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委領導班子個人述職報告
時間:2022-05-28 11:23:28
導語:黨委領導班子個人述職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經濟發展方面
2014年,預計全團實現生產總值7.46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一產增加值5.72億元,同比增長13.6%,二產增加值0.52億元,同比增長21.98%,三產增加值1.22億元,同比增長2.1%。產業結構調整為76.7:7:16.4。二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為23.3%。全團人均生產總值3.33萬元;農業一線承包職工職均收入3.2萬元;預計農牧工家庭人均純收入1.51萬元,比上年增長15%。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6億元。預計實現利潤529萬元。
種植業棉花受氣候影響減產。全團農業單位種植面積26.83萬畝,其中:棉花24萬畝、番茄4491畝、青貯6738畝、葡萄9628畝、苜蓿1179畝、其它作物1273畝。全團棉花鑒定總產8.93萬噸,實收總產7.53萬噸(含混種作物套種棉花產量),總產比上年的9.4萬噸減少1.9萬噸,總量減少20%。平均單產312公斤,比上年的380公斤減少68公斤,減產17.8%。
林果業面積不斷擴大。深化林權改革,全團非公有制林業面積達到31756畝。全團完成春季造林面積8595畝。其中常規造林2076畝、防護用材林建設3519畝,荒漠區栽植梭梭175萬株、面積3000畝。全團樹木平均成活率達85%以上,順利通過檢查組的驗收。2014年完成秋整林床900畝,秋季植樹200畝。全團耕地林木覆蓋率達到17.8%,森林覆蓋率29.52%。全團9628.96畝葡萄,總產5719噸,其中鮮食葡萄2849.3畝,總產5165噸,釀酒葡萄6779.66畝,總產554噸。銷售葡萄4300噸,實現產值1458萬元。
畜牧業發展穩步推進。全團年末牲畜存欄4.87萬頭(只),牛存欄0.48萬頭,其中奶牛0.38萬頭,牛奶總產1.2萬噸,豬存欄2.23萬頭,羊存欄1.78萬只。全團年出欄牲畜5.85萬頭(只),其中:豬出欄4.48萬頭,牛出欄0.17萬頭,羊出欄0.8萬只,禽蛋總產93噸。畜牧業實現總產值1.5億元。
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全團農業機械總動力3.2萬千瓦,農機更新總投資540萬元,更新購置大中型拖拉機112臺、大中型配套農具150臺(架),改制機具200臺(架)。全團農業機械化水平達到90%以上。
棉花加工質量明顯進步。團場投資3700萬元對機采棉加工廠實施技改,其中軋花機171型5臺,新建廠房2750平方米,更換打包機3臺,新增堆花地坪5.5萬平方米。加工廠共收購籽棉7.53萬噸,加工皮棉3.25萬噸,皮棉公檢率100%,入儲率98%,平均等級2.4級,比上年提高1.1個等級,實現每公斤籽棉加工利潤0.8元以上。
國有資產管理進一步加強。現有招商引資及對外投資的企業及項目六個,長期股權投資合計2170余萬元。加強管理,全年收回企業欠款及資金占用費1600余萬元,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3500萬元。
二、促進職工多元增收
勞動力轉移就業扎實開展。全團實現穩定就業500人,完成任務數的100%,其中安置就業人員從事第二產業500人。勞動力轉移從事二產302人,完成任務數的100.1%。其中:開發區就業76人,團場內部轉移就業226人。
小額擔保貸款推動職工創業。與市擔保公司共同合作,23名下崗失業人員辦理了貸款手續,發放貸款115萬元。
農工合作社發展積極推進。舉辦農工專業合作社培訓班,培訓230人。興辦養殖專業合作社10個,養殖有限公司1個,入社職工118人,新增養殖圈舍38棟2.33萬平方米,投資1055萬元,新增存欄豬2257頭,肉牛490頭,羊2542只,禽1.5萬羽。
職工轉移性收入全面落實。落實國家補貼政策,全年發放農機補貼550萬元、棉花、小麥、玉米良種補貼301.3萬元、小麥糧食直補229.8萬元,落實農業保險理賠1637萬元,其中:小麥4萬元,玉米112萬元,番茄95萬元,葡萄53萬元,棉花(風災)171萬元,棉花(雹災)1200萬元。深入調查研究,積極爭取保險公司、民政部門和上級黨委的資金支持,研究制定措施,落實好棉花生產補貼政策。
職工多元增收積極推進。召開多次職工多元增收工作促進會,組織基層干部赴十三師、六師軍戶農場觀摩學習,促進職工多元增收工作的開展。幫助職工和未就業人員走“退一、進二、進三”的道路,開辟多元增收渠道,“消除一元戶,普及二元戶,強推三元戶,重獎四元戶”。下達我團職工多元增收任務每個職工3000元,全團職工6477人,年增收任務1943萬元。初步統計,全團職工平均每季度多元增收600萬元,全年增收2400萬元,超額完成下達的任務指標。
