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煤廠方案比較說明

時間:2022-01-23 11:01:00

導語:選煤廠方案比較說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選煤廠方案比較說明

根據集團公司辦公會議要求,***選煤廠廠址選擇有***工業廣場和***區兩個方案,現就***方案、***方案從經濟技術方面對比分別匯報,有不妥之處謹請批評指正。

一、***方案

***選煤廠方案由****公司2004年根據集團公司委托承擔方案設計和初步設計,設計能力為3.00Mt/a,入洗煤種為1/3焦煤,局部為肥煤,煤層為2#、10#、11#煤層,產品主要為7--11級煉焦精煤,也可生產優質動力煤,產品運輸全部依靠公路,由汽車外運。

㈠方案概況

***選煤廠廠址設在***煤礦的工業廣場,呈三角形,該廠區西高東低,廠區面貌單元屬山區地貌,地面標高966.75m--963.24m、高差4.8m、坡度1%,在中間所夾的原沖溝上,建***煤礦時將沖溝回填,并在回填地面下設一條暗溝,選煤廠南北長約300m、東西寬100m,廠區占地面積3.8萬m2。

選煤工藝采用有壓重介三產品旋流器,主廠房采用進口設備、模塊化鋼結構形式。原煤采用落煤筒儲煤場形式,精煤采用圓筒倉儲存形式(3個直徑φ21m,儲量2.7萬噸)。

推薦方案建設總投資18808.04萬元,其中:土建投資5306.82萬元、設備投資6941.11萬元、安裝工程2209.6萬元、其它費用4350.51萬元。

投資回收期4.28年。

㈡選煤工藝

1、煤質特征

根據集團公司提供的《礦井生產煤樣報告》及《+0.5mm混合煤樣篩分浮沉試驗報告》分析。

⑴2#煤為低中灰分、特低硫、高熱值的1/3焦煤,粘結指數為92,特強粘結性煤,原煤的可選性洗9、10級為中等可選性。

⑵11#煤為中等灰分、低硫、中高熱值的特強粘結性1/3焦煤,原煤可選性洗任何級別均為極難選煤。

2、建設規模

選煤廠設計規模為3.00Mt/a,根據設計規范,每年工作300天,每天工作14小時,兩班生產,一班檢修,日處理原煤10000t,小時處理量714.29t。

3、選煤方法

根據入洗原煤特征及產品要求,通過對三產品旋流器、兩產品旋流器及跳汰三種分選工藝,進行多品種比較后,建議選用三產品重介質選煤方法。采用重介質選煤方法,入洗2#原煤的各產品平衡表見附表1。

4、工藝布置

⑴工業廣場布局(見附圖1)

來自平峒的毛煤與新開主斜井的毛煤分別由皮帶走廊進入新建的3.00Mt/a篩分破碎車間,經篩分車間處理后,原煤由皮帶運至落煤筒形式的原煤儲存煤場(直徑φ30m的3個、φ50m的1個、φ20m的1個、φ15m的1個)原煤儲存煤場依山而建,在溝的東北方向占地約1.8萬平方米,原煤經轉載進入主廠房,從主廠房出來的精煤產品,經1#轉載點進入3個φ21m直徑的圓筒倉(30m高),倉下由皮帶直接運往精煤裝車倉進行裝車。精煤倉順溝而建為西北方向,整個廣場以溝中心為界劃為原煤場區、精煤倉區及生產裝車區域,廠區主要干道沿溝中心布置,主廠房與公路垂直,三臺濃縮池在主廠房前方。***方案將原煤場、精煤場布置在目前占地面積較大的兩塊原有煤場,主廠房布置在舊焦爐及現有派出所的位置,地基條件較好,是僅能放置主廠房的位置,精煤、中煤裝車倉,布置在距離洪喬公路20m的地方,便于裝車后直接外運。

