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落實科學發展觀工作匯報

時間:2022-06-01 09:36:00

導語:鄉鎮落實科學發展觀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落實科學發展觀工作匯報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抓黨建,促進科學發展;興農業,促進穩定發展;強工業,促進跨越發展;筑基礎,促進持續發展;構和諧,促進協調發展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積極探索黨建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進一步把組織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凝聚推動科學發展的強大力量、促進穩定發展大力扶持和引導發展特色農業、品牌農業和綠色農業,推動富民工程,建設全面小康、發揮區位、資源優勢,搶抓機遇,創新發展方式,著力破解制約發展的瓶頸、圍繞農村城市化、城鎮現代化、城鄉一體化目標,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擴大集鎮規模,全面提升集鎮功能,著力改善集鎮面貌、將解決民生問題作為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舉措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今年以來,我鎮積極應對國際金融風暴的嚴峻態勢,進一步理清思路,激發活力,增強動力,關鍵環節抓落實,重點工作求突破,全鎮經濟社會繼續保持較好的發展勢頭。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的開展,為我鎮進一步加快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載體支撐。我們將圍繞年度目標任務,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狠抓落實,把科學發展的理念貫穿于各個環節,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推動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一、抓黨建,促進科學發展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積極探索黨建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進一步把組織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凝聚推動科學發展的強大力量。一是創新機制激活力。進一步完善黨委議事制度,堅持民主決策,切實做到及時總結查找問題、及時研究處理措施、及時予以解決落實,做到特事特辦、急事快辦、大事先辦、凡事必辦。進一步依托區位比較優勢,加大全民創業扶持文秘雜燴網力度,激發全民創業熱情,引導和扶持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的黨員帶頭創業。二是創新制度強保障。調動各方面力量,發揮各方面作用,進一步擴大民主,集中民智,切實增強決策的民主性、廣泛性,提高決策的科學性、針對性,做到公開、透明,接受群眾的評判,接受社會的考核。建立更加規范、更加可操作的工作績效評判機制,推動干部考核評價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數量化,促進黨干部把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有機結合。三是創新環境保穩定。全面認識和掌握矛盾的內在規律,重點圍繞促進和諧穩定,深入排查調處各種矛盾糾紛,對于歷史遺留問題和政策接軌等問題,及時發現,主動介入,妥善解決,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二、興農業,促進穩定發展大力扶持和引導發展特色農業、品牌農業和綠色農業,推動富民工程,建設全面小康。一是著力發展高效農業。進一步放大傳統養殖優勢效應,著力引導發展清真牛羊、生豬、菜鵝和免疫雞養殖業;充分發揮臨近的區位優勢,著力引導發展大棚蔬菜、菌菇、花卉苗木等項目;充分發揮境內“八庫一圩”豐富的水資源優勢,進一步加大整合力度,實施聯片開發,著力引導發展“農家樂”等休閑觀光農業。二是加強支農惠農服務。落實扶農惠農補貼政策,按標準足額發放到農民手中,確保農民真正得實惠,調動其生產積極性。三是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進一步探索建立鎮、村兩級土地流轉的工作機制,加快農村三大合作組織建設,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努力提高農民的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加強農民就業技能培訓,加大勞務輸轉力度,積極引導農民向二、三產業轉移,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幫助風鵝、牛肉等農產品加工企業建設農產品流通營銷隊伍,拓寬農產品外銷流通渠道,年內確保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10000元以上。

三、強工業,促進跨越發展發揮區位、資源優勢,搶抓機遇,創新發展方式,著力破解制約發展的瓶頸。一是壯大工業發展實體。落實各級扶持政策,加大現有傳統輕工業、機械電子、食品加工、電力電氣等支柱產業的扶持力度,打造特色產業集群。堅持以現有46家規模企業為重點,積極引導企業加大技改擴建力度,鼓勵發展創新型經濟,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打造和培育市場前景廣闊、科技含量高的拳頭產品,促進企業增量增值,確保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9億元,新增規模企業8家以上。二是拓寬招商引資領域。將招商引資作為加快鎮域經濟發展的“出路工程”來抓,創新方式,推動產業招商、以商引商。進一步加大溫州工業園項目洽談力度,凝心聚力打造集聚度高的特色產業和“親商、安商、愛商”的行政、投資、創業環境,確保招引項目15個以上,全年實現合同利用外資1625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50萬美元,實際招引民資11億元,完成民資注冊5.5億元的目標任務。三是推進園區、項目建設。新辟園區用地300畝以上,新建園區標房8萬平方米以上,進一步完善道路、供電、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加快5000平米的小企業創業基地建設進度,緩解原始積累不足的投資經營者進園創業。扎實推行效能督查機制,切實把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作為衡量鎮、村干部工作成績的第一指標,進一步完善招商引資、項目建設量化考核辦法,確保在手項目早竣工、早達產、早見效。

四、筑基礎,促進持續發展圍繞農村城市化、城鎮現代化、城鄉一體化目標,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擴大集鎮規模,全面提升集鎮功能,著力改善集鎮面貌。一是傾力打造宜居××。嚴格按照集鎮總體規劃和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加快房地產開發進程,積極實施商務中心、信合大樓、聯盟新區等集鎮項目;加大資金投入,完善亮化、綠化、美化等配套設施建設;強化集鎮長效管理機制,構建安定、有序的集鎮環境,著力打造充滿活力、富有特色、景色優美、宜商宜居的環境優美鄉鎮。二是全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嚴格按照新一輪村莊布局規劃,以扎實的措施,全面推進新一輪村莊規劃建設;按照“全面達小康”總體目標要求,以農村新六件實事工程為抓手,突出改水改廁、環境整治等重點,加大全面小康宣傳力度,確保路南村創成揚州市級新農村建設示范村,萬集、老壩、圣棠等5個村創成全面小康村,實現全面小康目標。三是致力發展服務行業。充分挖掘餐飲特色文化,放大××五香牛肉、草爐燒餅等揚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社會效應,積極開發餐飲特色街區,做足××餐飲文化;進一步發展“道口”經濟,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大型超市等商貿流通業,引導發展金融、保險、法律服務、信息咨詢等新型服務業;繼續提升玩具輔料、糧油等特色專業市場的商業集聚水平,吸引更多的商家到××鎮安營扎寨。

五、構和諧,促進協調發展將解決民生問題作為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舉措。一是優先發展文教衛事業。進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改善辦學條件,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努力提高辦學水平,不斷提升教育質量。進一步抓好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全民的整體素質。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社區衛生服務功能。認真落實農村計生家庭獎勵扶助政策,進一步顯現“世代服務”品牌效應。二是完善社會保障和救助體系。加快構建覆蓋全鎮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比例,全面推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提高參保率。進一步完善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實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措施,做好民政優撫工作,繼續推進結對幫扶困難群眾活動,解決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為孤寡老人、五保戶、困難戶、危房戶排憂解難,做到應保盡保,集中供養率達85%以上。三是全力維護社會穩定。進一步深化平安、法治建設,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突出安全生產,加大煙花爆竹、液化氣站等特種行業監管督查力度,加大安全生產大檢查密度和力度,預防和杜絕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