三、辦好民生實事
保障性住房建設穩步推進.新建保障房635戶,其中新建公租房152戶,建筑總面積4.9萬平方米。預計建筑業實現增加值1700萬元,團場城鎮化率達到68%。
危舊房屋拆除力度加大。下達拆除危舊平房任務1100戶。團場實際拆除危舊平房1616戶,其中:鎮區拆除700戶,農業連隊拆除916戶,完成下達任務的146.9%。
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依托項目資金支持,重點對桃花鎮4#、8#、10#和紅光鎮6#小區實施配套建設,完成混凝土道路15公里,露天停車位820個,綠化面積15.6萬平方米,并將小區內道路、廣場全部安裝上路燈。鋪設供暖管網4224米、供水管道5200米,排水9206米。紅光鎮區新增20噸供暖鍋爐一臺,新建換熱站2個。
民生實事進一步落實。紅光鎮醫院門診樓、敬老院項目按期竣工,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的桃花鎮老年活動中心交付使用,投資348萬元的249戶農房改造工程項目全部完工,兩鎮區加氣站和天然氣入戶工程部分用戶投入使用。
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全面完成。年初計劃固定資產投資1.7億元,實際完成9個項目,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6億元。預計民生支出占預算支出比重達到93%,同比增長1.2%。
四、加強管理增收節支
促進資源占有相對公平。團場基本承包戶定額地和經營地面積25.62萬畝,其中,定額地承包面積22.37萬畝,畝均收費233元。經營地承包面積2.42萬畝,經營地畝均收費415元。全團農戶聯保、小額貸款1.76億元,職工生產資料自理率100%。
預算管理進一步強化。全面清理應收帳款2.34億元,完成計劃的99.2%。加強預算執行過程的控制和監督,嚴格執行“一總兩分”的財務管理制度。“三公經費”同比減少20%,財務費用同比減少150萬元。堵塞漏洞和虧損源,減債壓貸7500萬元。
大宗物資采購公開招標。幼兒園活動器材、加工廠技改檢修材料、物業站冬季供暖用煤、水管站新增滴灌首部等8項大宗物資采購公開招標,累計節約資金187萬元。
農副產品公開競價銷售。召開棉花副產品招標會9次,銷售棉籽3.73萬噸、不孕籽1536噸、輕彈棉70噸、下腳料1622.7噸、短絨3690.941噸,總金額1.06億元。農副產品銷售情況全師名列前茅。
五、文化建設方面
軍墾文化和國防教育常抓不懈。民兵整組扎實,隊伍不斷優化,120人基地化訓練組織有力,民兵、預備役集中軍訓4次,歷時40天圓滿完成烏市維穩執勤任務。兵役登記嚴格細致,征兵工作超額完成任務,4000多職工開展軍訓,集中會操。
職工學習教育集中開展。4000余名職工“十八大精神”、宗教知識競賽和普法知識考試4次。32個農家書屋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榮獲“書香伴我行”讀書演講比賽三等獎。連隊農藝工技師培訓60人,果樹工初級培訓2845人,素質培訓1000人,拖拉機駕駛員高、中級和操作工培訓325人。
宣傳營造和諧穩定氛圍。開辦專題、專欄70個,集中采訪83次,宣傳各類典型26個。全團通訊員團內稿件3684條,上級報刊臺網用稿1527篇。
主題教育活動有聲有色。深入開展“講大局、強素質、轉作風、優服務”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黨員干部走訪職工家庭4230戶/次,收集群眾意見建議324條,召開座談會172場次,為群眾辦好事366件,解決問題283件,提供幫扶資金40余萬元。
民族團結教育扎實開展。加強宗教人士、宗教活動、宗教活動場所管理,嚴密防范“三股勢力”和邪教組織的滲透破壞。在黨委關懷下,五個少數民族連隊的合作社養殖基地選址奠基,規劃設計正在進行。
群團組織發揮作用。工會組織職工開展“當好主力軍、建功十二五、和諧奔小康”主題系列活動,婦聯引導婦女開展“女性素質工程”。一連被總工會評為“廉政文化進連隊”先進集體,加工二分廠軋花一車間被總工會評為“工人先鋒號”班組。
六、社會建設方面
社會保障全面覆蓋。全團養老和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103.35%,同比增長1.5%,各項社會保險基金發放率100%。
社會求助全面落實。全年發放低保、救災、傷殘撫恤、重大疾病醫療救助、殘疾人危改房等項補助金1200多萬元,為435戶低保戶解決了住房問題。民政科被民政局評為“捐贈工作先進單位”。
雙擁優撫落實政策。發放義務兵家屬優待金16萬元,傷殘軍人撫恤金21萬元,為8名退伍不安置人員發放補助費31.9萬元,重點優撫對象和革命“五老”人員醫療問題得到解決。
