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視察科技工作匯報材料

時間:2022-03-20 11:28:00

導語:政協視察科技工作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協視察科技工作匯報材料

2007年政協視察工作科技局匯報材料

各位領導,各位委員,受市政府委托,我就近年來全市的科技創新工作向政協各位主席,各位常委,各位委員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業務部門的支持指導下,堅持貫徹“經濟社會發展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發展必須面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方針,卓有成效地開展了全民創新活動、知識產權保護、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防震減災、自身建設等各項工作,連續11年保持“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生產力促進中心通過國家級示范生產力促進中心績效評價,曲阜市列為省知識產權試點市,地震局獲濟寧市防震減災綜合評比先進單位。主要做法是:

(一)突出全民創新,大力優化科技發展環境

一是廣泛開展全民創新活動。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濟寧市科學技術大會精神,曲阜市委11屆71次常委會會議專題研究科技工作,作出了開展全民創新活動、建設創新型城市的重大戰略舉措,決定用兩年時間在全市開展全民創新活動,市、鄉鎮成立了黨委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領導小組。6月11日召開全市科學技術大會,出臺了《市委、市政府關于開展全民創新活動的決定》和《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對10家“科技進步先進企業”、10家“優秀農業科技示范園區”、100名“優秀科技工作者”進行了表彰,就扎實推進自主創新、加快建設創新型曲阜作出全面部署。7月21日,市委、市政府又召開全民創新活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會議,進行再動員、再布署,將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并制定了具體考核辦法。

二是強化科技宣傳培訓。去年開展面向“三農”的科普宣傳和科技培訓活動10多次,發放科技宣傳材料1萬余份。圍繞“全民創新活動”主題,5月在南辛鎮開展了科技周活動啟動儀式和一系列科技下鄉活動,年底為宣傳科技工作方針贈送各鄉鎮、街道、村街科技掛歷1600余份。充分發揮生產力促進中心科技信息、綜合服務和星火培訓功能,在曲阜科技信息網上科技要聞、科技成果8000余條,為100個科技示范村街、示范戶和示范基地建立了專用網頁,采取電化教學、專家授課、現場培訓等形式開展技術培訓30余次。

三是強化督導考評。進一步加大科技進步法宣傳和執行力度,市人大常委會于7月18日對科技工作進行全面視察,7月27日聽取了市政府科技工作匯報,11月18日又對《專利法》進行了視察,對科技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建議。另外,市里調整充實了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提高了科技獎勵資金,在篩選出的30項科技成果中評出一等獎17個、二等獎13個,發放科技進步獎金5.35萬元。今年3月20日-3月26日,由市政府吳市長帶隊,有組織部、人事局、統計局、科技局的領導組成考核小組,對12個鄉鎮街道2006年度鄉鎮、街道黨政領導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落實情況進行考核,并評出一等獎2個,各獎1萬元,并授予“科技工作模范鄉鎮(街道)”稱號;評出二等獎5個,各獎勵5000元,并授予“科技工作先進鄉鎮(街道)”稱號;評出三等獎5個,各獎勵2000元。共發放科技進步考核獎金5.5萬元。

(二)突出重點企業和項目,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一是抓重點項目。在繼續抓好“復合材料活塞”、“電動助力車專用蓄電池”、“天博晶碳”等重點科技計劃項目的同時,爭取更多項目進入各級科技計劃。去年共組織申報各級各類科技項目67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6項,濟寧市級12項,安排本市科技計劃48項,爭取上級項目扶持資金316.7萬元。

二是抓重點企業。大力扶持天博汽配、金皇活塞、圣陽電源、電纜集團、圣旺藥業等高新技術骨干企業,對15家高新技術企業、35家高新技術產品企業、4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家省級技術開發中心和5家“中國專利山東明星企業”加大扶持力度,為他們牽線搭橋,引進人才,解決技術難題,提供科技信息,爭取優惠政策和資金支持。

三是抓重點產業。以我市現有優勢產業為基礎,集中推進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生物技術、現代醫藥、節能環保、光機電一體化等領域的研究開發和規模化生產。2006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30.96元,同比增長39.91%,占工業總產值比例達到28.76%。四是抓第七屆中國專利高新技術產品博覽會。這次博覽會曲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的曲阜籌展、招展、參展領導小組,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確各鄉鎮、街道和市直有關部門職責任務,分管市長直接協調,市科技局靠上工作,保證了博覽會各項任務圓滿完成。今年以來,我們積極申報國家級、省級各類計劃項目,現已申報國家級項目2個,省級計劃項目11個。

三、突出科技示范和推廣,促進科技興農

一是搞好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村建設。我們下發了《農業科技示范園、示范村、示范戶認定標準和辦法》,重點扶持有地方特色的九仙山農業觀光示范園、南辛千畝白蓮藕基地、姚村食用菌高產栽培示范推廣基地、市良種場、大櫻桃優質早豐栽培示范基地等10個科技示范園區和20個科技示范村。

