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 全面提高法律素質言

時間:2022-02-16 06:54:00

導語:加強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 全面提高法律素質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 全面提高法律素質言

“三五”普法期間,在區普法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我們堅持依法辦校,依法治校,認真抓好法制宣傳教育,在青少年的法制宣傳教育方面,形成了富有成效的法制教育特色,收到明顯的效果,促進了我系統兩個文明建設的發展。五年來,全系統在職教職工三千多人,中小學生近四萬人,基本達到無犯罪行為發生,無矛盾激化現象,無“”癡迷者和反彈者。四個單位被評為區“三五”普法先進單位,我委被推薦為市“三五”普法先進單位,我區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99年受到團中央等國家九部委的表彰。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區普法領導小組的正確指導,得益于五年來的法制教育。

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是全面貫徹落實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是加強民主與法制建設的一項戰略任務。“四五”期間,我們將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以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區普法領導小組的指導下,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通過多種學習渠道和宣傳教育活動,保持和鞏固“三五”期間的豐收成果,提高廣大教職工和青少年法制觀念,增強依法治校的自覺性。保持我系統全體人員的法律教育和法律意識走在全區的前列。主要做好“四點”:

1、夯實支撐點,加強教師的法律教育和建立一支強有力的法制宣傳教育骨干隊伍。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他們不但是法律的執行者,更是法制教育的宣傳者和示范者。加強對教師的法律宣傳教育,對搞好我系統人員的普法工作,特別是青少年的法律教育工作非常重要,我們在搞好其它法律條規學習的同時,重點加強與教師密切相關的《教育法》、《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文件的學習,廣泛開展法律知識競賽等寓教于樂活動,增長法律知識,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

法律的宣傳和普及,建立一支強有力的法制宣傳教育骨干隊伍,對搞好法制教育工作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將組成由各學校政教處、團委、少先隊、政治教師、班主任和社區教師為主體的法制教育骨干隊伍。狠抓骨干隊伍建設,為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繼續堅持分析例會和學習制度,即:教委每月一次政教處主任例會、每周一次社區老師例會。學習教育理論和有關法律知識,交流經驗,研討案例,請有關專家講課、輔導等,以提高骨干隊伍的法律水平和工作能力,。

2、找準切入點,全面推動中小學法制教育進課堂。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場所,也是青少年開展法制教育的主陣地。在對學校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中,我們將開展以下工作:

一是教委每學期制定法制教育工作計劃,將法制教育的工作納入各校政教處學期工作計劃,負責組織實施法制教育工作,法制教育課列為學生的必修課納入課時,并在每月用班會、隊會或團課的時間,安排一次法制教育課,實施系統的普法教育。為更好地推動法制教育進課堂,我們將繼續選擇1-2所學校為試點學校,為青少年法制教育提供更富有成效的經驗。

二是堅持建立教育基地和聘請法律副校長制度。“三五”期間,各校廣泛地同司法、部隊等單位開展共建、共育活動,建立教育基地。在區普法領導小組的關心下,所有中小學聘請了法制副校長,每學期作輔導報告二次,開現身說法演講會一次,使法制教育活動生動、活潑,富有實效。“四五”期間,我們仍將繼續堅持這一好的做法。

3、抓住重點,認真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是我國全民法制教育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戰略目標的迫切需要。加強對他們的法制教育是我們普法工作的重點。

一是學校以外時間,以社區為依托。社區比之學校有著更大的覆蓋面,發揮社區的教育功能,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是對青少年在校時間的重要補充和延續。學校放假時,青少年由學校涌入社會。一方面,學生與社會接觸機會增多,容易受到社會不良影響;另一方面學生的鑒定景體由學校轉移到社會和家庭,容易出現管理空檔。因此,我們繼續為每個街鎮派駐了1-2名專職社教老師,負責社區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在學校放假之前,及時召開社區教師會議,專題研究和部署假期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搞好教育管理工作的銜接。在假期開始時,以居委會為單位,舉辦青少年法制教育培訓班,組織青少年學習有關法律法規,觀看法制教育錄像,進行法律知識考試,并將學法的表現和成績反饋到學校和家庭。另外,與街道共辦“家長學校”,爭取家庭教育的積極配合,使法制教育有的放矢。

二是把握法制教育時機。在國家重要法律法規頒布時,把青少年學習法律和宣傳法律結合起來,組織他們出法制宣傳黑板報、寫法制宣傳標語等活動,使之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三是協同有關部門嚴格控制桌球、電子游戲機、網吧等游藝場所對學生的干擾,堅決查黃堵黃,使法制教育形成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4、抓好難點,加強對問題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問題青少年是法律宣傳教育的難點。由于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使他們的人生觀和性格發生扭曲,出現違法苗頭和不軌行為,如不能及時對其進行法制教育,極有可能走上犯罪道路。我們將重點加大對問題青少年法制教育:一是加強組織領導,保證法制教育工作扎實持久。各學校要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問題青少年”工作小組,并在幫教活動中,做到“四個定期”、即:定期家訪、定期開展談心活動、定期與班主任交換意見、定期向社區管委會了解情況。二是繼續實行網絡三級管理。即:將有輕微違法犯罪行為的問題青少年列為一級轉化對象,在學校領導小組的直接指導下,由教師、學生家長、街道、派出所組成轉化小組進行教育挽救;有嚴重違紀、長期曠課、打架斗毆、逃學出走等不良行為的問題青少年,被列為二級轉化對象,其轉化工作由學校政教處與年級組負責;三級轉化對象歸班主任進行教育幫助。確保無犯罪青少年。

加強法制教育,進行法制宣傳,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戰略目標的迫切需要,我們堅信: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實施“四五”普法規劃,我區公民的法律意識得到進一步增強,普法工作將取得更大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