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人大常委會關于《森林法》執法檢查情況報告

時間:2022-09-06 01:02:00

導語:縣人大常委會關于《森林法》執法檢查情況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人大常委會關于《森林法》執法檢查情況報告

縣人大常委會關于森林法執法檢查情況報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員:

根據年初工作安排,4月下旬,縣人大常委會開展了《森林法》的執法檢查活動,現將檢查情況報告如下,供審議參考。

一、執法檢查活動的基本情況

4月26日上午執法檢查組集中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以下簡稱《森林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聽取了縣林業局丁憲立局長關于《森林法》貫徹實施情況的匯報,座談討論了此次執法檢查的重點內容和方式方法。

4月26日下午到4月28日,《森林法》執法檢查分成兩個小組,在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葉方和、王守讓的帶領下,分別對百里、湯泉、彌陀、天華、小池、徐橋等6個鄉鎮以及赤土嶺檢查站、林星板業公司貫徹實施、宣傳學習《森林法》情況進行了執法檢查。縣政府分管副縣長聶萬健和部分縣人大代表參與了執法檢查。4月29日下午兩個檢查小組集中對檢查情況進行了座談。

二、《森林法》貫徹的主要成效

近幾年來,縣政府及林業主管部門、鄉鎮政府在宣傳貫徹實施《森林法》及相關法律法規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從此次檢查來看,天華、百里等鄉鎮在營林造林、森林防火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經驗。

(一)《森林法》的學習、宣傳形式多樣。林業主管部門把《森林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做為林業干部職工崗位培訓的必考課,每年統一集中學習、統一培訓、統一測試,各鄉鎮及相關單位除運用掛橫幅、張貼標語、發宣傳材料、樹固定宣傳牌等方式外,還采取以會代訓、廣播、電視、出動宣傳車等方式進行宣傳。天華鎮在各中小學開設“林業法律法規知識一堂課”,組織村干、師生代表、造林和經營專業大戶“開展防火安全在我心中”的演講比賽等形式,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

(二)林政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從檢查的幾個鄉鎮來看,各地森林審批采伐量都能控制在縣下達的采伐限額之內。百里、天華、湯泉等鄉鎮通過聘用專職護林員,成立護林小分隊,從源頭抓起,切實加強了林區林政秩序的管理;天華鎮采取項目經費安排一點,村里補助一點,林場拿一點等多種籌資形式聘用村級護林員14名,組建了群防群治的護林網絡;百里鎮成立了“國家公益林管理辦公室”,常年聘用6名專職護林員,加強公益林區的巡查管護工作;徐橋、湯泉等鄉鎮還根據《森林法》的有關規定,結合當地實際,出臺了貫徹實施《森林法》,加強林政管理,嚴防森林火災等一些具體實施意見。縣林業局出臺了森林資源管理的有關規定,加大了林政案件查處力度,取締了非法林業經營戶。這些都對促進《森林法》的貫徹實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林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各地都能利用低產林改造、林業科技支撐等項目大力發展經果林。百里鎮以油茶、杜仲、毛竹、楓香等經濟類生態型樹種,進一步調優林業的種植結構。湯泉鄉更是注重林業多經的發展,林農品嘗到發展板栗創收的甜頭后,又加快了毛竹、楓香等多經林發展速度。

(四)社會營林、個私造林方興未艾。縣政府及林業主管部門,高度重視林業重點工程項目建設,通過實施世行三期、四期,退耕還林,國家公益林等項目,促進了林業的發展。同時,個私造林也如雨后春筍。彌陀鎮郝華英租賃安樂河農場,開辟了270畝的果園,并創辦了“豐樂園”品牌;天華一林農利用省“211”林業科技推廣項目,引種特色品種山東大雪棗、大型棗100畝。畈區改造低產林也出現了好勢頭,小池鎮余紅林等人合資租賃山場發展大棗105畝;徐橋鎮更是積極探索創新造林營林機制,在林業項目的帶動下,吸收民間資金興辦林業,原唐大村唐學勝承包120畝山場種植板栗,茗南村何建華投資三十多萬元創辦60畝的優質油桃園,縣政協委員李哲在曹家山租賃518畝山場發展速生泡桐,實行立體種植等等。