⑵設備選型特點

①主要設備的技術性能及技術指標達到國際水平,設備大型化,運轉費用低,維修量小。

②同一類設備基本采用同一規格、型號,減少了備品備件的種類。

③煤流系統能力系數:煤流1.15,煤泥水介質1.25,矸石系統1.5。

⑶各車間的工藝布置

①原煤儲存

原煤儲存經過落煤筒和圓筒侖兩種方案對比后,選擇了落煤筒儲存,共選擇兩個落煤筒,預留三個落煤筒(儲量3萬噸)。

②主廠房及生產過程

主廠房是選煤廠核心,將重介、浮選、加壓過濾、壓濾系統全部集中在一個車間,主廠房為雙系統布置,主要設備全部為引進設備,廠房為模塊化鋼結構形式,廠房體積35×65×21m,主要設備有1000/700mm有壓三產品重介旋流器、兩臺脫泥香蕉篩(3661型)、兩臺脫介香蕉篩,兩臺中矸脫介香蕉篩,四臺精煤磁選機和四臺中矸磁選機,兩臺精煤離心機,兩臺中煤離心機,以上設備除三產品重介旋流器、中煤離心機為國產設備,其它均為引進設備。

來自原煤倉的原煤進入主廠房經分配刮板到兩臺脫泥香蕉篩進行濕法脫泥,篩上物進入兩個混料桶,篩下物進入兩個煤泥水桶。煤泥水由泵送至濃縮旋流器,經濃縮后的底流,由兩臺弧型篩一次脫水后,進入兩臺粗煤泥回收篩二次脫水,回收的粗煤泥分別進入兩個混料桶,弧型篩的篩下水,粗煤泥篩的篩下水,旋流器的溢流水,進入浮選入料池。

兩個混料桶中的煤和介質由泵送到四臺三產品旋流器分選出精煤、中煤和矸石。溢流經兩臺固定篩進行一次脫介后,進入兩臺精煤脫介篩進行二次脫介,篩上物去兩臺精煤離心機,脫水后的產品由兩條皮帶運至主廠房外儲存。底流和中流以兩臺固定篩和兩臺香蕉篩脫介后,其中中煤進行離心脫水,脫水后的中煤經皮帶運至主廠房外進行裝倉。

在介質回收方面,精煤稀介質分別進入兩個精煤稀介質桶,再由泵送至四臺精煤磁選機,磁選精礦進入底層的兩個合格介質桶,磁選尾礦分別進入兩個磁選尾桶,再由泵送至兩臺精煤磁選尾礦濃縮旋流器組,其底流進入兩臺粗煤泥離心機,經離心機脫水后與精煤離心機的產品分別由兩條皮帶運至主廠房外儲存。精煤磁選尾礦濃縮后的溢流水則進入浮選系統。而中煤和矸石稀介質進入兩個中、矸稀介質桶,再由泵送至四臺中、矸磁選機,磁選精礦進入底層的兩個合格介質桶,尾礦則進入底層的兩個中、矸磁尾桶,再由泵送至兩臺中、矸磁尾濃縮旋流器組,其底流進弧型篩后再進入中煤離心機成為最終中煤產品,中矸磁尾濃縮后的溢流進入壓濾系統。

煤泥水分級旋流器組溢流水與精煤磁尾濃縮旋流器的溢流一并進入浮選入料池,再由泵送至兩臺礦漿準備器然后分別進入四臺浮選機,浮選精礦池消泡后,送至兩臺加壓過濾機脫水,濾餅與重選精煤合到一塊運至主廠房外儲存。浮選尾礦進入尾礦池后,再用泵送到主廠房外的濃縮池,濃縮池底流再由泵送入布置在主廠房內的四臺隔膜壓濾機,其濾餅收集到一塊由皮帶運至煤泥堆放場。

③產品儲存

方案中主要產品有精煤、中煤、矸石和煤泥。

精煤的儲存,精煤出廠后經皮帶轉載進入三個直徑φ21m圓筒倉(總儲量2.7萬噸),由倉上的刮板對精煤進行配倉儲存,再由倉下的振動給料機給到皮帶上運至精煤裝車倉;中煤和矸石全部用倉儲并直接裝車;煤泥落地晾干后裝車

④裝車站

選煤廠的產品全部汽車外運,精煤的儲裝是6個7×7m的方形裝車倉,倉上由一條配煤刮板配煤,靠近公路,汽車來回及倒運都較為方便,中煤、矸石儲裝是3個直徑φ10m的筒倉裝車,中煤作為產品銷售,矸石全部由汽車拉至矸石山堆放。

