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大學機電一體化專業供電局實結

時間:2022-06-11 06:26:00

導語:理工大學機電一體化專業供電局實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理工大學機電一體化專業供電局實結

實結

理工大學機電一體化專業供電局實結

我畢業于武漢理工大學機電一體化專業,畢業后即正式奔赴到一個全新的工作崗位——鷹潭供電局,開始我新的工作、生活。

二零零#年九月五日,我與劉建春、龔薇等五位今年剛畢業分配的大學生正式奔赴供電局的各個工作崗位,開始我們為期一年的實習生活。

何謂實習?!實習是每一個大學生結束學業走上工作崗位所必經的一個歷程。它可以幫助我們將在學校里所學到的知識與實際工作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并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客觀真理必須與具體實際緊密相連”,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假如說我們在學校里是學會如何去“融”,那么實習可以說是教會我們如何去“通”。只有將課本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結合生產、工作實際,方能真正領悟到其中的真理所在。我的實習工作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調通中心,實習期為三個月;第二階段為變電工區,實習期也是三個月;第三階段為月湖分局,實習期為四個月;四系答辯日為2003年7月底。提及實習答辯,我記起了一年前畢業實習答辯時的情景,此情此景,仍記憶猶新。此非同彼,這一次的實習答辯又會是一副什么模樣?!和大學里的畢業答辯有什么區別和聯系呢?!一想到這,我的心不免有些擔心,擔心自己會有這或那的地方做的不夠好,回答也不盡如人意。盡管之前也有人勸過我不用擔心,只要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做好每一天的實習筆記,真正掌握相關知識,答辯其實并不難的!可我仍舊有些擔憂,畢竟我并非電力學校畢業的,所學也并非電力專業,實習期間出現了或這或那的問題,我又該如何應對呢?!帶著心中種種的疑惑,我和龔薇來到了我們實習的第一站——調通中心。和同年分配定崗的八位同事一起,我們也被相應地定到各自所需的崗位上開始我們的實習工作。一、調通中心隨著電網的擴大,設備增多,結線復雜,鷹潭供電局開始設置運行方式專職人員,編制月、日調度計劃,審批檢修計劃,安排電網結線方式及繼電保護配置,由調度所統一安排調度員定時報典型負荷,統計系統內潮流、電壓、功率、力率及低周裝置所切線路的負荷量等作為電網的主要參數,并以此為據,隨時調整電網運行狀況。從而在保證了供電質量的基礎上更好地加強了調度管理,在提高電網的安全、經濟運行水平上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局成立之初,設有鷹潭供電局調度所,主要負責110千伏及以下輸變電設施和用戶自備電廠、變電站的調度,同時對地區電力配電網的運行操作和檢修進行協調指導。局成立后,為加強調度管理,自1993年6月1日成立鷹潭電力地調,負責鷹潭電網電力調度。鷹潭供電局調度所(地調)下設有調度班、繼保班、遠動班、載波通信班4個專業班組,我實習的第一站的調通中心繼電保護班,龔薇與我不同,她則去了調度班。繼電保護班組下設班長、工作負責人及班員總共八人,班長姓張,是位四十多歲的阿姨,班組的同事們都親切地稱呼她為“張阿姨”。最初來繼電保護班實習的最主要目的是幫助畫autocad圖紙,這是我所學專業的主攻方向,所以我并不是特別擔心,大學的畢業設計,我還交過好幾副大型的圖紙呢。在之后的工作中,我漸漸發現:其實畫圖也是一種很好的熟悉工作的方式,隨著圖紙的越畫越多,我開始對漸已陌生的繪圖軟件重新熟悉起來,繪圖也較往日更加地得心應手了一些。剛進繼電保護班,班長即向我介紹了班上的幾位同事的情況,我驚喜地發現,居然有好幾位都是從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畢業出來的,瞬間,我對這個班組忽然有了一種無比親近的感覺,不象是第一次認識,倒象是一群久違了的朋友。(一)220千伏月湖變電站在繼電保護班實習的第二天,張健班長就帶著我來到鷹潭供電局220千伏月湖變電站參觀學習。

220千伏月湖變電站于1997-1998年新建,該站位于鷹潭市區東郊約3千米處,由江西省電力設計院設計,江西省送變電公司承包安裝,于1998年12月28日一期工程建成投運。隨著月湖變的投運,既結束了鷹潭地區電網無220千伏變電站供電的歷史,又有力地提高了鷹潭電網的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從而結束了因貴溪電廠110千伏出線間隔限制而使鷹潭市轄區供電卡脖子的困難局面。一期工程裝有1臺主變,型號是sfpsz9-150000/220,合肥abb變壓器廠生產,高壓開關實現無油化,繼電保護實現微機化,辦公已實現無紙化,是鷹潭地區電網現代化的中心站。這是變電站留給我的第一印象。

變電站主樓有兩層,我們一行來到二樓主控室,工作負責人徐沖正在辦理工作票,這是檢修工作的第一步,送票完成后,第二步是停電,此時工作人員方可開始工作。趁著這個時間,張班長帶我來到繼電保護室,向我介紹它的大致概況:首先,變電站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220千伏旁母線、220千伏i號母線和220千伏ii號母線,第二部分為110千伏旁母線和110千伏母線,第三部分為10千伏旁母線和10千伏母線,目前2#主變尚未投入工作。