(五)森林防火機制正在逐步完善。森林防火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林區穩定,縣政府及林業主管部門常抓不懈,加強防火宣傳,為鄉鎮配備了喊話器等器材,成立了應急撲火小分隊,做了大量的工作,部分鄉鎮正逐步完善森林防火有效機制。百里、天華除成立組織,發放防火通告,安排24小時輪流值班外,還強化責任,組織滅火小分隊,實行獎懲兌現的捆綁機制;天華鎮政府與村委會簽訂防火責任書,層層分解,并按照目標考核內容把火災發生次數,火災損失情況,與年終對村級轉移資金掛鉤,將獎懲落到實處;百里鎮每年在各村的轉移資金中提取一千元做為森林防火風險金,并規定各村主要負責人每人負責組織6人,一般兩委成員每人負責組織5人在出現火情時上山撲火,這樣有效地保證了森林撲火力量。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此次執法檢查,我們也感覺林業工作還存在著一些矛盾和問題。《森林法》等法律法規宣傳深度不夠,少數林木經營戶壟斷林木采伐經營指標;對庫區經果林更新改造以及病蟲害防治投入不足;庫區公益林保護與影響林農收入的矛盾;工業原材料的大量需求與林政管理之間的矛盾;野生動物的保護與農民莊稼受害的矛盾;清明祭祀、放火燒荒引發森林火災;國家造林項目日漸減少,影響我縣林業發展后勁等等,其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林政管理方面:存在著無證采伐、少批多砍、剃光頭、拔大毛式的采伐,無證運輸等問題,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沒有嚴格地執行采伐審批程序。山區鄉鎮采伐指標比較多,管理范圍廣,鄉鎮林業站強調人手不夠,對采伐指標未能全部實施實地勘察、設計,盲目批準采伐。二是沒有采取監伐措施,這是導致亂砍濫伐的最主要因素。小池村一戶林農辦理采伐許可證后,由于沒有人監伐,把一片山上的大樹全部砍光了,只剩下少數細小的松樹;對林業站無償供給的闊葉樹苖,也不按要求認真補栽。三是林地管理工作滯后。林地管理一直是我縣的一個薄弱環節,農民占用林地依法報批意識淡薄,鄉村修路等公益性項目需占用林地也不辦報批手續;四是林政管理網絡不健全。很多村沒有建立護林隊伍,護林員報酬無保障。

(二)營林造林方面:我縣造林工作,一是國家造林扶持項目減少,使全縣營林造林、更新改造方面缺失有效地推動力;二是有不少“退耕還林”地仍存在一些后遺癥問題;三是一些火燒跡地,濫伐跡地,沒有按照《森林法》規定落實好造林措施;四是部分鄉鎮沒有制訂林業發展的長遠規劃和植樹造林近期實施計劃。五是縣級林業發展投入不足,現在又面臨著巨額世行還貸問題。

(三)林業執法方面:①全縣180多萬畝山場面積,而森林公安人員只有22人,其中基層5個派出所僅16人,目前林政管理任務重,森林火災頻繁,執法警力明顯偏少。②執法工作中存在著以罰代管,處罰不公,處罰不到位的現象。③非法獵運野生動物、珍貴植物方式隱蔽,打擊難度較大。④木竹檢查站體制不順,自收自支的體制造成了執法是以罰代管,以執罰養執法。

(四)森林火災方面:森林火災是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所查之處無一沒有發生火災,而且森林損失慘重。一是火災發生率高,劉畈鄉境內,許多山頭都不同程度地發生過火災;二是過火面積大,牛鎮龍西村一次森林火災面積就達到了1300畝;三是燃燒時間長,撲滅不力,小池鎮光華村一帶發生的一場火災持續三天。從今年森林火災的發生情況來看,森林防火工作存在著如下問題:(1)森林防火的組織、制度建設不健全,鄉鎮森林防火預案不落實,有的沒有成立撲火應急小分隊。(2)防火責任制不完善,缺少可供兌現的獎懲措施,有的鄉鎮村防火責任不明確,滅火措施不力,群眾滅火積極性不高。(3)森林執法中,對火災肇事者故意縱火案偵破率低,對過失肇事者打擊力度不大,有的雖然進行了處理,但不能起到警示教育作用。(4)森林防火經費不足,森林防火設施器材缺少,防火林道建設滯后。