5、其它工程

⑴給水

由井下提供水源按揚程h=400m,用水量Q總=1550m3/d,其中:生產1000m3/d、生活100m3/d、消防450m3/次。

⑵采暖

總耗量290kw,其中:主廠房130kw、篩分破碎56kw、其它104kw。

⑶電器

①電源及供電方式

主廠房外設有6kv高壓配電室1間,其電源以YJV22--6kv

3×240mm2交聯電纜引自電廠。

②負荷估算

低壓電源設備總臺數308臺,總安裝容量9982.36kw

工作臺數254臺,工作容量9173.8kw

折算后:有功功率6056.22kw、無功功率2457.16kw、視在功率6535.71kw。

年耗電量:1.99×107kwh/a,噸煤耗電量6.613kw.h/t

6、主要建筑物

⑴主廠房:鋼結構模塊廠房,平面尺寸65×35m,檐高為20m,壓型輕板圍護,外圍鋼排架采用鋼筋砼單獨基礎,廠房內部設備支架部分采用鋼筋砼整體基礎。

⑵原煤落煤桶:直徑φ8m的鋼筋砼筒體結構,共5座,鋼筋砼整板基礎,鋼筋砼樓屋蓋。

⑶精煤儲煤倉:直徑φ21m的鋼筋砼筒體結構,共3座,鋼筋砼整板基礎,鋼筋砼梁板式漏斗,鋼筋砼樓、屋蓋。

⑷濃縮車間:地上架空式濃縮池,直徑φ20m,共3座,鋼筋砼框結構,鋼筋砼環板結構。

⑸中煤倉、矸石倉:均為直徑φ10m鋼筋筒體結構,漏斗為梁板式,鋼筋砼環板基礎,鋼筋砼樓、屋蓋。

⑹精煤裝車倉:平面尺寸56×7m的鋼筋砼框架支承方式,漏斗為板式漏斗,鋼筋砼單獨基礎,鋼筋砼樓、屋蓋。

⑺棧橋:地面以上:按其支撐高度不同,結構型式為砌體結構、鋼筋砼框架結構、鋼桁架結構,圍護除鋼桁架部分采用壓型彩板圍護外,其余均為砌體圍護;基礎:砌體結構為墻下條形基礎,其余為鋼筋砼單獨基礎;地面以下:鋼筋砼箱形框架。

⑻原煤篩分、破碎車間:鋼筋砼框架結構,22m×12m,檐高為12.3m。

㈡廠址選擇整體評價

***方案工業廣場基本上涵蓋了***煤礦現有的工業廣場,可利用的平坦場地呈“”形、場區面積為3.8萬平方米。

優點:

1、選煤廠型為礦井型,具備礦井型選煤廠的一切特點,原料來源單一,原煤準備、加工洗選、產品運輸系統都集中布置在一個工業廣場上,選煤廠的生產輔助設施可與礦井統一考慮,生產系統與管理系統簡化,節省投資,非生產費用較低。

2、能有效利用***的工業廣場,基本滿足3.00Mt/a洗煤廠的布置要求。

3、場區地勢十分平坦,僅在東南有部分填方,鄰近派出所處存在部分挖方,土石方工程量相對較少。

4、原煤就地消化,可節省原煤汽車運輸費用。

缺點:

1、運輸管理難度大,由于汽車運輸為主產品精煤及中煤,產品相互污染的機率加大,同時受工藝條件制約產品水分增加近4%,相應增加運輸費用。

2、精煤、中煤均需二次倒運裝車,增加銷售費用。

3、從井下400m提升水源,水量的補充成為影響生產的一大因素。

4、洗煤廠受礦井生產影響,原煤可能有來源波動、不穩定。

5、工業廣場擁擠,局部生產環節能力沒有余地,制約洗煤能力的擴大。

6、工業廣場地質狀況尚未準確勘察,填方區域面積較大,而且有較長的排水暗溝等不確定因素。

二、官莊廠址方案

官莊方案是依據***方案基礎上形成的,僅做方案設計,設計能力為3.00Mt/a,入洗煤源考慮:***,仇池、干河及安沁等礦井為中央選煤廠,該廠址距***50km,距干河15km,距仇池28km,距安沁75km,入洗煤種為1/3焦煤,氣肥煤,煤層為1#、2#、7#、9#、10#、11#,整體資源豐富,地質總儲量達10.77億噸,可采儲量6.575億噸,包括***1.404億噸、干河2.682億噸、仇池2.488億噸。其中:

