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加強新形勢下的鄉鎮老年教育工作
時間:2022-02-19 01:29:00
導語:淺議加強新形勢下的鄉鎮老年教育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隨著國家富民政策的深入實施,農村老干部、老年人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他們關注的不再是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問題,更多的是關心求知、找樂、和諧、愉快等精神心理方面的話題。在這種新形勢下,積極探索加強鄉鎮老年教育工作的新路子,研究滿足鄉鎮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對策,成為擺在我們老干部工作部門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充分認識加強鄉鎮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老年教育工作作為一種成人教育形式,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價值。而鄉鎮老年教育工作又因為受到種種客觀原因的限制,成為制約老年教育工作、老干部工作整體發展的瓶頸。要實現它的長足發展,首先必須提高整個社會對其重要性的認識。
第一,發展鄉鎮老年教育事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老年人擁有相對比較寬裕的閑暇時間,如何以有意義的活動來充實生活,不僅是老年人個人的事,而且涉及整個農村社會的發展進步。從這個意義上說,發展鄉鎮老年教育事業是實現健康老齡化的重要條件,是維護農村社會穩定、構建和諧新農村的迫切要求。
第二,發展鄉鎮老年教育事業,有利于促進農村老年人“老有所為”。
居住在鄉鎮的廣大老年同志,有的是離退休老干部,有的是有豐富經驗的“土專家”。他們具有專業技術知識的長處和優勢,又具有十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業務能力,同時,他們又渴望為社會、為人民繼續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因此,發展鄉鎮老年教育事業,為鄉鎮老年人搭建發揮作用平臺,實現老年人活到老、奉獻到老的崇高信念,意義重大。
第三,發展鄉鎮老年教育事業,能夠促進鄉鎮老年人的自我完善。
教育能使廣大鄉鎮老年人不斷接受新信息,吸取新營養,提高對新生事物的適應能力,以理智和樂觀的態度看待社會,看待人生,看待自己;能夠發展老年人的興趣愛好,陶冶思想情操,增加生活情趣,保持健康樂觀情緒,永葆革命青春;也能使老年人掌握必要的衛生保健知識,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實現健康老齡化。“增長知識、娛樂生活、健康益壽、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服務社會,做健康向上、與時俱進的老人”,正逐步成為鄉鎮老年人追求的“時尚”。
二、鄉鎮老年教育工作的問題與現狀
調查發現,我市(縣級市)6000多名離、退休干部中,居住在城區的占40%,擁有老年大學、老干部活動中心等活動場所,同時還可以到開放的公園、廣場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占總數60%的鄉鎮老干部,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活動場所和設施與他們的實際需求還有很大差距。這不僅影響著他們的“老有所為”,“老有所樂”,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農村老年群體的和諧、穩定。
第一、基礎設施不夠健全。
最突出的是經費,多數依靠鄉鎮財政給一點、老干部們自己湊一點、社會企事業單位贊助一點的辦法取得,往往是捉襟見肘、入不敷出。其次是場地,出現市縣老年大學豎插不到底,鄉鎮成人教育橫擺不到邊,鄉鎮老年教育處在空當狀態的現象。同時,受鄉鎮老年人居住比較分散等因素的制約,還存在鎮街道老年學校招生難,設置在村莊又沒條件的現象。調查發現,鄉鎮老年學校設在鎮老干部活動室的居多,占83%,設在村委會、老干部家中的占11%,依附在鎮成人教育學校的占6%。再次是師資,教師多以兼職為主。調查中了解到,有位書畫教師不僅沒有報酬,甚至還自己掏錢墊付買筆墨紙硯的費用;沒有器材,有的音樂教師就自己到處借器材上課,要不就把自己家中的器材拿來當教具用。
第二、鄉鎮老年教育的對象有其獨特性。
與城區老年教育對象相比,居住在鄉鎮的老干部、老年人有其自身獨特性。
首先在要不要學上有分歧。
其次是身體狀況很不相同。有的老同志能騎自行車走二三十里路趕大集、出遠門,甚至幫兒女帶孩子、干家務;有的老同志基本上是足不出戶,多病纏身;比較普遍的狀況是能出門但出不了遠門,有空閑同時也受農時、小家務影響。
再次是心理需求的獨特性。1、有需求的定向性。都要求針對農村實際;2、有懷舊留戀心理。有位思想家說過,“所有的老人都比孩子更眷念生活,都比年輕人更舍不得擺脫”;3、有孤寂心理。鄉鎮老年人,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如喪偶、與子女分居等,空巢現象很普遍,調查發現,23%的老年人獨自一人生活,有47%的是老年夫婦獨自生活,有3%的再婚,只有11%的和子女、孫子女共同生活。失落、空虛、寂寞心理,很容易占據農村老年人意識的主流。
第三、鄉鎮老年教育有其自身的特點。
首先,鄉鎮老年教育有其明顯的非功利性。其次,鄉鎮老年教育有典型的時節性。它立足農村,面向廣大農村老年人,必然受農村實際的影響。再次,鄉鎮老年教育有其特有的靈活性和分散性。
三、多樣、靈活的開展鄉鎮老年教育工作
根據鄉鎮的特點,開展鄉鎮老年教育工作必須從農村的實際出發,突出多樣性和靈活性,因地、因時、因需、因人制宜,做好“四個結合”。
在組織領導上,要突出自發組織與政府領導相結合。
鄉鎮老年教育,受農村條件的制約比較明顯,靠單一的政府組織領導,局限性很強。與此同時,根據自身的需要和條件,有很多鄉鎮老年人成立了許多自發組織,并深受廣大老年人的喜愛。做好老年人自發組織與政府指導緊密結合的文章,才能克服黨委管不到、自發太散漫的弊端,推動鄉鎮老年教育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在教學內容上,要突出科學性和思想性相結合。
鄉鎮老年教學,內容必須突出科學基礎上的“農”字和馬列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老年學校在普及科學知識的同時,還應有針對性的開展時事政治教育,靈活機動地把加強思想政治建設貫穿進去。
在開展教學上,要突出統一教學與因求施教相結合。
統一教學就是對教學實踐作出統一的規劃與要求,使老年學員在學習期限內能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識。在開展老年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做到“四統一”即:教學的目的統一、內容統一、進度統一、考核標準統一。
但是,鄉鎮老年學員在生活經歷、知識水平和興趣愛好等方面又存在不少差異。這就要求在教學中不能搞“一刀切”,讓他們吃“大鍋飯”,而必須在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從實際出發,兼顧學員的不同特點和需求,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學。
在實踐上,要突出“學、為”結合。
在鄉鎮老年教育中,學為結合的方式主要有二:一是“學”中有“為”,以“學”促“為”。就是通常所說的教學要理論聯系實際,要學以致用。二是為“為”而“學”,以“為”促“學”。這里的“為”,主要包括服務自我、服務家庭和服務社會三個方面。在開展鄉鎮老年教學時應明確“學為結合”的方向,引導廣大老同志把自己的學習需求立足于或趨向于為農村社會的改革、穩定和發展服務上,努力做到自樂樂人,自立立人,自達達人,進而使自己的晚年生活更有價值、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