四、幾點建議

根據執法檢查發現的問題,綜合人大代表的意見,考慮本縣的實際情況,提出如下建議。

(一)繼續加強《森林法》的宣傳和學習。一方面在宣傳的廣度上,創新宣傳形式,形成輿論氛圍,提高宣傳效果以達到提升全民的森林法律意識,變一人護法為萬民守法;另一方面,在宣傳的深度上,結合森林防火、林政管理、植樹造林等工作,對不同人群有針對性地進行宣傳和教育。

(二)強化林政管理。一要嚴格執行采伐限額,有計劃有步驟,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審批發放林木采伐許可證;二要盡快完善監伐制度,把監伐工作落到實處,林業主管部門和鄉鎮政府要制訂具體的監伐措施,強化林業站、村干、護林員的監伐責任,把林政管理與崗位責任制和績效掛鉤緊密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三要規范林地管理工作,增強各鄉鎮、各單位林地使用報批意識,做好相關部門配合工作,加快完善林地審批法定程序;四要進一步健全林政管理網絡建設,通過項目實施、“一事一議”或訂立“村規民約”統籌護林經費,盡快健全村級護林隊伍。

(三)發展林業經濟。進一步加強林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林農增收,結合低產林改造等林業項目的實施,結合森林防火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板栗、毛竹、油茶、楓香等經濟林和闊葉林。要正確處理保護與利用的關系,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合理規劃、規范林產品加工,加強對林木經營戶、加工戶的管理和整頓,取締非法經營戶、吊銷不守法戶、合理開發利用林業資源,大力提倡深加工,延深林產品加工產業鏈,提升林業經濟規模,變資源大縣為林業強縣,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四)再掀營林造林的高潮。縣政府及林業主管部門一方面要捕捉信息,加大造林項目爭取力度,搞好“退耕還林”等項目的實施。另一方面要大力宣傳、鼓勵社會造林、個私造林,盡快制訂并出臺個人投資、合資造林營林的獎勵政策,通過政治上給榮譽,經濟上給扶持,權益上給保障等措施,吸收外地客商和民間資金興辦林業。通過科技興林項目加大對小老樹及畈區丘陵坡地杉木成片改造。再次要繼續封山育林,尤其是火燒跡地,依法采取強硬措施,誰失火誰補栽,并認真做好驗收工作,重度采伐林地要嚴封死封;對低產林更新造林及跡地造林要高度重視其質量和效果;要引導林木加工企業,建立原材料基地。

(五)有效防治森林火災。火是森林的大敵,各級政府必須高度重視,堅持“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方針,一要加強森林防火長期性、持久性的宣傳工作,尤其是在重點防火期,如春節前后,清明前后,要靠前宣傳尋,采取多種宣傳形式,提醒上山人群用火防火意識;二要制訂森林撲火預案,各鄉鎮要組建有一定專業知識的撲火隊伍,各村要成立撲火小組,一旦有火情,就能及時、迅速組織人員上山滅火;三要強化各級責任,建立領導責任追究制,制訂鄉鎮、村森林火災防范責任的捆綁措施,將村級經濟利益、護林員報酬與發生森林火災的責任進行掛鉤;四要規劃設計并分步實施森林防火道和防火帶,通過科學營林,生物措施預防減輕森林火災;五要將防火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適當增加森林防火經費,逐步添置更新防火器械;六要建立森林撲火受傷人員風險基金,完善救助機制。

(六)強化森林執法。從源頭抓起,切實搞好森林執法工作、維護林區秩序,有效地保護和控制森林資源的消耗,嚴厲打擊亂砍濫伐和無證運輸等不法商販。采取打防并舉、教育與懲處相結合,嚴懲森林火災肇事者,堅決從嚴追究其法律責任。切實理順木竹檢查站的體制,經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充分發揮木竹檢查站的執法作用。從維護人民利益出發,合理處理好野生動物保護與農民利益受到損害的矛盾,依法組織好給山區農業生產造成較大危害的野豬措捕工作。

(七)要繼續做好公益林項目爭取和實施工作。要把林業生態效益與農民的經濟效益統籌兼顧好,尤其是庫區旅游生態建設與經濟林改造和非公益林項目實施區林木禁伐所引起的庫區農民收益矛盾要妥善處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