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政府創先爭優工作報告
時間:2022-06-24 09:16:00
導語:區政府創先爭優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區第十六屆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9年政府工作回顧
2009年,是全區經濟社會在挑戰中發展、在困難中前進、在考驗中取得顯著成果的一年。一年來,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沖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考驗中,區政府在上級黨委、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和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團結和依靠廣大干部群眾,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干事創業,攻堅破難、銳意進取,較好完成了區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50.9億元(預計下同),比上年增長14.1%;實現地方財政收入9.05億元,增長16.03%。
——對外開放在應對危機中取得新成果。面對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積極創新招商思路,全面推進以“三個引進”為重點的招大引強戰略,全年共引進各類項目103個,其中投資9000萬美元的世界500強英聯食品、9.5億元的冀東水泥等過千萬美元和億元的大項目20個;先后有上汽變速器、德爾福派克電氣等21戶企業追加投資,增資總額12億元;全區實際利用外資、實際利用內資分別達到8500萬美元和46.2億元,增長1%和15%;完成外貿出口4.5億美元,下降24%。牢牢把握國家保增長擴內需的寶貴機遇,傾力向上爭取各類資金項目,共爭取中央擴大內需項目11個,到位資金6161萬元,爭取省調控資金項目4個,到位資金1.23億元。深入落實包幫責任制,全面加快大項目建設,總投資386億元的75個市級重點項目開(復)工73個,完成實際投入140.6億元,其中總投資50億元的寶鋼精密鋼管、2.4億美元的通用光伏等26個項目投入生產,全區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60億元,增長28%。在對外開放的拉動下,園區經濟保持健康發展勢頭,高新區投產企業累計達到430戶,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利稅分別增長21%和30%。
——主導產業在結構調整中實現新發展。機械制造、電子信息和特鋼制品三大主導產業累計落戶項目達到229個,總投資406億元。其中,汽車零部件產業落戶項目106個,76個建成投產。2009年三大主導產業完成增加值、利稅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分別達到75%和78%。骨干企業運行良好,民營經濟穩步發展,工業經濟實現逆勢上揚,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55戶,完成增加值59.5億元、利稅15.9億元,分別增長15%和16%。深入開展“企業服務年”活動,千方百計為企業減輕負擔、排憂解難,積極組織參加國內外大型經貿活動,幫助拓展市場、爭取訂單,扭轉被動局面;廣泛開展銀企合作,建立高水平的融資服務體系,全區信貸投放總額和授信額度達110億元,到位資金74億元,有效緩解了企業融資難問題。積極融入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超前規劃中古路兩側臨港物流加工區、西拓區南延、崗崳山周邊拓展以及青龍山以南、沿內夾河流域的高端產業園等“四大園區工程”,著力建設汽車零部件、特鋼、臨港物流、海洋裝備制造以及it和文化教育等“五大產業基地”,為壯大主導產業、培植新興產業開辟新的空間。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全面實施高新技術成長計劃,43個項目列入省市技術導向計劃和科技創新計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42.2%。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消費性服務業和高端服務業一體推進的發展格局全面拉開,全區物流大項目累計達到15個,總投資25億元,投資5600萬元的奔馳4s店等10個項目投入運營,投資6.6億元的富榮科技軟件園一期等項目進展順利。2009年,全區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6.9億元,增長19.5%;三次產業比由上年的5.5∶55.7∶38.8調整為5∶55∶40。
——城市建設在加快融合中呈現新面貌。牢牢把握加快與中心市區融合的發展方向不動搖,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環境進一步優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投資5500萬元的松霞路、民阜路等7條道路建設改造工程順利完成,投資8300萬元的煙鳳線福山段改建工程基本完工;城區16處低洼積水路段雨污管線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南部新城區污水管網一期建設工程加快推進,共鋪設污水管網1.2萬米、疏通8500米;投資7600萬元,完成重點電力工程8項,新增變電容量150兆伏安。舊城改造步伐加快,18個城中村改造項目順利啟動,完成拆遷68萬平方米;積極開展“百日購房財政補貼”活動,成功舉辦秋季房產展銷會,全年完成房產銷售55萬平方米。生態市區建設全面推進,完成了投資2200萬元的9條道路綠化工程,新增城區綠化面積44萬平方米;“三年大造林”工程順利實施,完成荒山造林1.9萬畝,全區森林覆蓋率和城區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41.2%和36.8%。城市管理力度進一步加大,集中開展了“大干150天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活動,城鄉環境顯著改善。
——新農村建設在城鄉統籌中開創新局面。堅持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城鄉互動,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進一步加快。鎮街帶動作用更加突出,六個鎮街全年共引進和續建項目62個,總投資41億元,完成地方財政收入3.52億元,增幅高出全區15個百分點。小城鎮建設快速突破,楮佳疃一期、鄉村記憶等10個集中居住區項目建設進展順利,新增開發面積23.4萬平方米。農業特色產業效益不斷提高,新增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認證產品5個,完成大櫻桃銷售2.5億元。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扎實推進,投資1.2億元的門樓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進展順利,完成農業綜合開發6000畝。加強農村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新轉移農村勞動力3200人。全面加大支農惠農力度,全年完成支農投入1.9億元。深入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扎實推進農村道路硬化、綠化、亮化工程,農村環境持續改善,4個鎮全部榮獲省級“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群眾生活水平在經濟發展中實現新提高。