面工地不會重新開工后,原計劃11月返鄉3人,寫申請得到允許后,于9月1日開始返鄉,9月3日到達。3人今年受疫情影響收入共計15萬元左右。

三、后續建議

(一)村民陳義數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我們手藝人,在哪里都能賺到錢,不希望背井離鄉去務工,如果有合適的工作崗位,當然愿意留在自己的家鄉發展?!彪m然市勞務輸出大省,但是,建議上級領導做好勞務輸出的同時,做好人才回引。有序的組織青年勞動者、低端勞動力到發達地區打拼,有效解決轉移就業問題,同步做好后續跟蹤服務配套,待其開闊視野,學會技術,積累資金后,積極實施優質人才、成功人士“引鳳還巢”,在承接發達地區產業技術轉移的同時,助力家鄉經濟社會發展。

(二)建立預警和調度機制。依托農民工服務網站,做實農民工基本信息數據庫,建立農民工返鄉預警和調度機制,實行旬報制度,全面收集、掌握農民工返鄉動態信息,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三)綜合施策扶持就業創業。持續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打通勞務對接通道,促進外出、就近就業。用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載體,深化萬、達、開區域勞務合作,促進跨區就業。建立駐外機構、異地商會和農民工工作站點,組織轉移就業。組建返鄉創業指導專家團隊,開展返鄉農民工實用技術培訓,提供就業創業“一條龍”服務。優化農民工返鄉創業金融、土地、稅收等政策,設立扶持返鄉農民工創業專項貸款,打捆設立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獎補資金,促進就業創業。在務工密集地建立異地農民工服務站,為暫時失業農民工就業創業、勞動維權、生活保障等提供服務。

(四)注重人文關懷。返鄉農民工失去穩定經濟來源,面臨多重壓力和困難,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應采取定期座談、實地走訪慰問、政策扶持等方式,做好基本生活保障和社會穩定工作。多渠道開通免費勞動權益咨詢熱線,幫助維護權益。在看病就醫、子女入學、減免補貼相關費用上提供幫助。健全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優化辦事程序,提高農民工滿意度、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