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局關于事業單位分配制度改革工作的匯報
時間:2022-10-30 04:48:00
導語:人事局關于事業單位分配制度改革工作的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由于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各項管理體制的不斷改革、完善,傳統的事業單位工資分配制度已經明顯不適應事業單位改革與發展的需要,影響了單位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制訂一套適應時代要求的、符合事業單位特點的、科學合理的工資分配制度,對各項事業健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人事局在市人事局的指導下,對事業單位分配制度改革進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績,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在此與大家進行交流,以起拋轉引玉之功效。
一、選好試點
事業單位分配制度改革是一個嶄新的課題,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只有采取先建立試點,通過對試點的改革,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完善改革方案,等時機成熟后再進行全面推廣。試點的選取尤為重要,它關系到我們總結的經驗是否正確,是否具有典型意義,也直接關系到改革的成敗。
為了能夠選好試點,我們做了大量豐富細致的工作。一是規定了試點單位的條件。⒈單位領導班子健全,班子成員團結,有凝聚力和戰斗力;⒉各項管理制度比較完善,內部管理正常有序;⒊工作基礎較好,尤其是崗位責任制明確,職稱管理、人事管理符合規范要求;⒋單位領導和人事干部熟悉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相關政策,群眾基礎好,參與改革的積極性高;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二是認真調查研究。利用一個月時間,采取走訪、座談等方法,對全縣余個事業單位進行調查摸底,集中分析,最后確定××縣第×中學、市政公司、鉆進公司三個試點單位。三是積極與試點單位溝通。試點單位確定后,我們立即召開了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選取了海興縣二中、市政公司、鉆井公司做為試點。
二、合理制定改革方案
⒈對傳統的事業單位分配制度進行完善,繼續將行政級別和技術職稱作為衡量能力的標準。
加強對干部任用和職稱評聘工作的管理,在領導干部選拔聘任工作中,采取素質測評、群眾民主評議、專家面試和組織考察相結合的干部評價辦法,擴大了干部任用工作中的民主,落實了群眾對干部任用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提高了干部任用工作的科學性、可靠性;在職稱評審工作中,實行了評審材料公示制度,提高了職稱評審標準,以使行政級別和技術職稱能充分體現能力。另外,在保留原有工資體系不變的基礎上,拿出一小部分工資和貢獻掛鉤作為獎金(或稱效益工資)發放,并把發放標準適當拉開距離。
⒉建立崗位工資分配制度,完全以崗定薪,與行政級別、技術職稱脫鉤。
只對崗位不對人,按照崗位對從業人員的工作能力、專業知識的要求,以及任務量、強度、難度、責任等工作環境因素,來確定崗位工資標準,拉大收入差距,將原基本工資作為檔案工資,作為工作調動和離退休時計算工資的依據。
⒊建立以崗位工資為主,多種工資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以崗位工資體現貢獻,以原分配制度中的基本工資(職務工資加津貼,也可以稱為檔案工資)體現資歷,注重效率,兼顧公平。
三、有序推進改革進程
立足一個“清”字
做到一個“活”字
確保一個“穩”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