二是發揮龍頭企業科技帶動作用。圍繞林果、蔬菜、畜牧、花卉苗木等產業,加大了對現有“十大農業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著力培育大成畜牧、恒達食品等一批具有品牌效應、規模效益的農業龍頭企業,大幅度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三是加快新品種引進和新技術推廣。去年全市引進、推廣農業、林果、蔬菜、畜牧等新品種100多個,全市農作物良種覆蓋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四是實施科技特派員工程。按照“廣泛動員、典型帶動、穩步實施、全面推進”的思路,共組織256名科技特派員下派到12個鄉鎮,建立了17個科技特派員基地,實施科技項目22個,扶持專項資金60多萬元。五是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今年4月19日,全市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啟動儀式在書院街道舉行,這項工程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主題,開發開放式、互動式科技信息平臺,截至5月底已完成4個鄉鎮的網點測試,今年年底將完成全市12個鄉鎮、街道,388個行政村網站建設及遠程教育接收點的調試、運行。

四、突出自主創新,實施知識產權帶動戰略

2006年我市列入省級知識產權試點市,我們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在科技三項經費中列支專項資金15萬元,規范了《曲阜市專利資助資金管理辦法》,完善了專利申請資助制度,對全市2005年度經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授權并符合資助條件的25項授權專利進行了資助。加強了行政執法,及時調處專利權糾紛案件5件。去年全市累計申請專利160件,同比增長30%,專利申請量在全省排第65位;專利授權68件,同比增長94.29%,授權量在全省的位次上升到第49位。今年1-4月份,專利申請量已到達79件,在全省升到34位,比2006年同期提升了37個位次,受到了通報表彰。

五、突出綜合防御,做好防震減災工作

編制印發了《曲阜市防震減災“十一五”計劃》,積極開展防震減災及地震科普宣傳,建立省、市地震科普學校3處。建立宏觀觀測點10個,新上了電磁波信息監測儀”,填補了我市數字化微觀地震觀察項目的空白,完成了曲阜地震臺建設選址工作。

二、存在問題

我們在過去的工作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距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對科技工作的要求還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現在:

一是認識不到位,科技投入不足。有些基層領導對科技工作重視不夠,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自覺性不高,落實科技優惠政策、加大科技投入的積極性不高,缺乏技術創新、科技進步的危機感和壓力感,有些企業對技術創新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研發經費投入明顯不足。二是創新源頭匱乏,科技人才缺乏,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目前我市還沒有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三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不快,對整個經濟的帶動作用還不夠強。對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解決。

三、下步工作打算

2007年,我們將按照“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全面提升科技工作水平,即“緊扣一個主題,抓住兩個關鍵,突出三個重點,搞好四項活動,做好五項工作”。

一、緊扣一個主題。即以全民創新活動為主題,按照《中共曲阜市委、曲阜市人民政府關于開展全民創新活動的決定》和《曲阜市全民創新活動任務分解及考核辦法》,年底對鄉鎮街道、市直有關部門、高新技術企業進行一次全面檢查驗收,評選出“全民創新活動先進單位”30個,“先進個人”100名,市委、市政府予以表彰獎勵,推薦有突出貢獻的1-2人,給與重獎。

二、抓住兩個關鍵。一方面圍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重點扶持天博汽配、圣陽電源、金皇活塞、電纜集團、圣旺藥業等高新技術企業,力爭使我市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1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到5家;爭取國家級計劃立項2項以上,省級科技攻關計劃5項以上。另一方面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重點抓好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示范與推廣,促進科技成果快速轉化,抓好12個農業科技示范園,30個科技示范村達,100個科技示范戶。

三、突出三個重點。(一)知識產權工作,開展評選全市“優秀專利企業、優秀專利產業化項目、優秀專利發明人”活動,成立“曲阜市發明協會”,引導和幫助企業積極申報專利。(二)防震減災工作,以地震臺建設和宏觀觀測為重點,完善地震監測網絡,提升依法行政和防震減災管理工作水平。(三)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在抓好“三個平臺”建設的同時,和市委組織部聯合整合農村遠程教育網絡和科技資源,實施“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這個工程已被列入市政府2007年為民十件實事。

四、搞好四項活動。一是搞好科技周宣傳活動。二是搞好“科技下鄉”活動,不斷創新“送科技下鄉,趕科普大集”和科技知識入村入戶的新內容、新方式。三是搞好科技調研活動。圍繞新農村建設和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會同有關部門,組織有關專家進行專題調研,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依據。四是在全市組織一次大型科技競賽活動,來體現全民創新活動的成效。

五、做好五項工作。一是辦好第八屆中國專利高新技術產品博覽會;二是做好“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考核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三是進一步實施好科技特派員工程,力爭人員達到300人,基地達到20個,積極推進我市科技特派員工作再上新臺階;四是做好科技招商引資工作;五是全面提高科技系統干部職工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為建設創新型城市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