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質監局監管工作報告

時間:2022-03-12 02:41:00

導語:市質監局監管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質監局監管工作報告

近年來,市質監系統努力踐行“*”重要思想,認真履行職能,在各級領導的指導和相關部門配合下,從源頭嚴把食品質量安全關、特種設備安全關和打假責任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目前我市產品質量問題仍很突出,假冒偽劣屢禁不止,安全隱患依然存在。為了切實維護市場秩序,保障人民群眾人身財產安全和保護廣大企業、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全市產品質量整體水平不斷提高,現就進一步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報告如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做好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責任感

質量安全工作歷來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人民群眾十分關切的大事,市委、市政府近年來一直把打假治劣作為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重點。產品質量不僅關系到廣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更關系到我們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稍有疏忽,消費者的健康安全將受到威脅,人民群眾將喪失信心,國家和政府的形象也將受到損害。加強質量安全監管,是為黨分憂、為民解難,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具體體現。只有抓住生產源頭,才能解決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才能扭轉產品質量不高、競爭力差及假冒偽劣問題,才能使老百姓安心、黨和政府放心。因此,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和廣大企業要從實踐“*”重要思想的高度,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進一步增強自覺性和主動性,采取果斷措施,切實把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二、突出重點,有的放矢,增強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針對性

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要有針對性做好食品質量安全、特種設備安全和嚴格落實打假責任等重點工作。

1.重點做好食品質量安全工作,切實加強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確保獲證產品和企業不出問題,努力遏制一般性質量安全事件的發生,真正把食品安全民心工程變成食品安全放心工程。

2.重點做好特種設備安全工作,強化對特種設備重點場所、重點設備的重點監控,加大監督檢查力度,進一步完善動態監管長效機制;開展現場監察,制定現場安全檢查考核辦法;加大對公眾聚集場所使用的特種設備的監控力度,查出違法使用的要堅決予以取締,查出事故隱患,要及時督促限期整改,消除死角,堵塞漏洞,切實防止群死群傷等重特大事故的發生,力爭杜絕特大事故,遏制重大事故,減少一般事故。

3.嚴格落實打假責任,深入開展打假治劣,努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要進一步突出重點行業、重點產品、重點區域,加大打假工作力度。不斷完善對制假行為早發現、早查處、早控制的責任機制,建立健全重要案件和區域質量問題報告制度,加強督查督辦工作,嚴格責任追究。

三、明確責任,多方聯動,增強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有效性

1.從源頭嚴把食品質量安全關。

各級政府要統一領導、協調本地區食品安全監管和整治工作,對本地區食品安全工作負總責。各級政府的主要負責人分別對本地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組織貫徹執行有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將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列入政府工作重要日程,加強對轄區內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機制;建立和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明確政府、各有關部門領導和有關人員的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并定期對食品安全監管責任人進行考核;制定本地區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建立應急救援體系,及時組織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督促各有關部門依法履行食品安全監管職責,協調、解決有關部門在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將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制定產業發展政策,引導企業向規?;?、集約化發展;提供和創造必要條件,保障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正常開展。

市、縣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對食品生產企業進行等級劃分。根據企業生產條件、質量管理能力、檢測能力、誠信記錄和產品質量安全狀況等,將企業劃分為ABCD四類。并按照有關規定實施分類監管。要全面推行“三員四定”(三員:即監管員、信息員和協管員;四定:即定區域、定任務、定人員、定責任)和“兩書一報告”(即各級質監局要簽訂責任書、企業要簽訂質量承諾書并定期向當地政府報告食品生產企業的質量狀況)的責任制度,加強對食品生產加工環節質量衛生狀況的日常監管。對企業產品標準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對食品生產企業的原輔料臺賬、生產加工及檢驗情況進行檢查;加強對生產企業產品質量的抽查;嚴格實行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通過巡查、回訪、年審等措施加強對獲證企業后續監管工作;及時向衛生、工商部門通報食品生產許可證發放、吊銷、注銷等情況。要認真搞好食品“百千萬”專項整治行動,打擊取締食品非法加工窩點、小作坊。摸清全市(縣)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狀況,全面建立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檔案,實現以信息化管理為主要手段的食品生產企業動態監管電子檔案。

