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內民主整改匯報

時間:2022-10-20 03:43:00

導語:黨內民主整改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內民主整改匯報

黨內民主是黨的活力之源

一個政黨要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必然要順應潮流、與時俱進。作為有著7300余萬名黨員、350多萬個基層組織的中國共產黨,如何讓每一個成員的創新活力充分迸發?怎樣才能不斷鞏固黨組織的團結統一?黨內民主是根本保證。黨內民主,是全體黨員在黨內當家作主的政治權利和政治制度,是指全體黨員有權平等地直接或間接決定和處理黨內一切事務。發展黨內民主是黨的性質所決定的,是黨的建設的內在要求,是黨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們黨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這對于建設一個充滿生機的政黨,對于發展人民民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民主帶來團結統一。民主意味著平等。發展黨內民主、保障黨員的平等權利,是防止一言堂和獨斷專行的最有效途徑。保障黨員在黨內表達不同意見的權利,讓黨員廣泛參與黨內決策,講真話、講心里話,在平等討論中求同存異、達成共識,這樣才會有自覺的紀律,才能帶來真正的團結統一,才能將發展黨內民主的成果轉化為統一的思想、統一的行動,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

民主帶來創新活力。發展黨內民主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發黨的創新活力,為實現黨的路線、綱領和目標而團結奮斗。中國共產黨是被歷史證明了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政黨,但是這種生命力的保持并不是一勞永逸的。如果黨不能與時俱進,不能充分發揚黨內民主,抵御風險的能力就會大大降低,黨的生命力就會受到威脅。黨員是黨的細胞,只有細胞活躍,黨的肌體才有活力。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廣。充分發展黨內民主,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全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黨內形成解放思想、暢所欲言、生動活潑、開拓創新、團結奮進的局面,保證黨的事業蓬勃發展。

民主帶來科學決策。民主意味著集思廣益。只有發展黨內民主,健全黨內民主制度和民主決策程序,黨的各級組織和領導干部才能集中正確的意見,形成科學決策。黨內民主也是糾正黨組織決策失誤的有力武器。充分發展黨內民主是保證黨不犯錯誤、少犯錯誤最重要的預防機制。有了這種機制,如果決策出現偏差和失誤也能夠及時得到糾正。

民主帶來優良作風。黨的作風,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命。優良的黨風是黨的先進性和執政能力的重要體現,是做好黨和國家工作的重要保證,是凝聚黨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形成良好的黨風,必須堅持和發展黨內民主。黨內民主制度的健全和民主氛圍的形成,能夠給黨員在黨的各項工作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提供更為廣闊的舞臺。

黨內民主建設的新進展

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對黨的建設提出的新要求,我們黨把推進黨內民主建設作為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一項根本性任務,堅持從實際出發、循序漸進的原則,以改革創新精神積極發展黨內民主,在理論和實踐上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

黨內民主建設理論取得重要成果。根據黨內民主發展出現的新情況,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黨內民主是增強黨的創新活力、鞏固黨的團結統一的重要保證。要以擴大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推進黨務公開,營造黨內民主討論環境。這一系列新觀點充分反映了加強黨內民主建設的新要求,體現了廣大黨員干部對發展黨內民主的新期盼,為加強黨內民主建設指明了方向。

黨內民主制度建設有了長足進步。民主需要制度作保障。近年來,黨內民主不斷完善,日益規范化、制度化。制定施行《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中國共產黨地方組織選舉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適當擴大黨內差額選舉的比例和范圍。例如,十七大代表選舉,差額比例一般都超過了15%,比十六大時增加了5個百分點,擴大了選舉人的選擇范圍,在推薦提名階段也普遍做到了差額推薦。

黨委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逐步提高。中央政治局帶頭執行重大決策征求意見制度,在作出重大決策之前,廣泛發揚民主,堅持走群眾路線,深入調查研究,聽取各地、各部門和派等各方面的意見,集體討論決定。凡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廣泛實行聽證、公示等制度,集思廣益,集中民智,使決策既符合客觀實際,又有堅實的群眾基礎。對專業性和技術性較強的重大事項,實行專家論證、技術咨詢、決策評估,使決策更加科學化。

干部選拔任用機制更加完善。民主推薦、民主測評已經成為干部選拔任用的必經程序和基礎環節,考察預告、任前公示、試用期和黨的地方委員會全體會議無記名投票表決重要干部等制度全面推行,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比以前更加透明,干部考察更加全面深入。近年來,江蘇、云南、四川、重慶、吉林等地在干部選拔上進行了“公推公選”、“公推直選”、“公推差選”、“差額直選”等改革試點,探索了一些積極可行的做法。

