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工作匯報
時間:2022-10-12 02:44:00
導語:廉政文化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全黨全社會一項重大政治任務。**縣紀委、監察局主動適應形勢發展需要,認真貫徹落實縣委和上級紀委各項工作要求,切實履行紀檢監察職能,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方面,發揮出了應有的作用。
一、夯實教育基礎,用先進廉政文化引領良好的社會風尚
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廉政文化是和諧文化題中應有之義。去年以來,**縣認真貫徹落實《實施綱要》精神,積極打造地方特色廉政文化品牌,大力推進廉政文化“六進”活動,用廉政文化引領良好社會風尚,促進了社會風氣的好轉。一方面,以黨員領導干部教育為重點,把反腐倡廉教育納入各類干部培訓主要內容,貫穿于領導干部的培養、選拔、任用、考核和獎懲各個過程。每年組織一次主題教育活動,今年組織全縣黨員干部參加反腐倡廉形勢報告會和黨章、黨紀條規知識競賽;在縣移動公司建立廉政短信發送平臺,重大節日期間向全縣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發送廉政短信,做到警鐘長鳴。通過多種廉政教育活動,引導全縣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牢固樹立廉潔從政觀念,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另一方面,把廉政教育擴展到社區、學校、農村等社會各個角落,在全社會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氛圍。一是充分利用紅色資源,推進廉政文化。在縣三灣公園音樂噴泉播放廉政歌曲,在公園廣場上演廉政戲和放映廉政電影,把廉政文化融入三灣公園文化長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廉政文化氛圍;在全縣黨員干部中開展征集紅色廉政故事、格言警句活動;組織青少年學生參加“重走三灣路,尋找偉人足跡,樹立崇廉敬潔思想”活動,把廉潔植入孩子心中。二是把廉政文化融入地方藝術。專門組織全縣文藝骨干創作富有廉政內容的地方戲,如**小鼓、**小戲曲等廉政節目12個,由縣劇團文藝隊開展送廉政戲下鄉活動;各鄉鎮充分發揮農民業余戲班的作用,對民間戲進行改編,融入廉政文化內容,在全縣農村巡演。三是拓寬載體,傳播廉政文化。在國道線建立大型戶外廉政公益廣告牌;在中心廣場設立黨風廉政教育宣傳欄;在縣有線電視臺播放警示教育片和廉政公益廣告;在社區設立“廉政讀書角”、“清風長廊”和“黨員活動教育室”;在學校,開展“廉政杯”征文比賽和演講比賽;在農村,村村設立廉政文化宣傳欄,刷寫廉政標語。廉政文化進入千家萬戶,引領良好的社會風尚,營造和諧穩定氛圍。
二、服從服務發展,著力營造和諧穩定的經濟發展環境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縣紀委、監察局始終把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作為服務全縣經濟發展的重要工作來抓,2000年成立了縣經濟發展環境投訴中心,專門受理客商、群眾投訴,解決發展環境存在的突出問題,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出臺了一系列規范經濟發展環境的文件規定和整治措施,幾年來,共受理投訴310件(次),解決了300余件,結案率達98%以上,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實。20**年,又在全縣開展機關效能建設活動,著力解決機關和部門在工作作風和辦事效率方面存在的辦事推諉、辦事不公、作風不實、效率低下等突出問題,成立了機關效能建設領導小組,縣長親自擔任領導小組組長、紀委書記任副組長,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縣效能辦具體組織實施日常工作,出臺了機關效能“八項制度、七條禁令、五項服務、四項要求”等一系列制度,規范了機關辦公行為。并采取明察暗訪相結合的方式,加強機關作風的監督和管理。共查處違紀違規機關人員22人,在縣電視臺效能督查欄公開曝光了53人次,書面通報32個單位和部門存在機關效能低下的“頑疾”,書面通報15名工作人員行政不作為、亂作為的行為。一些單位上班遲到早退、串崗聊天、玩電腦游戲的現象得到有效解決。為減少行政審批事項、精減辦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20**年對260項行政審批事項進行削減,直接削減了75個行政審批事項,取消了1**項收費項目,并編輯了《縣本級行政許可、行政收費項目目錄手冊》。成立了縣辦證服務中心,將22個具有審批事項的單位集中辦公,極大地方便群眾辦事。開展政務“陽光行動”,各單位制定了具體實施細則。為配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今年又將機關效能建設延伸到鄉鎮,在各鄉鎮成立政務辦理中心,實行干部職工集中式辦公,全程為農民辦理婚姻登記、工商登記、務工證辦理、土地證辦理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項目。為促進政風行風建設,今年又在縣電視臺開播“行風熱線”節目,安排縣林業局等12個執法單位和服務部門為首批參與單位,各參與單位主要領導走進直播間,介紹政務公開、服務承諾和有關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受理群眾的咨詢、求助、投訴和意見建議,回復群眾反映的問題,化解矛盾,營造良好的“親商、穩商、富商”的發展環境。
