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才能后來居上

時間:2022-12-04 02:01:00

導語:科學發展才能后來居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欠發達地區盡快改變落后面貌、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選擇。地處河北省西北邊緣壩上地區的康保縣,雖然開放較晚、基礎較差,但近年來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不斷加快。實踐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欠發達地區只有堅持科學發展,才能從根本上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

解放思想,創新發展思路。推動科學發展,首先必須不斷解放思想。對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來說,加快發展的關鍵在于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打破思想桎梏,創新發展思路。結合河北省“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省”的奮斗目標,康保縣在全省發展大局中科學定位,以寬廣的視野、開放的思維謀劃發展,立足于自身優勢,積極探索“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特色產業規模化”的發展之路。

培育產業,提供發展支撐。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必須充分開發和利用資源優勢,培育壯大特色產業。壩上地區之所以普遍存在“農業弱質、工業腿短、財政拮據”的突出問題,主要原因是工業發展滯后,經濟社會發展缺乏強有力的產業支撐。盡快擺脫這種狀況,需要把工作重心轉到發展特色支柱產業上來,依據自身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壯大新興產業。當前,壩上地區正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從外部看,環渤海地區正在成為我國經濟的重要增長極,需要內陸腹地的有力支撐;壩上地區吸引生產要素的能力不斷增強,發展空間不斷拓展;中央繼續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扶持力度。從內部看,經過多年發展,壩上地區的生態成果正轉化為經濟資源,特色農業逐步形成規模,資源優勢和發展潛力日益凸顯,為后來居上創造了條件。借助良好機遇,立足縣情實際,康保縣重點發展風電、太陽能、煤炭、礦業、畜牧加工、生態旅游等六大支柱產業,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維護生態,追求發展持續。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的基本要求。壩上地區地域廣闊,生態良好,擁有豐富的經濟資源和人力資源優勢。為了避免資源浪費和盲目開發破壞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康保縣實行綠色環保審批準入制度,大力扶持綠色環保產業,目前已引進一批太陽能和風力發電項目。到“十一五”末,全縣風力發電將達到50萬千瓦,綠色環保能源開發初步形成規模。同時,積極投資建設生態工程,僅綠色無公害蔬菜一項就達17.1萬畝,年產值3.1億元。

提高能力,取得發展實效。欠發達地區肩負著既要補課跟上、又要趕超躍起的雙重任務,這就需要各級干部把強烈的責任意識轉化為抓好工作落實的能力,真正取得發展實效。一是加強團結。把團結作為一種能力來提高、一條紀律來遵守,齊心協力推進工作開展。二是健全機制。實行“一個產業、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責任制,把目標任務分解量化,明確工作標準和完成時限,嚴格考核獎懲,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無縫責任鏈。通過年初“建賬”、年內“查賬”、年底“要賬”,促進責任落實。三是改進作風。堅持“一線工作法”,問題在一線解決,經驗在一線總結,思路在一線完善。同時,把改善民生作為黨員干部的為政之首、成事之本,著力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體現到改善民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