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委六項機制學習匯報
時間:2022-02-20 09:30:00
導語:黨委六項機制學習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依照“以城帶鄉、資本共享、優勢互補、協調開展”的總體要求,環繞完成“六個順應”,積極構建六項機制,初步探究出了城鄉統籌底層黨建的新路子,為加速推進全縣城鄉統籌開展供應了組織包管。
一、順應城鄉開展新趨向,構建城鄉聯建的底層黨組織設置機制。依照有利于促進城鄉一體化、有利于黨組織和黨員發揚效果、有利于擴展黨的任務掩蓋面的準則,打破傳統單一的黨組織設置形式,探究統籌城鄉底層黨組織建立的有用路子,使底層黨組織的觸角延長到了鄉村的各個組織、財產和范疇。先后將全縣7個農業財產化水平高、財產特征分明、專業協作組織興旺、黨員人數較多的村黨支部升格為黨總支,依托蔬菜、玉器等優勢特征財產,在財產鏈樹立黨支部5個,在專業協會、協作社和財產園區設立黨支部7個。針對局部行政村天然村較多、黨員寓居渙散、參與運動不便利等實踐狀況,先后在天然村樹立黨支部12個、黨小組94個。還,積極順應鄉鎮本能機能改變后建立效勞型當局的要求,依托鄉鎮內設的“一辦二所三中間”樹立黨支部21個。在鄉村中小學積極探究“學區建總支、黌舍建支部”的設置形式,將7個學區黨支部升格為黨總支,在黨員人數較多黌舍樹立黨支部31個。
二、順應鄉村任務新要求,構建城鄉共建的村級組織運動場合建立機制。對峙把村級組織運動場合建立作為統籌城鄉黨建任務的根底工程,凸起資本整合,積極推進社會資本向鄉村轉移,完成了城鄉黨建資本的合理裝備。一是推進村級組織運動場合改擴建。出力處理局部村級組織運動場合年久掉修、房子陳腐、面積偏小的問題,加大資金籌措和投入力度,先后籌集資金800多萬元,對85個規范較低的村級組織運動場合進行了改建和擴建。二是進步村級組織運動場合標準化治理程度。依照“裝備規范化、治理準則化、運用標準化”的要求,優化房子功用結構,加大辦公設備配套,對146個村級組織運動場合進行了標準化治理和運用任務。三是強化村級綜合效勞中間建立。以資本整合為伎倆,積極拓展和延長村級組織運動場合效勞功用,經過與其它鄉村公共設備建立連系起來,一致規劃,一致建立,先后建成了集決議計劃議事、便民效勞、進修培訓、綜合治理、體裁運動“五位一體”的村級綜合效勞中間74個。
三、順應以城帶鄉新義務,構建城鄉共創的黨建示范點培養機制。發揚典型示范在統籌城鄉黨建中的主要效果,以黨建示范點創立為抓手,推進城鄉黨建任務程度進步。一是在創立目的上凸起特征化。依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要求,緊緊環繞蔬菜、玉器、草編、食醋等鄉村支柱財產和特征財產,發掘創立特征,細化創立目的,使示范點創立有特征、有目的。二是在創立方法上凸起效能化。對峙把黨建示范點創立與新鄉村建立、項目建立嚴密連系起來,留意整合項目資金,先后確定21個黨建示范村為全縣新鄉村建立示范村,14個黨建示范村為整村推進扶貧開拓或農業綜合開拓項目村,攙扶10個黨建示范村革新提拔傳統財產,真實把創立結果表現在帶動鄉村開展、促進農人增收上。三是在創立格式上凸起收集化。依照“以點連線、連線成片、整片推進、輻射帶動”的創立思緒,依托已有的黨建示范點,分地區構建起了大南河道域、榜沙河道域、山丹河道域、渭河道域等四個黨建示范群,黨建示范點帶動效應、示范效應和互動效應不時加強。
四、順應城鄉組織新特點,構建城鄉協作的聯絡和效勞群眾機制。不時立異黨組織和黨員聯絡效勞群眾的有用載體,經過建立黨組織、黨員、群眾之間的互幫合作平臺,實在讓群眾在統籌城鄉黨建任務中獲得了實惠。一是展開“百局進百村”結對幫聯運動。發揚縣直機關、事業單元組織優勢、資本優勢和經歷優勢,接納“一聯一”、“二聯一”結對的方式,將103個縣直單元黨組織與100個村黨組織結成了互幫對子,1900名機關黨員與2400多名鄉村堅苦群眾結成了幫扶對子。二是展開民情大走訪運動。積極組織展開以“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和“五進農家”為首要內容的民情大走訪運動,黨員干部經過上門入戶、交心談心、拉家常等方法,架起了黨群之間的“連心橋”。三是執行村莊“一站式”便民效勞。以建立效勞型黨組織為抓手,以便利群眾做事為目的,積極在村莊和社區履行“一站式”便民效勞,先后在15個鄉鎮遍及樹立了政務效勞大廳,5個社區樹立了便民效勞中間,263個村樹立了便民效勞點,有用進步了村莊黨組織效勞群眾的程度。
五、順應新鄉村建立新需求,構建城鄉互動的底層干部和人才活動培育機制。積極推進城村夫才資本優化裝備,拓展從城到鄉的人才活動渠道,為全縣新鄉村建立供應了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一是展開公選村黨組織書記任務。連系村級班子建立和后進村整理任務,先后3次面向社會展開了公開選拔村黨組織書記任務,經過書面考試、面試、組織調查等順序,使24名優勝者走上村黨組織書記的崗亭,為社會優異人才到鄉村發揮才氣建立了平臺。二是展開“百鄉黨建整推”任務。發揚省市掛職干部政策信息廣、思緒視野寬、常識技藝多的優勢,經過牽線搭橋,先后聯絡爭奪各類項目資金800多萬元。還,將一些項目資金重點向掛職干部地點村傾斜,為掛職干部發揮身手供應了足夠的空間和廣大的平臺。三是展開村干部“走出去”培訓。針對村干部眼界不寬、致富技藝不強的實踐,普遍展開“走出去”培訓,先后5次組織520多名村干部赴進步前輩地域和周邊縣區進修調查。
六、順應城鄉黨建新格式,構建城鄉共投的黨建經費保證機制。著眼于夯實鄉村底層黨建任務的物質根底,積極樹立“財務統籌、項目爭奪、黨費補助、底層配套”相連系的黨建經費保證機制。一是財務統籌。樹立了“百萬資金抓黨建”的財務投入機制,縣財務每年預算100萬元作為鄉村底層黨建任務專項經費,用于村級組織運動場合改擴建、添加村干部待遇、鄉村黨員干部培訓、黨建示范點建立等任務。二是項目爭奪。結實樹立“項目黨建”的理念,把抓項目標任務辦法引入底層黨建任務中,先后爭奪項目建成了城關鎮渭北社區綜合樓和灘歌鎮黑殿、馬力鎮北順等8小我才培訓基地。三是黨費補助。加大縣管黨費對鄉村黨建任務的投入力度,縣上每年從縣管黨費中拿出25萬元充分到鄉村底層黨建專項資金中,首要用于重點任務“以獎代補”、黨內關心和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等方面。四是底層配套。縣上把強化底層配套作為鄉鎮黨委書記抓黨建任務責任制的主要內容,經過樹立抓投入、保經費的任務責任機制,為底層黨建重點任務供應了足夠的經費保證。
- 上一篇:社會中介服務實施意見
- 下一篇:黨報黨刊發行大會領導發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