三、堅持執紀為民,切實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
樹立執紀為民觀念,是紀檢監察機關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縣紀委、監察局堅持以人為本,把維護群眾切身利益作為紀檢監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行為。一是暢通信訪渠道。創新信訪工作的方式方法,變“坐等信訪”為“主動下訪”,組織機關干部下基層“零距離”受理群眾來訪,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今年以來,共下訪25次,受理信訪問題12件(次),解決了12件,得到群眾的交手稱贊。二是加大執法監察,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認真糾正征用土地中侵害農民利益的行為,監督土地集體補償資金發放到位;聯合相關部門開展清理建筑領域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農民工工資全部兌現到位;每年對減輕農民負擔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專項監督檢查,全面落實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免征農業稅等惠農政策,通過免征農業稅減輕農民負擔1160萬元,通過實行“三補貼”政策減輕農民負擔1758萬元,有效地遏制了農民負擔反彈。三是深入推進政務、村務公開,要求與老百姓利益密切相關的部門和單位,如學校、醫院以及水、電、氣、公交等公用事業單位,都要實行辦事公開制度,為人民群眾提供公開、透明、高效的公共服務。村務公開必須公開農民群眾關心的計劃生育、財務、土地審批、低保救濟等問題,方便群眾參與管理和監督。四是嚴肅查處嚴重侵害群眾利益問題的案件。縣紀委監察局依法履行職責,加強對農村基層組織和干部的監督,重點治理教育亂收費、減輕農民負擔、治理公路“三亂”、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等不正之風,20**年以來,查處涉農違紀違規經費支出18萬元,退還受害農民12萬余元,查處教育亂收費問題15件,涉及金額27萬余元,向學生退還各種亂收費總金額10萬元,清理違規收費1個,2名校長被開除黨籍并撤職;集中招標采購醫藥品,總金額達1000萬余元,占用藥總金額的56.9%,直接讓利患者達160萬元,切實維護了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四、強化監督制約,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反腐倡廉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保證。**縣紀委監察局找準定位,強化查處和監督職能,努力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一是著力查處發生在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中存在的以權謀私、與民爭利、侵害群眾利益等行為,嚴厲打擊腐敗行為,化解矛盾,理順群眾情緒,促進社會和諧。20**年,查處了龍田鄉原人大副主席汪某貪污319國道龍田段“四改二”工程征地賠償款4.7萬多元;20**年查處了縣交通局原局長周某收受建筑工程賄賂3.8萬元;20**年查處了縣民政局私分國有資產案件等等。有效地打擊了腐敗,順應了民心。二是扎實開展商業賄賂治理工作。成立了治理商業賄賂領導小組,將群眾反映強烈的工程建設、土地出讓、產權交易、醫藥購銷、政府采購等領域存在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作為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舉報信箱,下發具體實施方案。今年以來,全縣查處各類商業賄賂案件4起,涉案金額5萬余元。同時,縣紀委、監察局充分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建立信息通報、案件移送、案件協查和聯席會議制度,形成治理商業賄賂的整體合力,嚴肅查處商業賄賂案件,維護了社會的公平與和諧。三是投入100余萬元建立**縣招投標中心,將對建設工程、產權交易等重大項目安排集中進行招投標,規范交易行為。此外,還對建設工程招投標、河道采砂權拍賣、林場活立木競拍、中小學教師招考、計劃生育工作人員招考等活動都派員進行了現場監督,有效地堵塞了暗箱操作,確保權力在陽光進行。
- 上一篇:干部作風建設對策思考
- 下一篇:中央黨校重要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