企業要履行食品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增強法制觀念,爭做守法經營的典范。在企業內部積極進行質量管理活動,開展標準化、計量、質量管理等基礎知識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員工素質。不斷推廣先進的生產加工工藝,淘汰落后的加工工藝,生產和研發的產品符合產業政策,有利于節能、節約資源和可持續發展。切實履行生產者的義務,依法組織生產,不使用非食品原料生產和加工食品;不使用非食品包裝材料包裝食品;不濫用或過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等。講誠信,不欺詐,不偽造和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生產的產品不摻雜摻假、以次充好、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品。完善企業自檢手段,提高企業自檢能力,做到產品質量不檢驗合格不出廠。積極配合質監部門對企業和產品的監督檢查工作,不以任何理由拒絕質監部門對企業和產品質量進行的監督檢查。積極主動地舉報其他企業的違法行為,協助質監部門做好執法打假工作。

2.從源頭嚴把特種設備安全關。

各級政府要統一領導特種設備安全工作,支持、督促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依法履行安全監察職能,及時協調,解決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中存在的重大問題采取有力手段督促和幫助消除事故隱患。并按照《安全生產法》和《條例》的規定,定期研究分析特種設備安全形勢,協調有關部門開展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

市、縣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依據《安全生產法》和《條例》,負責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履行安全監察職能。要建立特種設備安全責任制,層層簽訂責任狀,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工作局面。要實行定期報告制度,定期將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工作向當地政府匯報,發現重大事故隱患要及時報告當地政府,取得當地政府的支持和幫助,及時消除隱患。

特種設備的生產(含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使用單位和個人,應當建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崗位安全責任制度和特種設備技術檔案,具備規定的生產、使用條件,符合扶術規范的安全質量要求,其作業人員和管理人員必須考核取得特種設備作業證書。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的法人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安全法律責任。企業要自覺形成自我約末機制,將安全管理制度和責任落到實處。

3.從源頭嚴把打假責任關。

各級政府都要成立打假治劣工作領導小組,明確政府主管負責人;適時組織各有關部門依法采取措施,制止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違法行為;加強對產品質量工作的統籌規劃和組織領導,引導、督促生產者、消費者加強產品質量管理,提高產品質量。

市、縣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依法查處本轄區違反標準、計量、質量、特種設備等法律、法規的行為,組織打擊假冒偽劣產品違法活動;協助和參與上級部門組織的跨部門、跨地區案件的查處,組織開展打假專項檢查和聯合行動,受理質量技術監督案件的投訴、舉報,承辦上級部門交辦、轉辦的案件;按照上級部門和當地政府的要求,與有關部門共同開展打假工作,具體實施或參與對本轄區重點產品、重點市場、重點區域的治理整頓工作;向當地政府和上級部門報告本行政區內發生的制假售假問題。建立和完善執法打假協管員制度,積極開展對企業、消費者的定期巡訪工作;建立“打防”、“打扶”、“打幫”相結合工作機制,廣泛開展服務企業活動,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作用,對制假售假行為及時曝光。

企業必須遵守《產品質量法》和有關法律法規,不斷增強質量責任意識,強化企業法人對產品質量安全的第一責任。企業生產加工產品必須具備保證產品質量安全的生產設備、工藝裝備和相關輔助設備,具有與生產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熟練技術工人和質量工作人員,必須建立健全內部產品質量管理制度,嚴格實施崗位質量規范、質量責任以及相應的考核辦法。禁止在生產銷售的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企業不得拒絕產品質量監督部門依法組織的監督檢查。積極主動地舉報其他企業的違法行為,協助做好打假治劣工作。大力推進質量興企和名牌戰略工作,積極爭創名牌、免檢產品,進一步提升的擴大我市企業及其產品的知名度和信譽度,提高其無形資產、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有效促進全市經濟的發展。

以上報告,如無不妥,請轉發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