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局三提升活動定位匯報
時間:2022-04-16 09:37:00
導語:城管局三提升活動定位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明確目標,創優爭先,搶占城鄉規劃制高點;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實現規劃工作新跨越兩個方面進行闡述。其中,主要內容包括:規劃設計在全省創建“五個一”示范工程、三項規劃編制達到全省一流水平、八項重點工程規劃方案設計力爭達到省內設區一流水平、八項重點地段城市容貌整治和景觀建設規劃設計達到省內設區城市一流水平、創新規劃管理體制,批后跟蹤監督管理力爭達到省內設區城市一流水平;強化措施,狠抓落實,一是深化完善城鄉規劃編制體系、二是嚴格規劃實施管理、三是加強規劃管理信息化建設,提升規劃管理技術手段、四是完善城市設計和景觀整治規劃、五是加強新民居建設和名鎮名村保護、六是全面深化建設項目陽光審批工程、七是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八是切實加強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建設、九是加強規劃監督管理、敞開城門搞規劃,全力提高規劃設計水平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三提升”活動開展以來,市城鄉規劃局為高質量做好對標定位工作,精心組織、認真謀劃,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在繼續深化學習和調研的基礎上,通過自查、征求意見和座談等多種形式,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爭創目標和推進措施,為提升規劃標準、設計水平、管理效率夯實了基礎。
一、明確目標,創優爭先,搶占城鄉規劃制高點
從全市2010年的48項規劃編制、重點工程規劃項目中推出21項具有**特色的規劃編制、設計精品。
1、規劃設計在全省創建“五個一”示范工程:1項“十佳建筑示范工程”、1項“十佳公園示范工程”、1項“十佳節能示范小區”、1項“棚戶區改造示范工程”、1項“‘山中城’建設示范工程”。
2、三項規劃編制達到全省一流水平: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市域鎮、村規劃全覆蓋,市縣(區)城市規劃區、重點鎮規劃區建設用地范圍內實現控制性詳細規劃全覆蓋。
3、八項重點工程規劃方案設計力爭達到省內設區一流水平:市民廣場、明湖公園、國際商務接待中心、華北天然氣結算中心、文化藝術中心、鉑金時代廣場(二期)、尚峰國際改造工程、五一廣場綜合改造工程。
4、八項重點地段城市容貌整治和景觀建設規劃設計達到省內設區城市一流水平:五一路、勝利路、濱河路、清水河路、緯三路、古宏大街、張宣大道兩側、快速路兩側。
5、創新規劃管理體制,批后跟蹤監督管理力爭達到省內設區城市一流水平:規劃編制管理、規劃實施管理、規劃監督管理、規劃監察管理。
二、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實現規劃工作新跨越
一是深化完善城鄉規劃編制體系。按照“提升舊城區、完善高新區、建設新城區、開發洋河南區”的要求,積極推進中心城區南移,形成組團式建設、一體化發展、同城化管理。按照“一城七區多組團”的格局,以清水河和洋河為主軸,堅定不移地推進河道治理、路網建設、水系完善等重點工程規劃編制工作,進一步拉開城市發展框架。同時,加強對縣城規劃的指導,組織開展好“規劃大師進縣城活動”,著力提升縣城建設水平。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城鄉”的規劃編制體系。
二是嚴格規劃實施管理。完善建設項目選址審批的分級管理制度,按照《河北省建設項目選址規劃管理工作規程》,明確市、縣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的責任和工作標準。
按照省政府《關于加快壯大中心城市促進城市群快速發展的意見》,落實中心城區統籌范圍,進一步理順規劃管理體制。嚴格落實一區(禁建區)、五線(紅線、綠線、藍線、紫線、橙線)等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強制性內容,嚴格控制各類建設項目的容積率、居住用地容積率的上限,嚴格執行規劃修改的工作程序,確保不再發生隨意變更規劃或調整容積率等問題。
三是加強規劃管理信息化建設,提升規劃管理技術手段。積極推進城市數字化輔助決策系統建設進度,適時推進數字規劃成果的運用,全面采用地理信息系統、計算機輔助設計等手段,初步實現規劃基礎數據管理數字化、規劃設計網絡化、方案展示虛擬化,擴展信息化成果覆蓋范圍。
四是完善城市設計和景觀整治規劃。按照省《關于加強城市容貌整治與景觀建設的意見》,在完成規劃設計集中攻堅的基礎上,結合我市2010年城市容貌整治和景觀建設的主要任務,對丹拉出入口、張承五一路出口、所有互通景觀提升等15項重點風貌區、重要地段的城市設計和景觀整治進行精心規劃、精心設計,確保規劃的落實和執行。
五是加強新民居建設和名鎮名村保護。依據《河北省新農村建設村莊規劃編制導則》和縣域村莊空間布局規劃、鄉鎮總體規劃,2010年5月1日前,完成第二批省級農村新民居示范村規劃編制工作。繼續開展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申報工作,組織專門人員認真編制第二批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規劃,與第一批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規劃一并上報省政府審批。
六是全面深化建設項目陽光審批工程。深化“陽光規劃”,建立健全公平、公正、透明的規劃管理制度。明確各類規劃的行政審批、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監督等事項,擴大公開公示范圍,保證廣大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進一步完善城市規劃委員會制度、規劃公示制度、規劃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加快規劃展館建設。
七是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充分利用市、縣、區自然和人文資源,充分發揮建筑大師的重要作用,突出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突出單體建筑的個性化和藝術性,進一步提升城市建設品質。圍繞大型公共建筑及重要功能片區建設,重點培育和傾力規劃建設一批具有較高環境品質的精品片區、街道、公園和單體建筑,實行目標化管理,打造一批具有地標性的精品力作。
八是切實加強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建設。強化《城鄉規劃法》的學習培訓,年內,舉辦城市規劃管理和技術培訓班兩次,邀請國內外城市規劃專家對市局及各縣區規劃管理和規劃編制工作人員、技術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定期組織召開規劃工作研討會,積極探索現代化城市規劃建設的新模式、新思路。充分發揮**建院駐地優勢,對干部職工進行全面培訓,持續提升規劃設計水平和干部職工的綜合素質。
九是加強規劃監督管理。通過開展“零違工程”行動,對城市建成區范圍內的各類違規建筑、超期臨建進行一次大清查。扎實做好建設工程領域專項治理工作。在認真開展治理違規變更規劃和調整容積率自查自糾活動的基礎上,建立完善規劃審批、行政許可、責任追究等制度,嚴把“一書三證”發放關,進一步完善《**市城鄉規劃局關于經營性建設用地規劃設計條件的暫行管理辦法》,有效遏制房地產開發中違規變更規劃、調整容積率問題的發生。
(十)敞開城門搞規劃,全力提高規劃設計水平。認真落實省建設廳出臺的《關于創新機制提高規劃設計水平的指導意見》,著力改變目前設計水平不高、機制不活的問題。一是全面放開規劃設計市場。通過招標等辦法,把國內外一流的設計單位和大師引進來,對重大工程項目進行方案比對,公開、平等、擇優選取,全方位提高設計質量和水準。二是完善決策機制。進一步完善專家咨詢委員會和規劃委員會決策機制,擴大公眾參與程度。三是健立建全投入機制。擴大各級政府對規劃編制的經費投入,著力解決長期以來投入不足的問題。各縣區要在做好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宣傳和爭取的力度,贏得縣區黨委、政府對規劃的關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