黨內民主監督的有效性不斷增強。中央把黨內監督的重點明確為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班子的主要負責人,為開展黨內民主監督提供了根本依據。近年來,中央和省一級黨委陸續建立并實施巡視制度。各級黨組織把民主生活會作為領導班子內部監督的重要形式,切實提高民主生活會的質量,充分發揮領導班子成員相互監督的作用,自覺接受上級黨組織的監督。述職述廉、誡勉談話、黨員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等制度進一步健全,使領導干部接受組織和群眾監督的領域更加廣泛、重點更加突出、操作更加具體。

以改革創新精神積極推進黨內民主建設

我們黨80多年的奮斗歷史,同時也是不斷探索和推進黨內民主建設的歷史。黨的發展歷程反復證明,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什么時候黨內民主得到較好發揚,黨的事業就興旺發達,即使出現問題,也能及時得到糾正;什么時候黨內民主受到削弱和破壞,黨就會走彎路,黨的事業就會遭受挫折。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以改革創新精神積極推進黨內民主建設,意義重大,關系到黨的執政能力的提高、廣大黨員積極性的發揮和黨群干群關系以及人民民主建設。

切實保障黨員民主權利。黨員是黨的主體,是黨內的主人,在黨內當家作主。黨員基本權利涉及民主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等方面。只有這些權利得到充分保障,才能調動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但在實際生活中,一些地方黨員的這些權利并沒有得到切實維護和保障。因此,必須建立操作性強、完備有效的制度體系和運作機制,確保黨員各項權利得到真正落實,確保侵犯黨員民主權利的行為得到有力懲處。

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制度和黨的委員會制度。黨的代表大會是黨的最高權力機關和監督機關,有權討論和決定黨內一切重大問題。要確立黨的代表大會的權威地位,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制度,實行黨的代表大會代表任期制,探索黨的代表大會代表發揮作用的途徑和形式,建立代表提案制度,完善代表大會代表的產生辦法,完善黨的代表大會的議事規則。完善黨的地方各級全委會、常委會工作機制,從機制上理順和規范全委會和常委會的關系,充分發揮全委會對重大問題的決策作用。改革和完善黨內選舉制度。黨內選舉制度,是黨內民主制度的重要內容。完善選舉制度,首先需要健全選舉程序,逐步擴大差額選舉的比例和范圍,完善差額選舉辦法。同時,有步驟地擴大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直接選舉的范圍,加強對選舉的監督。改進候選人的提名方式和介紹辦法,使選舉人對候選人有更多更切實的了解。農村基層黨組織普遍采用“兩推一選”和“公推直選”等辦法,效果較好,有進一步完善推廣的空間。

推進黨務公開,增強黨組織工作的透明度。除涉及黨和國家機密之外的黨務工作、黨內活動,包括黨組織的重大決策、黨內事務和組織活動的重要事項,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容易出現以權謀私、濫用權力的腐敗現象的事項等等,都應對黨員公開,以保障黨員的知情權、選舉權、參與決策權和監督權。當前,要在試點中對黨務公開的內容、形式、范圍、程序、制度等方面作進一步探索,逐步建立起符合實際的黨務公開的運行機制和制度保障。

堅持民主和集中相統一的原則。我們黨實行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制度。民主是正確集中的前提和基礎,集中是民主的必然要求和歸宿。推進黨內民主建設,既要充分發揚黨內民主,使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意愿得到充分表達,防止個人專斷;又要加強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統一思想認識,保持步調一致,防止出現極端民主化傾向。

改革和完善黨內監督制度。民主與監督緊密相連,沒有有效的黨內監督,就不可能有健全的黨內民主。完善的監督制度,也是各種腐敗的天敵和克星。要健全、完善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述職述廉、民主評議、民主生活會、信訪處理、巡視和派駐、誡勉談話、經濟責任審計、詢問、質詢和問責、罷免或撤換要求及處理等制度。如何把黨內監督與人大監督、政府專門機關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司法監督、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等結合起來,增強監督的合力和實效等問題,都要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取得經驗,不斷完善。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隨著黨內民主旋律的唱響,黨內民主春風的勁吹,黨的肌體活力日益增強,必將更好地把黨建設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求真務實、改革創新,艱苦奮斗、清正廉潔,富有活力、團結和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