殘疾人權益保障到位。在殘聯幫助下,為22名精神病患者每人減免住院費3600元,為19名長期供養的精神病患者每人提供2萬元救助,為5名殘疾人提供免費3個月的培訓,為20名殘疾托養人員發放補助3萬元,為老年活動中心提供活動器材50萬元。團場殘聯榮獲“殘疾人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婚姻登記管理規范。辦理結婚登記333對,離婚登記83對。婚姻檔案合格率、歸檔率均達到100%。婚姻登記榮獲“全國婚姻登記達標規范單位”稱號。
計劃生育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出生人口123人,出生率4.7‰,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100%,已婚育齡夫婦免費享有基本計劃生育服務率100%,2301名已婚育齡婦女參加體檢,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檔案健全。
社區建設有序推進。社區8大類64項基本公共服務全面展開,“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機制進一步落實。六個社區共建立自助互助組織31個,全年養老資格認證4070人,新增居民醫保589人,完成鎮區個體工商戶摸底登記911戶。
文教衛生穩步發展。學校素質教育和師德師風建設不斷加強,4至5歲年齡段學前兩年毛入園率100%。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升,全團居民健康管理率100.92%。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進一步落實。重大決策事前分析預測,采取座談會、重點走訪等形式,廣泛征求基層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有針對性地做好群眾工作,全年共評估重大事項4起。
社會管理創新不斷探索。“平安、綜治宣傳月”扎實開展,區域排查整治清查12次,清查流動人口1405人,簽訂食品安全管理責任書68份。全年刑事案件立案41起,破案11起,破案率26.8%。治安案件51起,查處46起,查處率90.2%。“法律六進”全面開展,法制宣傳覆蓋面100%。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治理,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
信訪穩定形勢進一步好轉。全年赴兵訪7批17人次,同比批次下降41.7%,人次下降10.5%;赴師訪11批25人次,同比批次下降8.3%,人次下降19.3%。“大排查、大走訪、大接訪”深入開展,排查各類矛盾糾紛191件,調解率100%。
七、加強黨的建設提供組織保證
學習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組織黨員干部學習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聆聽了中央宣講團的宣講,聯系實際、推動工作。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推進“八法工作制”,落實干部公開承諾書,解決群眾實際問題260件次。全年發展黨員30人,按照干部選撥任用條例,選拔任用干部11人,調整交流32人。30個連隊黨支部落實黨建工作經費75萬元,表彰“五好”連隊、先進黨支部23個、優秀共產黨員116名。
貫徹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帶頭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禁止鋪張浪費,規范和簡化公務接待,規范公務用車管理。黨風廉政教育月圍繞主題開展警示教育。廉政風險防控管理參與人員464人,清理職權85項,查找單位和個人廉政風險點1288個,建立完善內控制度23個。團紀委接受群眾來信來訪10件/次,其中初查了結6件,辦結率100%,立案4件,結案4件,給予黨紀處分4人,追繳違紀款3981元,挽回經濟損失53281元。
2014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我們面臨了諸多困難和挑戰,但越是在困難的時候,就越要讓群眾看到希望,更需要認真總結經驗,糾正不足。實事求是地說,我們與大自然作所作的斗爭,成效是顯著的,雖然受氣候影響,棉花生產仍然保持了2011年的總產水平,成績是來之不易的,是兵、師黨委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的結果,更是全團廣大黨員干群共同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團黨委向全團廣大干部職工群眾表示衷心的感謝!