為民實事工程基本完成,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高標準完成了4處鎮衛生院新建工程,3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加快推進,88個標準化農村衛生室順利通過驗收;啟動了泊子小學新建和福山六中擴建工程,基本實現了中小學“班班通”;投資2030萬元,實施了43個村居自來水改造和農村沼氣建設工程,建成農村沼氣服務網點7個、戶用沼氣818戶;投資1400萬元,新建垃圾中轉站4座、城區公廁6處;投資1300萬元,完成西拓區客運站主體工程,新增區內公交線路2條;啟動了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建設,建立適齡青年免費婚檢制度,全面推行老齡補貼,社會福利水平進一步提高;實施了被征地村居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基本養老保險試行辦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全年財政補貼689萬元,參保率達到80%以上,成功列入全國試點區,全區60周歲以上未享受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城鄉居民,每人每年最低可領取養老金660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穩步推進,財政補貼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90元,參合率達到100%;加強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財政補貼253萬元,參保率位居全市前列;大力發展慈善事業,扎實開展愛心捐助活動,積極推進救災救濟、城鄉低保、殘疾人就業康復等工作,困難群體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進一步增強。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0276元、9350元,分別增長11%和10%。
——社會各項事業在和諧穩定中取得新進步。教育事業持續發展,教育資源不斷優化,總投資5億元的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一期工程全面建成,已完成大專部的整體搬遷。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啟動,鎮村衛生一體化管理順利實施;手足口病及甲型h1n1流感等疾病防控和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扎實開展,公共衛生應急處置水平明顯提升,群眾健康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科技創新取得新的成果,順利通過全國科技進步區考核驗收。積極傳承弘揚歷史文化,廣泛開展各類書畫展覽交流活動,被授予“中國書法之鄉”稱號;精心組織了王懿榮發現甲骨文110周年紀念大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活動,來自十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名專家學者積極參加,形成了一批具有重大影響的研究成果;加快推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投資3億元的青龍山文化廣場建設工程全面啟動,投資1500萬元的鎮街綜合文化站投入使用,農村文化大院建成率達到85%。成功舉辦煙臺市首屆龍舟大賽,在十一屆全運會上福山籍運動員奪得金牌2枚,在第五屆東亞運動會上奪得金牌1枚。
認真落實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技術服務等政策,低生育水平得到鞏固。全面加強環境保護,積極推進節能減排,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約束性、控制類指標持續下降。廣泛開展“文明福山”、“誠信福山”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城市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積極開展“建設和諧穩定模范城市”活動,扎實做好國慶60周年和全運會安保工作,堅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產和信訪穩定,全區社會治安保持全省先進水平。繼續開展萬人評機關活動,不斷強化行政審批中心建設,積極推進依法行政和信息公開,機關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明顯提高。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全面強化黨風政風建設,幫助群眾辦實事2000多項,解決生產生活難題2200多件,建立了保障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初步實現了“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目標要求。加強審計監督、財政監督和社會監督,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新的成績。統計、物價、氣象、史志檔案、雙擁共建、外事僑務和民兵預備役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進步。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我們沉著應對來自各方面的嚴峻挑戰,全力以赴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既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果,又積累了在復雜困難的環境中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經驗。一是必須堅持用科學思路培植發展新優勢,注重在實踐中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研究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及時調整完善工作思路,以一貫之抓落實,集中精力搞突破,推動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向更高層次邁進;二是必須堅持用創新精神解決前進中的困難,積極運用新思維,科學研判形勢,準確把握大局,統籌兼顧,精心運籌,善于從危機中發現和培育有利因素,在逆勢中贏得加快發展的主動權;三是必須堅持用務實作風推進工作落實,大力弘揚團結一心干事業的優良傳統,鋪下身子,埋頭苦干,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不斷提高抓落實的效率和水平;四是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凝聚加快發展的強大合力。這些來自實踐的經驗總結,是我們戰勝各種困難、推進事業發展的寶貴財富,對于福山今后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將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揚。
各位代表,一年來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果來之不易,這是市委、市政府和區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區人大依法監督、區政協參政議政的結果,是全區人民開拓奮進、創先爭優的結果,得益于歷屆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礎,離不開社會各界人士的熱情參與、積極支持。在此,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付出辛勤勞動的全區人民,向所有關心、支持福山建設和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 上一篇:農業工作創先爭優情況工作報告
- 下一篇:搞好城鄉統籌發展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