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科技及其信息部信息公開年度匯報

時間:2022-05-24 04:16:00

導語:市區科技及其信息部信息公開年度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區科技及其信息部信息公開年度匯報

引言

本報告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廣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廣州市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辦法》要求,由廣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以下統稱“我單位”)編制的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咨詢情況、復議、訴訟和申訴的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并附相關說明和指標統計表。我單位網站上可下載本報告電子版。

如您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聯系:市科技和信息化局辦公室。

一、政務信息公開概述

年,我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有關電子政務的各項方針政策,以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為準則,積極主動推進電子政務建設,較好地完成了電子政務各項任務和目標。根據《關于做好政府信息公開登記統計工作的通知》(穗府辦[2009]37號)和《關于做好迎接2009年全省政務公開考核工作的通知》(穗府辦函[2009]82號)的要求,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政務公開工作的部署,牢固樹立起政務公開的理念,按照“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的總體要求,堅持公開、公正、客觀、量化的原則,不斷加強各項政務公開制度的建設。主要依托廣州科技和信息化網作為市科技和信息化局政務公開和網上服務的主要窗口和平臺,除了向社會公開我局和各處室的職能外,還根據我局的工作特點,開設科技查詢、科技招標、科技評估、生物醫藥服務、成果推廣、測評服務、技術合同認定、電磁環境檢測和無線電發射設備檢測等服務項目。與此同時,開設“百件大事網上辦”欄目,對“科技專家網上申報”、“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社會保障(市民)卡申辦”、“廣州市科技和信息化項目網上申報受理系統”以統一、規范、便捷的方式進行公布,方便市民查詢并使用。在此基礎上,還將組織機構、人事任免、規劃計劃、采購信息等信息在廣州科信網上公布,確保我局政務公開工作落到實處。

二、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

我局全年政務公開信息4217條,其中工作動態類消息340條,通知公告類183條,人事任免6條,在線受理辦事審批備案事項3468項;網站訪問81003人次,解答咨詢8507人次,網上咨詢587人次,電話解答咨詢6400人次,當面咨詢1520人次。本年度新增的主動公開信息547條(2009年為389條)。

在主動公開的信息中,政策法規類的信息18條,包括《關于印發《廣州市創新型企業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關于印發廣州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實施方案的通知》、《關于印發《廣州市重點軟件和動漫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等,占總體的比例為34%;屬于本單位的業務類信息405條,占總體的比例為51%,其中包括《年廣州市擬認定自主創新產品公示》、《關于推薦年度廣州市科學技術獎勵項目的通知》等通知公告。

在主動公開信息工作中,為方便公眾了解信息,我單位在采用主動公開政府信息做了如下工作:

進一步健全機制,扎實開展政務公開工作。我局十分重視政務公開工作?!吨腥A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492號,以下簡稱《條例》)和《關于2009年廣州市深化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穗府辦﹝2009﹞17號,以下簡稱“17號文”)下發后,局主要領導立即做出批示,要求辦公室牽頭會有關處室及時制定出具體方案和規定。隨后,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接連召開處室工作會議和局長辦公會議,就政務公開的有關問題進行了認真的討論,確定了政務公開的內容和形式,并成立了以局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局領導為副組長、有關處室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局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了以紀檢組副組長為組長、機關黨委副書記為副組長的政務公開工作監督小組;明確由局辦公室主要負責政務公開工作并指定了具體負責人和經辦人人員,由此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政務公開工作機構。我局注意保持政務公開工作的持續性,當相關人事發生變動時,及時調整了局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和政務公開監督小組的成員。為進一步落實政務公開工作,我局定期不定期召開政務信息座談會。

認真梳理政務信息,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形式。年,為進一步規范我局政務信息的公開共享,完善網上政務公開目錄,辦公室牽頭各業務處室,對相關的政務信息進行了認真自查,刪除3條按國家有關規定廢止的事項,更新了9條事項的內容。在此基礎上,我局充分利用互聯網的使用廣泛性和易搜索性,在廣州科技網上設立政務公開專欄,提供有關的政策法規、辦事程序、科技項目管理、行政審批、認定事項等辦事內容,并將專欄放在首頁的醒目處,同時設置了游走圖標,方便群眾的檢索。為進一步深入推進政務公開,提高政務公開的水平和效能,我局在機關辦公樓出入口處設立了觸摸屏多媒體查詢系統,并印制了供群眾免費索取的宣傳手冊,為群眾了解我局政務提供條件以及更方便到位的辦事指南。

通過印發材料,及時提供科技資料和公布我局的工作動態。每年印發科技法律法規選編集送有關部門、科技企業等單位,方便他們了解和查詢科技法律法規。去年底,我局印發的《科技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選編》(2009年度),在基層引起了較好的反響。與此同時,每年編撰《廣州市科技工作年報》,介紹我市科技改革與發展、科技創新以及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發送給我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以便讓科研單位、高等院校、高新技術企業、民科企業等基層單位更廣泛地了解我市科技工作情況。去年底,我局組織了駐穗新聞媒體公開報道了部分獲得“廣州市科學技術獎”的企業,在社會產生了積極的反響,取得很好的效果。

