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繼續解放思想
時間:2022-03-06 05:52:00
導語:必須繼續解放思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的發展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決定我們必須把發展的新起點同時作為解放思想的新起點,以新的思想解放,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
(一)解放思想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實踐在發展,事物在發展,人們的思想也必須向前發展,解放思想應該成為人們思想的常態,什么時候僵化了,什么時候就要犯錯誤了。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說:“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還需要繼續奮斗十幾年,基本實現現代化還需要繼續奮斗幾十年,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則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斗。”尤其是在當前我國社會轉型期,即由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的轉型期,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型期,由封閉半封閉社會向對外開放社會的轉型期,機會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許多新事物需要我們去認識,許多新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許多新矛盾需要我們去處理,我們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只有這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越走越寬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才能越來越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才能越來越興旺。
(二)解放思想要努力進行理論創新、體制創新、科技創新和各方面工作創新
解放思想、要著力推進理論創新和觀念更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精髓,它貫穿于這一理論的各個方面,又貫穿于這一理論形成和發展的全過程。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它既是我們將近30年理論創新的成果,又要求我們以不斷創新的態度去對待這一理論成果。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些重大問題,始終是需要我們著力解決的根本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只有緊緊圍繞這些重大基本問題解放思想,才能扎實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發展,才能有效從全局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發展,才能從根本上統一全黨全國人民的思想,形成和發展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在新世紀新階段,尤其要重視圍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去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號召我們:“全黨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把全社會的發展積極性引導到科學發展上來,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
解放思想要著力推進體制創新。體制創新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分析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時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同時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改革攻堅面臨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發展、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扎實貫徹,同時民主法制建設與擴大人民民主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政治體制改革需要繼續深化。”在論述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時,他又強調“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等等。一切改革都以理論創新和觀念更新為前提,而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創新理論和更新觀念。
解放思想要著力推進科技創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同志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文選》第一卷,第432頁)科技要創新,必須鼓勵科技人員大膽解放思想,樹立敢為人先、勇攀高峰的觀念;必須更新科技管理思想,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必須更新科技發展思路,提高科技領導工作水平。
總之,以理論創新為思想基礎,以體制創新為強大動力,以科技創新為關鍵環節,全面推進各方面工作創新,是新世紀新階段解放思想的新要求,如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所說:“要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
(三)解放思想的關鍵是尊重實踐尊重群眾
尊重實踐,就是要鼓勵人們勇于實踐,敢試敢闖,在實踐中不斷開辟認識真理的道路。鄧小平說:“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372頁)試驗和探索中犯了錯誤也不可怕,只要不是違法亂紀,總結經驗就是了,該改正的改正,該完善的完善,該修補的修補,不要把人家一棍子打死。民主是解放思想的一個重要條件,沒有政治上的民主化便不可能有思想上的科學化。要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個觀點,一種思路,一個辦法,是否正確,要由實踐作結論,“拿實事來說話”,不要搞抽象爭論,不要動不動就拿本本來,動不動就“想當年”。凡是實踐證明是正確的東西,就堅持,不管有什么非議,不管有什么干擾,都要做到像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所說的,“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
尊重群眾,就是要代表人民的利益,反映人民的要求,傾聽人民的呼聲,為人民鼓與呼。像鄧小平說的那樣,把“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考慮一切問題的出發點、落腳點。尊重群眾還要求重視總結人民群眾的經驗和創造,這是解放思想、不斷創新的源頭活水。鄧小平在談到農村改革的時候說:“農村搞家庭聯產承包,這個發明權是農民的。農村改革中的好多東西,都是基層創造出來,我們把它拿來加工提高作為全國的指導。”他又說:“農村改革中,我們完全沒有預料到的最大的收獲,就是鄉鎮企業發展起來了,突然冒出很多行業,搞商品經濟,搞各種小型企業,異軍突起。這不是我們中央的功績。……如果說在這個問題上中央有點功績的話,就是中央制定的搞活政策是對頭的。”(《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382頁、238頁)我們要自覺地從人民群眾中吸收營養而使自己的思想永遠富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