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時間:2022-02-27 11:18:00
導語:市區經濟發展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位代表:
現在,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是第六屆人民政府工作開局之年。一年來,區人民政府在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團結帶領全區各族人民,圍繞目標,突出重點,開拓進取,真抓實干,加快推進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城鎮化和地企一體化進程,全區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地區生產總值實現48.36億元,同比增長31.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92億元,增長49.2%;第二產業增加值28.68億元,增長35.7%;第三產業增加值15.76億元,增長22.2%。一、二、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8.1:59.3:32.6,產業結構更加符合地區特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17.78億元,增長146.2%。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7.39億元,增長24%。
工業經濟主導地位加強,增長勢頭強勁。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25.07億元,增長28.3%。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4.4%。新增規模以上企業5家,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1.74億元,增長35.3%,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42.5%。工業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區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06.4,產銷率103.6%。積極探索資源型城市發展接續產業的新路子,培育壯大煤電能源、重化工和綠色食品加工主導產業,實施新改擴項目111個,完成投資8.02億元。平莊熱電廠一期工程2.4萬千瓦機組實現供熱和并網發電,伊利液態奶生產線日處理鮮奶能力達到280噸,赤峰賀麒年產1.2萬噸精密銅管項目成功試生產,甲醛、硅錳合金、甲醇汽油、石材加工、一汽4S店、帥威元興奶牛飼料等項目開工建設和投產。爭取國債貼息3078萬元,支持草原興發實施肉食品衛生安全體系建設。投資8300萬元,實施地方煤礦技改擴建工程,全年地方煤炭產量達到364萬噸,比上年增加26萬噸。成立區、鎮安全生產監管機構,加大監管力度,全區煤礦連續三年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投資1360萬元,完善五家、平莊工業項目區基礎設施,增強了工業園區項目聚集和承載能力,年內新增入駐項目9個,實現投資5.84億元,入園企業達到31家。
農業產業化經營和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突破。重點建設奶牛和蔬菜產業基地,小區數量和建設檔次躍上新臺階,雞、牛、菜、草總量增長迅速。全社會融資2.5億元,新建續建奶牛小區23處,其中千頭以上奶牛牧場園區8處,建成奶站28個,奶牛存欄達到17495頭,比上年增加12496頭。沿赤元、赤平、上安公路規劃了10萬畝保護地蔬菜產業帶,融資7880萬元,發展保護地蔬菜10330畝,總面積達到17130畝。新建綠鳥雞放養場6處,養雞小區總數達到50處,肉雞飼養量突破1600萬只。飼草料基地面積達到8萬畝,新增青貯設施10萬立方米。退耕還林6890畝。加大農業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出臺加快奶業和保護地蔬菜發展等政策性文件,投資1100萬元用于奶業貸款風險基金和小區以獎代補,組建福牛奶業有限公司和金牛擔保有限公司,爭取國家開發銀行3000萬元中長期貸款發展奶牛養殖,區信用聯社等金融機構發放支農貸款2.8億元,有力推動了農村經濟發展。龍頭企業帶動能力進一步提高,草原興發進入中國最具生命力企業100強,產業優勢更加明顯,赤峰伊利乳業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更為緊密,農民建設產業基地的信心不斷增強。強化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組建畜牧業技術服務中心,嚴格執行對外購畜報批報檢、跟蹤檢疫和動物疫病監控制度。采取得力措施,有效防范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爭取上級資金3000多萬元,實施水利、生態、農業綜合開發和扶貧開發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改善了農業發展環境。
城鎮建設扎實推進。多元化投資6200萬元,完成銀河廣場續建和文化大廈建設,增強了銀河廣場服務功能。實施熱力管網續建工程,實現了平莊城區地方供熱系統集中供熱,新增供熱輸導能力150萬平方米。改造、修復城區道路2.3萬平方米,增設公廁3處、垃圾轉運站1處,新增公共綠地面積12.7萬平方米。投資1.2億元,實施了新華、星光小區續建工程和銀河B區部分拆遷,房地產開發面積14萬平方米。采取資產置換、政策支持等措施,建設平莊村村民住宅小區,妥善解決了城中村部分居民的住房問題。積極運作平莊西城區開發建設,征地和規劃設計等前期工作取得有效進展。加強城區建設,采取政策支持和市場化運作的方式,融資1000余萬元進行了市場開發、道路改造和城區綠化,城區面貌得到改善。加快城鄉道路建設,投資950萬元,新建、改造平莊運煤通道、青上線、馬塔線等公路71.6公里,重建了赤朝路達拉民安橋,設置了標準地名標志。深入開展城區環境綜合治理,實施住宅小區廣電通訊線路入地埋設,規范戶外廣告牌匾和街路兩側車輛停放,依法依規整治各類非法運營車輛,有力地維護了城區交通秩序。推進綠色環保工程,強化城區煙塵排放監控和水源地保護,城區環境明顯改觀。
地企一體化取得實質性進展。積極為駐區企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主動提供服務,著力解決駐區企業在項目建設、生產用地等方面遇到的困難,支持駐區企業做強主業、加快發展。落實相關政策,支持駐區企業主輔分離,引導宏文機電、賀邦機電、平順化工、帥威啤酒等企業規范發展。支持駐區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平煤公司教育、衛生、公安移交地方管理工作進展順利。拓寬合作領域,地企之間在資源轉化、招商引資、爭取項目上密切配合,優勢互補,形成了地企聯動、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第三產業穩步發展,民營經濟充滿活力。交通運輸、餐飲服務等傳統產業繁榮活躍;超市、連鎖、品牌專賣等新型商業模式蓬勃興起;郵電、通訊信息產業較快增長。實施政府上網工程,成立信息管理中心,開通政府網站,推進了信息化建設。加快市場體系建設,理順了平莊商城管理體制,平莊向陽市場、馬林葵花交易市場、農貿市場投入運營,賽歐亞物流園區、古山綠源蔬菜產地批發市場建設進展順利。民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全區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達到1.3萬家,實現產值58億元,從業人員達到7萬余人。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國有集體企業改革重組,增強了發展活力。6家民營企業出資1000多萬元注冊了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搭建了中小企業融資平臺。