220千伏系統主接線是單母線帶旁線接線方式,采用中型布置,共有5個間隔,出線有貴月線、月梅線、月上線等三條線路,開關為lw6-220型sf6開關,(其中月上線開關型號為:lw10b-25z)平頂山開關廠生產,配用cy型液壓機構;隔離開關為gw7-220型,配用cj2型電動機構操作。1#主變則是由220千伏旁母線與220千伏i號母線工作。

加快電網建設步伐,建設110千伏遠距離輸變電工程,將電能輸向廣大縣鄉地區,不僅是三線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鷹潭地區經濟騰飛的保證。從1993年至2000年,(新建110千伏變電站1座,220千伏變電站1座及相應線路)鷹潭供電局先后從東、南、西、北方向,建起了12條110千伏輸電線路及8個變電站,其中包括3座35千伏變電站,4座110千伏變電站及1座220千伏月湖變電站,形成了110千伏主網架,并向周邊擴展延伸,為鷹潭電網的建設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110千伏泉塘變電站

110千伏泉塘變電站位于貴溪市西北6千米處,建于1983年9月,1993年2月以前為贛東北供電局管理,1993年2月以后,它正式劃歸鷹潭供電局管理。2002年9月至11月,我一直跟隨著繼電保護班組成員輾轉于鷹潭、貴溪兩地之間,為110千伏泉塘變電站1號主變進行增容擴改工作。在泉塘變電站的兩個月的時間,是我在繼保班收獲最為豐富的一段日子。在這段時間里,我逐漸掌握了一些與電力系統相關的技術知識,比如說我學會了看一些較為簡單的圖紙,學會了對一些不算復雜的一次回路進行電路分析,逐一認識了一些電路元件,知道了它們的功能、用途,等等。

(三)110千伏鷹潭變電站

1989年為配合鷹潭--廈門電氣化鐵路建設新建110千伏鷹潭變電站,該站位于市區南郊約3千米處,于1991年4月建成投運。1993年2月以前為撫州供電局管理,之后劃歸鷹潭供電局管理。110千伏鷹潭變電站其主樓為三層建筑物,主控室在三樓。走進主控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整齊的儀表裝置屏,這里采用的是先進的現代化電腦操控系統,室中央的電腦控制臺足可見一斑。在這里的實習工作我逐漸了解到一些與定值校驗相關的工作流程安排。

(四)110千伏余江變電站

原為35千伏變電站,位于鷹潭西北約16千米處余江縣璜溪鎮,始建于1969年12月,于1978年12月升壓擴建成110千伏站,(在老站旁新建,投運后35千伏站即退出運行)1993年2月以前為撫州供電局管理,之后劃歸鷹潭供電局管理。

二、團委

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我未能去變電工區實習。但是在繼電保護班的半年實習,我并沒有少地深入到變電站學習、工作,在這短短半年里,我開始對供電局的整體概況有了一個大致上的了解,尤其是這半年來,我經常是不間斷地跟隨他們下到各個變電站去實習工作,為我將來的工作更是打開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之后的半年里,由于鷹潭供電局史志編纂工作的開始,2003年3月至7月,我和龔薇、祝燕三人一起來到團委,協助團委書記周志平一同抓緊史志編纂工作的進行。如果說在繼電保護的半年是幫助我對整個鷹潭供電局的布局、設置及運行有個較為深入的了解的半年,那么在團委的這半年可以說是幫助我對鷹潭供電局整個發展史具體深入了解的半年。在這半年里,我經歷了供電局從創辦之始到輝煌歲月的十余年時間,她雖建局時間不長,卻發展很快,貢獻極大。這不僅使我想起了美國人的歷史——二百多年的短暫歷史,卻創造了世界經濟的強國。

雖然說這一次的實習安排與我的原定計劃有所沖突,但你不得不承認,這一次的工作仍不失為一次十分有意義的工作安排。在這一次的工作中,我深深地體會到:無論是對人還是對事,只有你真正地動了感情,你才會更加盡心盡力的去完成她,對待她。了解供電局,不僅要從外在,更要深入其內心,從最深層、最基本的地方著手,對供電局做最全面的了解,你才會竭盡全力地做好每一件與她相關的工作,才會真正地把她放在心上。我是這樣去想的,也是這樣去做的。在熟讀《局志》的過程中,我開始慢慢地了解、熟悉整個供電局的發展狀況,從陌生到相知,從相知到了解,點點滴滴,我的感情在不知不覺之中漸漸地向她傾斜,我開始悟出另一種感受,她不再只是一項工作,而象是我自己的一件事情,與我自身有著緊密不可分的聯系,于是我也就有了比以往更大的熱情,對她,也對每一個善良的人,每一個與她相關的事!

時間飛逝,經過數日的組織編輯工作,總算不負重望。善始善終地完成了《鷹潭供電局發展史志》的編撰任務。三、總結實習的一年,說長并不算長,說短也不算太短,但是假如說沒有這一年的實習,我想我不可能會有如此多之收獲、心得,而這一切又將為我將來更完善更努力更盡心的工作、學習、乃至生活,開創一個多么良好的開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