八、存在的不足
客觀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由于開春早,終霜期比上年偏晚7天,春季低溫多雨,5月14~15日、22日和25~27日日平均氣溫比歷年同期平均值偏低3.2~7.0℃。第一次田管檢查,全團平均株數比上年減少1743株/畝。6-8月平均氣溫比歷年同期偏低,冷空氣活動頻繁,三次冰雹災害導致全團多個單位棉田受災,打頂比上年推遲10天,春灌和夏灌比上年少引水1585萬方,9月平均氣溫比去年同期偏低0.2~0.8℃。降水量比去年同期多3成,初霜期比2012年偏早21天,單鈴重比上年減少0.65克。部分職工自購晚熟品種影響脫葉效果,自購大流量滴灌帶導致低壓運行,造成了棉花減產。二是由于團場歷史欠賬太多,經濟基礎薄弱,財務費用高,經濟仍處在爬坡上坎的關鍵階段。三是產業結構調整的辦法不多,畜牧業、果蔬園藝業所占比重不高;四是農業發展受水的制約嚴重。五是職工多元增收的具體措施不多,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必須長期堅持;六是城鎮小區配套質量不高,社會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還不能滿足群眾生活需要;七是基層干部工作方法和執行力有待提高。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切實正視矛盾而不回避矛盾,著力解決問題而不積累問題,努力推動團場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九、明年工作思路
2014年是全面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關鍵之年,是調結構、轉方式,實現倍增計劃的重要一年。我們將在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團結帶領廣大干群,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攻堅克難。
1、把學習宣傳貫徹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不斷引向深入,貫穿于2014年的各項工作中,加強政治建設,突出民主管理,強化效能監督,完善績效考核。提高各級干部的執行力,做到“敢擔當、聽招呼、盯著干、不折騰”。
2、“優棉、穩糧、強畜、興果、種草”,調結構、轉方式,提升農業綜合效益。確保棉花單產在400公斤以上,力爭420公斤,總產突破8.5萬噸。釀酒葡萄要落實技術管理措施提高產量。畜牧業要加快規模養殖基地建設,按照3:2:5模式,與西部牧業合作建設規模2000頭的牛場,西部牧業、團場和職工入股經營,前2年職工股份享受6%政策補貼,確保第三年起不低于10%的分紅。
3、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穩步推進城鎮化。繼續完善小區配套,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加強文化建設,宏揚兵團精神,提高職工軍事訓練和素質教育水平。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重視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明確評估主體,做到應評盡評,推動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和均等化程度顯著提高,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4、不斷改善民生,促進職工多元增收。通過科技增產、節本增效來增加職工承包經營性收入;落實國家補貼政策增加職工轉移性收入;鼓勵職工勞務輸出或技術服務增加工資性收入;引導職工參加合作社發展畜牧業入股分紅獲得財產性收入。
5、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深入開展好群眾路線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密切聯系群眾,提升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落實好“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和“八項規定”,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新成效。
- 上一篇:我國商業地產營銷策劃論文
- 下一篇:全員職工培訓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