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扶貧開發工作匯報

時間:2022-03-29 04:26:00

導語:農業局扶貧開發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局扶貧開發工作匯報

農業局緊緊圍繞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維護農村穩定這個大局,以轉變思想觀念、解決致富“路子”和理順工作關系為突破口,充分發揮農業部門的優勢,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積極做好扶貧開發工作,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主要做法

1、資金扶貧。一是將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農機購置補貼、油菜種植補貼等惠農政策資金及時發放到農民手中,讓農民群眾真正享受到惠農政策帶來的實惠。五年中共發放各類政策補貼資金7500多萬元。二是將農村沼氣建設、退耕還林、低產田改造等項目建設資金向扶貧重點村傾斜,并充分發揮資金的聚焦效應,把項目做成、做好、做大,五年來共向扶貧重點村投入項目資金400多萬元。三是將救災資金向扶貧重點村傾斜,近五年我局投入扶貧資金及物資200多萬元,幫助重點村開展好生產自救工作。

2、產業扶貧。結合農業部門實際,創新產業扶貧方式,以推進土地流轉規模經營、高效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為突破口,促進貧困戶的增收。一是推進土地流轉規模經營。近年來,我縣土地流轉面積達到2.2萬畝,參與的貧困戶達100余戶,促進了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實現了各類生產要素的整合,以此來提高經濟效益。二是發展高效農業。一方面圍繞“葛、油茶、生豬、紅楓”四大主導產業,發展規模種養,帶動扶貧村農戶致富。另一方面結合扶貧村實際,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如鄉葡萄,鄉楊梅、水蜜桃,鄉村麒麟瓜等都形成了“一村一品”特色。三是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我們將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作為產業扶貧的重要一環,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橋梁紐帶作用,帶動貧困戶增收,目前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發展到229家,帶動農戶3600戶,其中貧困農戶210戶,專業合作社在扶貧開發中的作用也日益凸顯。

3、科技扶貧。“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結合農業部門自身優勢,采取技術培訓、送科技下鄉等方式,將致富經送到農戶手中,幫助叩開致富大門。一是實施“陽光工程”培訓。大力幫扶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勞動力參加職業技能培訓,轉移就業,爭取就業一人,脫貧一戶。2010年培訓農民1100人,其中貧困農民235人,今年計劃培訓1200人。二是開展科技下鄉活動。結合農時季節,定期組織技術人員到各扶貧村授課,講授種養科技知識,贈送科技書籍,努力提高貧困戶種養技能和致富能力。

二、幾點建議

一是加大對扶貧村的扶貧資金投入,提高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整體水平。

二是在扶貧政策和項目方面適當向我縣傾斜,提升自身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