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課教學貫徹十七大精神工作報告
時間:2022-01-30 03:13:00
導語:思想品德課教學貫徹十七大精神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讓十七大精神進入教師頭腦
教師是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軍,是貫徹十七大精神的有力推動著之一,教師對十七大精神的把握,將直接影響到十七大精神進入課堂、潛意識于青少年思想行為的效果。因此,教師自身必須率先學習和研讀十七大報告,通過自學、討論、交流、寫學習筆記與寫心得體會等形式,深入研討和全面把握十七大精神的主旨。教師只有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才能為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貫徹十七大精神奠定良好基礎。
二、把十七大精神與教材相結合
教師在授課時可從自的身學科特點出發,有機貫徹十七大精神,有意識地把十七大精神與教材內容相結合,把十七大精神滲透到各部分內容的教學之中。如在思想品德教學中:
(一)在十七大召開之際,每節課用前幾分鐘給學生簡介十七大召開情況,并編寫課前頌言,課前組織教學中要求學生集體誦讀直到熟練背誦。在10月15日——21日之間,我給學生歸納的頌言為:喜慶十七大——大會主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觀,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而奮斗。在黨的十七大勝利閉幕后,本人每節課結合課本內容,結合十七大報告,給學生編寫課前頌言,如: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還有:科學發展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指導思想。等等,這樣,使十七大精神主旨進入學生頭腦,讓學生熟知十七大精神。
(二)在九年級《思想品德》第三課《認清基本國情》的教學中,就能很恰當的利用十七大報告第三部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中的內容:“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呈現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主要是: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同時生產力水平總體上不高,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強,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初步建立,同時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改革攻堅面臨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同時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趨勢還未根本扭轉,城鄉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還有相當數量,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難度加大;協調發展取得顯著成績,同時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滯后的局面尚未改變,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任務艱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發展、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扎實貫徹,同時民主法制建設與擴大人民民主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政治體制改革需要繼續深化;社會主義文化更加繁榮,同時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趨旺盛,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同時社會結構、社會組織形式、社會利益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社會建設和管理面臨諸多新課題;對外開放日益擴大,同時面臨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上占優勢的壓力長期存在,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得風險增多,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要求更高。
這些情況表明,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不懈努力,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但我國仍處于并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當前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具體表現。”向學生介紹我國的基本國情,結合課本內容及我國現狀,使學生認識到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三)在九年級《思想品德》課本P35“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和P37“黨的基本路線”的教學中,就能自然而然的貫徹十七大的主題。
三、用運恰當的教學方法貫徹十七大精神
當前學校教育工作要以全面貫徹十七大精神為契機,在遵循教育工作規律的基礎上,探索鮮活的教學改革,嘗試先進的教育理念,增強教學的效果與感召力。如: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通過利用“形勢教育大課堂”的資源向學生宣講黨的十七大精神,通過充分利用中小學遠程教育平臺、中國教育電視臺等讓學生感知十七大精神;通過教師布置專題探究實踐活動,讓學生利用節假日開展尋找“家鄉幾個變化”的小調查,再通過活動課演講、交流、體會、師生互動,讓學生感受“生活的變化”、“社會新氣象”、“農村新面貌”等等;再如通過互動教學法、個案法,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讓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在生命與生命的碰撞中激發情感,在生命與生命的互動對話中達成認同,堅定信念,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使十七大精神在青少年學生的思想心靈中扎根開花,踐行于青少年的日常行為活動,達到知與行的統一。
四、創造良好的校園環境,貫徹十七大精神
向學生貫徹十七大精神,讓十七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需要學校方方面面的積極配合,良好和諧的校園環境才能產生倍增效應。要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政教處、學生會、團支部、少先隊、黨組織和校園十七大精神宣講團、校園十七大精神學習小組應通過多種途徑,在校園內營造良好的氛圍,通過各種宣傳活動,組織生活會營造良好的環境,這是十七大精神進課堂,潛意識于學生思想行為的必要環節。
- 上一篇:實驗中學創建平安校園工作紀實
- 下一篇:電力局關于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匯報
精品范文
7思想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