1#3730萬噸,占5.67%;2#15789萬噸,占24.01%;7#1365萬噸,占2.079%;9#3046.8萬噸,占4.63%;10#12791萬噸,占19.45%;11#23027.6萬噸,占30.2%。

產品為7--11級煉焦精煤,主產品可供給官莊焦化廠,也能鐵路外運;付產品為動力用煤,可鐵路外銷或進電廠綜合利用。

㈠概況

官莊廠址設在趙城工業園區,屬山西華清公司洗煤一廠及發煤站工業廠區,該區在南同蒲線東側,華清公司專用線西側,距趙城鎮2km,工業園區環區公路(尚未形成)將與霍侯一級公路相聯,廠區公路通過涵洞和天橋進入周圍公路網,交通較為便利。該廠區西高東低,廠區面貌單元丘嶺地貌,地面標高518.85~539.37m,高差21m,整個廠區分為三個臺階,形成兩高一低、中間溝壑地帶,鐵路專用線與溝底同一標高,整個廣場長約360m、寬約170m,廠區占地面積6.1萬m2。廠區內有水源井,小時涌水量150m3/h,井深80m。

該方案以***礦井原煤為骨干資源,同時考慮未來生產能力擴大,入洗仇池、干河及安沁資源,原料來源品種多,下組煤占59.10%,極難選煤比例大,因此也采用有壓重介三產品旋流器選煤工藝,為便于選址方案對照,廠房結構,走廊結構,濃縮池的形式等均采用***推薦方案。根據地形特點,原煤采用大儲煤場、槽型受煤坑給煤,精煤采用園筒倉儲存外運。(精煤為2個直徑φ21m)中煤進入落煤筒后由鐵路外運。

該方案建設總投資19264萬元,其中土建投資5706.82萬元,設備投資6991.11萬元,安裝工程2215.54萬元,其它費用4350.53萬元。

㈡工藝布置

1、工業廣場總布置

經過篩分破碎準備后的原煤,分煤種用汽車運進入劃定的原煤場區,分別進入槽型受煤坑(10×10×60),由給煤機配煤后由皮帶運入主廠房。由主廠房出來的精煤直接運至官莊焦化廠,也可以通過轉載點進入圓筒倉,倉下由皮帶直接運往精煤緩沖倉后裝車外運。精煤倉建在廠區中心的地溝內,比主廠房零平面低約10米,可最大限度提高儲存量,減少皮帶運輸高度。中煤、洗矸通過一條走廊到中煤轉載點,中煤進入落煤筒后外運銷售,矸石與煤泥在同一條皮帶走廊進入電廠,也可落地晾干外銷。整個工業廣場分為三個區即:原煤供應區,洗煤加工區,及產品裝車區,三個區相互獨立,互不干擾,各自形成環區公路,濃縮車間環溝而建,中、精煤倉依溝而立,充分利用地型特征,減少工程土方量,提高中、精、煤泥的儲量,方案充分考慮到外運銷售的不均衡性,設有煤泥晾干場,中煤落地場,精煤露天儲存場,主廠房垂直鐵路線方向布置,在整個工業廣場的最高處,地基條件好,整個廠容顯得氣勢勃蓬是理想的位置,方案將原煤場布置在地勢較高、較平坦的原發煤站,大部分地基已硬化;中、精、矸、煤泥外銷布置在目前洗煤一廠的位置,均可直接裝車外運。

2、各車間的工藝布置

⑴原煤的儲存

該方案考慮入洗原料全部經篩分破碎車間處理后的原煤,因此將原煤篩分破碎車間全部設在井口,將原煤中的+50mm的矸石與礦井矸石就地處理,可減少3--6%的矸石量,減輕公路運輸的壓力,減少運輸費用。原煤進廠后,劃分為兩個區,即高硫區、低硫區(也可以視為2#煤區、11#煤區),根據各礦井煤質特征,可分別入洗,也可以配煤入洗,分別進入受煤坑。

