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當做“政策通”

時間:2022-12-03 04:48:00

導語:領導者當做“政策通”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領導者當做“政策通”

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各級領導同志務必充分注意,萬萬不可粗心大意。”同志的這一論斷,深刻揭示了掌握政策對于做好領導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它告訴人們,掌握政策是各級領導干部的基本功,各級領導干部應當努力成為名副其實的“政策通”。

確實,黨的工作往往具有很強的政策性。把握不好政策,或者在貫徹政策中走了樣,不僅做不好工作,而且會產生嚴重的后果,給黨和人民的事業造成損失。一些人在工作上犯錯誤、走彎路,與在理解和把握政策上出現了偏差不無關系。因此,理解好、把握好、運用好政策,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信訪工作就是一項政治性、政策性很強的工作。張云泉在江蘇省泰州市信訪局的崗位上默默工作20多年,處理了成千上萬的信訪案件,無一差錯。其原因除了他有著堅定的黨性、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還在于他對黨的各項政策學習理解得好、把握運用得好。在群眾送給他的諸如“張青天”、“鐵頭局長”、“政策通”、“鐵嘴”、“流動黨校”等多種樸實無華的稱號中,“政策通”這個稱呼就非常值得廣大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學習。

時下,有些黨員干部政策意識不強,對政策學習不夠,有的甚至成了“政策盲”。他們對上門辦事的群眾,或者不分青紅皂白,一概拒之門外;或者語焉不詳,幾句大話打發了事。對群眾提出的一些要求,他們則要么麻木不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要么不加分析,一味答應下來。其實,對于群眾遇到的問題、提出的要求如何看待和處理,能不能解決和如何解決,并不是由個人說了算,而是看政策是否允許,條件是否具備。現實生活中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有的干部做工作的熱情不能說不高,投入不能說不多,但實際效果卻不明顯,群眾仍然有意見。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真正按黨的政策辦事。因此,做一個“政策通”,有利于正確履行職責,提高工作效率。

怎樣才能做一個“政策通”呢?當然首先應當學習政策、吃透政策。對于黨員干部來說,政策就是開展工作的行為準則,工作水平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策水平的高低。對黨的各項政策學習得透徹、掌握得準確,可以增強處理問題的能力,工作起來就會游刃有余。學習政策,表面看是學習文件、讀書看報,其實是補充營養、苦練內功。要讓群眾“問不住”,就需要勤于學習;要讓困難“難不住”,就需要勇于探索。學習文件有時會是枯燥的,但越是這樣越要鉆進去。對黨的方針政策,要掌握精髓并熟記在胸,以便及時運用。

做“政策通”,還應當注重實踐、勤于思考。黨的政策是用來指導和推動黨的工作的。掌握政策,并不僅僅是為了熟悉一些政策條文,也不能滿足于“紙上談兵”,而應著眼于運用政策去推動工作和事業的發展。當工作打不開局面時,當面對重重困難時,善于從政策中找方法,往往能夠開辟新的天地。在工作中運用政策指導實踐、解決問題,這本身就是一個學習政策、掌握政策的過程。學中干、干中學,會學習得更深入,感受得更深刻,掌握得更扎實。同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政策也在不斷調整和完善。只有勤于思考、善于總結,才能為完善政策和制定新的政策提供依據。做這樣的“政策通”,有利于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有利于推動黨的工作的創新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