財政收入增幅較大,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障更加有力。進一步完善財政管理體制,培育主體稅源,深挖增收潛力,屬地財政收入完成51494萬元,增長23.4%;區級財政收入突破4億元大關,完成41966萬元,增長2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05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006元,分別增加937元和550元,農民收入增速首次超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推進再就業工程,1685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475名大齡就業困難人員得到安置,勞務輸出2.6萬人次,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新增參保人員2641名,按時足額發放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和失業保險金。全面落實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發放低保補助金1243萬元。實行開發式扶貧,投入扶貧資金400萬元,改造169戶特困戶危房和敬老院11620平方米,支持8個貧困村發展種養業,促進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改革開放成效明顯。深化農村改革,落實糧食直補政策,向農民發放糧食補貼1015萬元。籌措資金3594萬元,對煤炭公司、民爆公司、商業、糧食、供銷、潤達等企業實施改制,置換職工身份2084人,全面完成了區屬流通企業改制任務。穩步推進事業單位改革試點,鞏固區醫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成果,探索事業單位用人新機制,公開選聘5名中小學校長和65名教職工。撤并云杉路街道辦事處,成立城區綜合執法大隊,理順平莊城區環境衛生管理職能,完善了城市管理體制。全面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制定了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和獎勵辦法,健全招商引資網絡,突出抓好專項定向招商,招商引資實現新突破,共引進項目38個,到位資金8.29億元,增長185.8%。擴大對外貿易,出口總額實現1.05億元人民幣,增長121.3%。
各項社會事業實現新發展。加大科技投入,引進新技術、新品種、新成果27個,轉化、推廣普及實用科技成果19項。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改善辦學條件,投資1543萬元,完成了星光小學續建工程,新建、改造10所學校校舍面積11946平方米,為高中配置了現代化教學設備。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高考錄取創歷史最好成績。投資1000萬元,新建了8000余平方米區醫院住院樓和醫學影像中心。扎實推進了人口與計劃生育綜合改革,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58‰。實施有線電視光纜聯網工程,成為自治區第二家有線電視光纜覆蓋各鎮鄉街的旗縣區。小五家回族鄉由鐵通公司實施了信息扶貧工程,至此區實現了村村通電話的目標。強化統計職能,屬地主要經濟指標實行統一調度和管理,第一次經濟普查順利啟動。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廣泛深入地開展了星級文明城市、“誠信寶山”、“三德爭先”等系列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檔案、民兵、地震、民族宗教、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等工作取得新進展。
民主法制建設開創新局面。區人民政府依法向人大常委會報告工作,認真落實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積極向區政協和社會各界通報情況,支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開展視察和調研活動,高度重視人大代表議案、建議、批評意見和政協委員提案,全年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18件、政協委員提案149件,辦復率達到100%。關心、支持各派、人民團體及老干部等方面工作。扎實推進“四五”普法,深入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全面清理行政許可事項,規范了行政執法行為。強化了政府采購、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社會治安秩序持續好轉。高度重視信訪工作,實行了處理突出信訪問題及群體性事件聯席會議制度,認真辦理群眾來信來訪,妥善解決了一些突出問題,保持了社會和諧穩定。
各位代表,為完成區六屆一次人代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區人民政府堅持運用行政推動和市場化運作機制,對牽動全局的重點工作、重點項目實行組團承包、專項推進,千方百計籌措資金1.1億元,保證了精密銅管、平莊熱電、熱力管網、奶牛養殖、土地儲備等重點項目的順利實施。增加財政資金投入,向農業產業化基地建設、工業園區建設和城鎮建設投入資金3817萬元,償還歷史債務2338萬元。建立獎懲機制,投入100萬元建立招商引資獎勵基金,投入100萬元用于兌現鎮鄉經濟目標責任狀和重點項目獎勵。按照經濟要發展、人民得實惠的要求,在全市率先免征農業稅,增加了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地方性福利補貼。區人民政府積極籌措資金,合理使用財力,有力地支持了經濟發展,切實維護了廣大群眾利益,極大地調動了干部群眾加快發展的積極性。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是區發展較快、效果較為顯著的一年,是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得到實惠較多的一年,是全區人民為自己的奮斗成果而深受鼓舞和倍感自豪的一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在2000年的基礎上實現雙翻番,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工業經濟、招商引資均列全市第一,農牧業產業化經營、設施農業、奶牛產業和生態建設受市委、市政府表彰,區被列入自治區星火科技示范縣和可持續發展試驗區,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稱號。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區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區人大、區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駐區企業、條管單位密切配合、全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區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代表區人民政府向所有關心支持發展的廣大干部群眾、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們也清醒地看到區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經濟發展總體水平不高,產業層次低,產業鏈條短,資源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制約發展的瓶頸因素較多,資金供需矛盾比較突出,財政壓力較大;招商引資仍需加強,項目運作成功率有待提高;農業產業化覆蓋面不寬,農民持續增收仍有一定困難;城鎮規劃建設相對滯后,舊城改造和拓展城市發展空間任務艱巨;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增加,社會不穩定因素仍然存在。政府工作還存在行政效能不高、發展環境不夠寬松等問題,人民群眾還有一些不滿意的地方。對這些矛盾和問題,區人民政府將高度重視并認真加以解決。
- 上一篇:民生論壇閉幕會上政協主席講話
- 下一篇:做好事業單位法人年檢工作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