順利完成廣州科技網的深度改版,深化網上服務。為保證政務公開內容的實時有效,當政務公開內容有調整時,做到迅速、及時地修改、完善、更新有關網站、電子觸摸屏和宣傳小冊內容。年,我局加大了信息化建設投入,共計投入261.5萬元,重點加強了廣州科技信息網絡平臺支撐環境建設,撥出28萬元專款對廣州科技信息網絡平臺進行設備的升級與改造,撥出110多萬元??顚V州科技信息網絡進行維護。今年對廣州科技網進行了適度改版,除保持廣州科技網原來優勢欄目之外,還著重加強對“政務動態”、“政務公開指南”等欄目建設,突出了動態信息報道、意見征集、項目形式審查結果查詢等功能。

我局已經形成了方便快捷的以廣州科信網為門戶的辦事指引、在線咨詢、網上申報、進度查詢、結果反饋、投訴監督等一站式網上服務功能。如我局在開始科技計劃項目申報組織工作時,除了發出書面通知外,還將通知和當年項目申報指南掛在廣州科信網上;在重新規范了科技計劃項目結題工作內部管理辦法后,及時將《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驗收申請書》《廣州市科技項目結題調查表》等有關表格上傳到廣州科信網,供企業下載最新版本。

三、主要成效

我局今年政務公開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制定了相關制度,完善了工作機制;重新梳理政務信息,更新了政務公開欄目;廣科網改版取得較好效果;局域網系統管理工作進一步規范。主要成效有:

(一)科學決策能力進一步提高。依照政務公開的有關規定,我局在涉及人事任免、經費使用等較敏感問題上,充分發揚民主,科學決策,進一步公開化、透明化。近年來,我局對會議差旅開支、財務報銷、局機關工作人員因公出國、赴港澳管理,以及干部的考察、任免等重大問題進行規范,確保按照民主推薦、局長辦公會議討論、考察、公示的程序進行。每年對我局的部門財政預算方案,由局主要領導主持召開兩次局務會議,召集各處室主要負責同志共同進行研究,充分聽取和考慮各處室的意見,調整有關條目,集體審定方案。每年對我市科技計劃項目立項,在經過專家初篩評審后,也必須提交到局務會上討論,再組織專家論證,有效控制了項目的質量。

二是依法行政意識不斷增強。政務公開的實施,使我局的工作越來越透明化和程序化,機關工作人員認真按照規定和承諾為基層和群眾服務,機關作風明顯改善,處室之間形成了相互促進、不斷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的良好精神風貌,較好地完成了各項科技工作任務。

三是服務效能進一步提高。通過確定公文類信息屬性,基層單位和群眾現在足不出戶就可以全面了解我局的業務辦理程序,并可在線辦理部分業務,從而減少了辦事往返次數,縮短了辦事時間,有效地提高了辦事效率,獲得基層群眾的較好評價。據統計,每年通過廣州科信網瀏覽查詢政務、辦理各類科信局業務近30萬人次。

四、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

本單位年共受理信息公開申請0件,其中通過門戶網站“政府信息公開”欄目提交的網上申請有0件,通過電子郵件提交的申請有0件,通過公開受理窗口當面提交的申請有0件。

五、咨詢情況

本單位年度共接受市民咨詢8507人次,其中公共查閱室接待0次,咨詢電話接聽6400次以上,當面咨詢接待1520次,網上咨詢587次。本單位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專欄訪問量81003人次。我單位網站設立了相關的咨詢欄目,但設定的咨詢途徑是市民通過在網站上填寫相關信息直接提交,故無市民郵件咨詢。

六、復議、訴訟和申訴情況

本單位年度發生針對本單位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復議案0件;發生針對本單位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訴訟案0件;此外,本單位未收到針對本單位政府信息公開事務有關的申訴案。

七、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實施政務公開以來,我局一直堅持實事求是和依法行政的原則推行,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局機關工作人員進一步端正了工作態度,認真按照規定和承諾為基層和群眾服務;政務公開也使我局的工作更為透明化和程序化,方便了基層和群眾辦事,提高了行政效能,基層和群眾都比較滿意。

(一)存在的不足。

一是個別工作人員對政務公開的認識還不夠到位。個別同志對推行政務信息公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存在著怕麻煩,不想公開的思想。

二是政務公開工作的推行力度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工作進展遲緩,公開成效不明顯,政務公開工作的推行力度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是政務公開的形式還應多樣化。政務公開的形式還比較單一。

(二)改進措施。

今后,我局將以大部制改革為契機,充分發揮高科技人才聚集的優勢,進一步加大對落實政務公開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解決力度,確保我局政務公開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著重在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

一是向機關工作人員進一步宣傳政務公開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對政務公開工作的認識。

二是進一步加大政務公開工作的力度,完善有關工作制度,將我局政務公開工作不斷推向深入。

三是進一步拓展政務公開的形式,讓政務公開工作開展地更有聲有色,更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