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計生委利益導向機制工作匯報

時間:2022-05-06 10:54:00

導語:縣計生委利益導向機制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計生委利益導向機制工作匯報

近年來,**縣對計劃生育利益機制建設做到了領導重視,舍得投入,措施有力,目前已初步建立了“獎、優、扶、救、免、保”六位一體的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贊揚和認可,在社會上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一、基本情況

——獨生子女獎勵落實范圍較廣。調查資料顯示,東光縣委、縣政府根據省、市有關文件精神,在全縣范圍內大力實施計劃生育“惠民計劃”,初步建立了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專門下發紅頭文件,對晚婚晚育的夫妻,當年一次性獎勵100元;對自愿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獨生子女年齡在18周歲以下,且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每年獎勵240元,每季度發放一次;對符合《河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生育二胎條件,自愿不再生育的夫妻,每人一次性給予1000元獎勵。統計數據顯示,20*年以來,農村落實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36萬元,落實率達100%。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每人每年600元獎扶金,發放到位率100%。

——對計劃生育貧困家庭救助力度較大。東光縣規定對已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獨生子女或其父母意外傷殘,給予500元的救助;獨生子女死亡的,其父母年齡均在45周歲以上,并且不再生育或收養的,一次性給予5000元救助。獨生子女戶、雙女戶家庭生育特別困難的,一次性給予500元的救助。今年以來,各鄉鎮共救助計生貧困女孩、貧困母親35人,救助貧困計生家庭18個,發放救助金10余萬元。目前,一部分計生貧困戶基本擺脫困境,開始走上致富道路。

——對計生家庭優質服務效果較好。各鄉鎮計生辦配合縣生殖健康免費服務中心,分鄉排日,每個鄉鎮每月確定兩天為計生優質服務日。屆時,為計生戶開展宣傳、咨詢、辦證、普查等一條龍服務,結合查環、查孕、查病,為群眾開展免費檢查、低費治療服務。今年以來,全縣免費為計生戶進行婦科疾病檢查21016人次,查出婦科疾病1167例,為計生貧困戶免費發放藥品價值2.1萬元。各鄉鎮注重對產后、術后育齡婦女進行隨訪,及時掌握她們的生育節育情況,拉近了距離。

二、存在問題

上述各項政策制度的實施,對東光縣的計劃生育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但也存在不少問題:有的鄉鎮對建立利益導向制度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實施政策時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利益導向機制還不健全,政策收益不大,吸引力不夠強;現有的政策實施仍有不到位情況,如有的民營企業、破產企業獨生子女獎勵落實無著落,獎勵費落實的比例僅為50%,招工就業優惠的落實率只有45%左右;獎勵資金來源毫無保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獨生子女優先優惠政策落實不均衡。東光縣在辦理農村獨生子女高考加分過程中,做到了嚴格審查,讓符合加分條件的農村獨生子女高考生充分享受加10分的優惠政策,統計資料顯示,全縣已有180名考生享受此項政策;大部分鄉鎮計生辦通過與經營業主協商,發給計生戶《計劃生育戶優先優惠證》,憑證可定點購買優惠種子、農藥、化肥等農資;部分鄉鎮執行了為計劃生育家庭增劃一個人的宅基地,多增加一人分的集體福利分配份額;但個別鄉鎮在優惠政策上落實不到位,優先優惠項目少,種類單一,落實起來流于形式;個別部門優先優惠政策落實情況達不到80%。

二是計劃生育養老保險機制尚不完善。東光縣計劃生育領導小組規定:縣、鄉、村共同出資為年滿55周歲的農村獨生子女和雙女戶父母,全部辦理養老保險,一次性躉交3000元。據了解,全縣僅為500名育齡群眾交納了養老保險金。由于縣財政困難,鄉鎮經濟發展不平衡,這項工作缺乏有力的經濟保障,沒有形成強有力的養老保障體系。

三是特殊人群獨生子女獎勵落實仍不到位。部分私營、民營企業兌現獨生子女每人每月10元的獎勵難,破產企業下崗職工,下崗后未享受到計劃生育獎勵優惠政策,離退休職工暫時還沒有找到落實一次性3000元獎勵的發放單位。

三、下步建議

要實現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規范運行,應著力建立“四個機制”,落實“五項制度”。

“四個機制”:一是支撐機制。應實行財政投入分級負擔,以省、市、縣財政負擔為主的經費承擔辦法,逐步增加財政獎勵經費,形成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社會支持的局面,增強政策推行的支撐力和有效性。二是宣傳機制。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把利益導向政策的具體內容、資格條件、辦法程序、承辦部門、兌現地點等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告訴群眾,做到家喻戶曉,從而提高他們實行計劃生育的自覺性。三是協調機制。應建立以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的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利益導向機制的政策規劃、制定、實施、指導、控制、反饋、考核等工作,切實抓好落實。四是監督機制。應建立科學、規范的監督制度與保障機制,增強政策執行的透明度,切實把對計劃生育家庭的獎勵優惠項目落實到位,確保政策措施公開、公平、公正。

五項制度:一是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統籌發放制度。主要針對下崗職工和無業人員的獨生子女,可以制定《城鎮無業失業居民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發放規范》、《破產企業退休職工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發放意見》等,對獨生子女家庭中無業、失業人員每年發放240元的獎勵費的出處、發放渠道等做出明確規定。同時,建議由財政和人事勞動部門對下崗、破產后的離退休獨生子女家庭落實一次性3000元的獎勵費。二是落實計劃生育特困家庭救助制度。充分利用計劃生育公益金,吸納社會各界捐款,多形式開展“計劃生育困難家庭走訪慰問送溫暖活動”,對計劃生育困難家庭實施現金救助。對因災、因病及子女考入全日制本科大學交不起學費的計劃生育家庭給予一次性300元至15000元的幫扶救助。三是落實獨生子女意外死亡父母不再生育家庭養老扶助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凡夫妻雙方年滿45周歲的居民,其未婚獨生子女意外死亡未再抱養孩子的,建議每人給予5000元-20000元的一次性養老撫助金,并為其辦理2萬元的包括心肌梗塞、惡性腫瘤等12種重大疾病的醫療保險。同時,可以為獨生子女家庭免費辦理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四是完善相關部門掛鉤幫扶計生困難戶制度。相關部門應認真抓好“三結合”工作,繼續推進“掛一村幫五戶”的經驗,每年掛鉤一個村,幫助計生困難戶脫貧致富,針對農民群眾求富、致富的需求,把計生工作與幫助農民勤勞致富奔小康結合起來,不僅為其“輸血”,還要提高其“造血”功能,對計生困難戶在資金、技術、信息、開發立項等方面予以幫扶。五是多方面兌現優先優惠政策。計生部門應積極主動地與相關部門溝通、協商,制定優先優惠政策,體現對計生戶的幫扶照顧。建議協調衛生部門對計生戶的診費優惠10%,一般檢查費、住院床位費優惠10%,手術費優惠5%;人事勞動局對外出務工的獨生子女免費辦理外出務工許可證,免收中介費;計生個體工商戶減免收費,并優先辦理各項手續;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在為農村發放小額貸款時優先發放給計生戶;扶貧貸款重點扶持計生貧困家庭,讓計生戶經濟上真正得到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