⑵主廠房

與***方案相似,選用設備先進,工藝合理的重介,浮選加壓過濾,及隔膜壓濾回收煤泥全部集中在一個模塊式車間內減少廠房建筑體積適應高產高效要求。

⑶產品儲存

①精煤:通過皮帶直接進入官莊焦化廠,也可以通過轉載點進入園筒倉儲存,倉下由皮帶外運裝車,或者直接落地,汽運到趙城發煤站外運。

②中煤:通過皮帶直接進落煤筒儲存,倉下皮帶外運裝車,也能落地地銷,或返回電廠配煤。

③矸石、煤泥:直接通過皮帶進入電廠,也能落地汽運。

⑷裝車站

本方案外銷渠道較多,可直接到用戶,也可裝車外運或汽運地銷。

3、其它工程

⑴給排水:

廠區內有涌水量為150m3/h的水源井,可滿足洗煤生產、生活、消防需要。Q=1500m3/d

⑵電器:工作負荷等同于***。

4、主要建筑物

⑴主廠房:1座65×35×20m

⑵原煤受煤坑:1座10×10×60m,V=6000m3

⑶精煤倉:2座直徑φ21m、V=1800m3

⑷中煤落煤筒:1座直徑φ8m、V=1200m3

⑸濃縮池:3座直徑φ21m

⑹精、中煤裝車緩沖倉:各1座9×9m、高h=15m。

⑺棧橋:全廠共長1045m,地上鋼桁架,砌體結構,鋼筋砼框架,地下鋼筋砼箱形框架。

⑻原煤篩分破碎,設在各礦工業廣場。

㈢廠址選擇整體評價

官莊廠方案,洗煤廠工業廣場占用了趙城工業園區提供的4#位置,占地面積6.1萬平方米,整個廠區兩側都有鐵路,整個廠區呈“”形,中間有深13m、寬70m的溝壑,對洗煤廠布置十分有利。

優點:

1、該方案為中央選煤廠,具備中央選煤廠的一切特點,原料來源豐富,產品結構適應性強,調節能力大,周圍資源可靠,有干河、仇池、安沁等礦井,為洗煤廠進一步擴大規模創造了條件。

2、由于廠址與用戶毗鄰,與鐵路一體,能形成產銷一體化優勢,減少成本費用。

3、廠區地形特殊,兩邊凸平,中間低凹,僅有西北方向少量土方工程,可因地制宜,節約投資。

4、當地水資源豐富,可就地應用。

5、沒有自然災害威脅,且排水方便。

缺點:

1、運輸費用較高,運輸原煤中有矸石、煤泥量相應使運輸費用增高。

2、管理、后勤服務系統復雜需單獨設立,所有輔助設施都要重新建設,增加基建投資。

3、需租用華清公司專用線、土地等,雖然目前外部環境較寬松,但仍然增加了成本費用。

4、運輸環境較復雜,目前開發區公路尚未形成,不可靠因素多,影響洗煤廠正常運行。

三、***方案與***方案比較

㈠技術比較

㈡經濟比較

由以上經濟和技術比較可見,兩址籌建300萬噸選煤廠,在技術上都是可行的,從投資規模上看,***方案比官莊少450萬元,從生產總費用比較來看,***方案明顯優于官莊方案,每年少支出費用1554.08萬元。但有以下幾點不確定因素:

1、***工業廣場地質勘察不清,復雜的地質條件會導致投資增加。

2、***工業廣場有大量的現有建筑,工程量較大,也會導致投資增加。

3、方案比較沒有考慮精煤就地銷售給官莊焦化廠。

附:

1、選煤最終產品平衡表

2、兩方案總投資對照表

3、兩方案生產費用變化對照一覽

4、主要經濟技術指標一覽表

5、原則工工藝流程圖

6、***工業場地總平面布置圖

7、**方案工業廣場總平面布置圖

8、***、**、**礦井分煤層儲量情況

選煤最終產品平衡表

附表:

兩方案總投資對照表

單位:萬元

兩方案生產費用變化對照表

單位: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