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委效能問責工作匯報

時間:2022-04-06 03:28:00

導語:紀委效能問責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紀委效能問責工作匯報

機關效能建設是管理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高層次的管理形式和載體,是以效能為基本目標,以實現優質高效為目的,把管理的諸要素有機結合在一起依法履行職責的管理活動。

開展機關效能建設是建立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的機關管理體系的必然要求,是實現“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反映了黨的宗旨和人民的愿望,關系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

一、正視當前機關效能建設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

在我們當前的機關效能建設形勢下,我們的干部在履行崗位職責、提高執行能力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已經成為影響我們加強機關效能建設、優化發展環境的重要障礙。一是執行不力。個別地方和部門落實上級重大決定還不夠堅決,對效能建設還不夠重視,一些地方的效能建設往往成了效能辦幾個工作人員的事情,個別地方和單位甚至還沒有開展這項活動,存在“上熱下冷”、走過場等問題。二是作風不實。玩樂之風、浮躁之風、鋪張之風、賭博之風仍然嚴重。督查組在督查上下班紀律時,有些干部頂風違紀,上班期間聚眾打麻將、玩電腦游戲;有干部工作時間上網聊天、瀏覽股市行情。三是責任不強。有些干部工作大而化之,不深、不細、不實;有的責任意識淡化,工作不作為,程序不合法,辦事效率低。這些現象雖然只表現在少數部門、少數干部身上,但危害很大,如不下決心解決,勢必影響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勢必影響當地對外開放的形象,勢必影響當地發展的步伐。

二、抓“效”和抓“能”相結合,有力有序的推進效能建設

機關效能建設,著力點是落實,關鍵是監督,保障是問責,就是通過改進機關工作作風,提高機關工作效能。最終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水平。要以制度建設為基礎,以機制創新為動力,以績效考評為關鍵,以效能監察為手段,以群眾滿意和優化發展環境為目標,切實抓好效能建設工作的落實。

1、鎖定重難點,強化思想作風建設。始終堅持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貫穿于現代化建設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各項具體實踐中,進一步強化“四個最”的意識,即加快經濟發展,保持社會穩定是最大的政治;體制機制創新是最大的動力;“三個有利于”是最大的政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最高的要求。以思想大解放推動改革大突破、經濟大發展、社會大進步。

2、選擇突破點,解決實際問題。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做活做足“送”和“放”的文章,即把政策、技術、信息、發展思路送到基層,把各項方便送給基層和群眾,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要“放開、放活、放徹底”,真正把深化改革、加快發展、保持穩定的各項措施落到基層、落到實處。

3、定好落腳點,多為基層群眾服務。從倡導為基層、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做起,把學、改、做有機統一起來,要把推行的各種承諾制的重點定位在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上,使機關作風建設由“虛”變“實”;把承諾制的立足點定位在建立監督制約和保障機制上,使機關作風建設由“軟”變“硬”。通過組織機關干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幫助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找準切入點,狠抓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和依法行政。建立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運行機制。一是加強干部生活作風建設。始終保持艱苦奮頭的優良傳統,不斷加大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力度,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和條件。二是在行政行為上強規范。認真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履行職責,規范行政裁量權的行使。認真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搞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5、擺好基本點,以人為本建設良好軟環境。著力營造好營造奮發向上的政治環境,解決一些深層次的思想認識問題營造團結和諧的人際環境,努力營造人與人之間在生活上互相關心、工作上互相支持、感情上互相理解、團結友害的良好氛圍;營造人盡其才的工作環境,堅持用好的作風選人、選作風好的人。

三、構建長效機制,確保機關效能建設取得實效

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總體要求是短期內要取得明顯成效,關鍵之舉在于構建長效機制。要以五項制度建設為突破口,以電子政務監督為關鍵點,以嚴格責任追究為著力點,建立和完善效能制度體系,逐步形成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的長效機制。通過制度建設,逐步形成改善作風、提升效能、優化環境的長效機制,切實提升機關形象、提高工作效率。要真正的建立起機關效能建設的長效機制,必須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實現干部隊伍素質有新提高。在機關效能建設中,要始終堅定不移地突出以人為本,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中心,將著眼點放在教育人、培養人、激勵人,通過提高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和能力水平,促進機關效能水平的提高,建立起一支政治上靠得住、群眾信得過、工作能力強的干部隊伍。一是要加強干部的思想作風建設。牢固樹立公仆意識,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時刻要有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主動、積極、自覺地去做有利于破解發展難題、激活發展要素、創造發展空間的事情。二是要進一步提高干部的能力素質。利用有限的資源,來加強干部的政治理論素養、業務技能、創造性開展工作的能力,有效解決思想僵化、不敢想、不想干,能力不及、干不了的現象。創新條件開展學習活動,形成“勤練兵、學技能、愛崗、敬業”的好風氣。三是要加強機關領導科學管理的能力。領導要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把效能建設和經濟建設結合在一起,要敢于打破機關內部的平均主義、鐵飯碗等阻礙效能提高的蕃籬,不能讓某些腐敗作風和行政文化陋習影響效能建設工作,要用現代管理科學知識來加以克服和改造,敢于實施管理監督職能,敢于碰硬,敢于得罪人。

2、不斷完善機關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有新舉措。建立完善決策、管理、服務、公開等方面的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要對本地本部門的制度體系進行梳理、完善和規范,把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及時上升為規章制度;探索建立公眾參與的行政績效考核辦法,全面開展服務對象評議服務部門活動。一是以服務承諾制加強社會監督。簡化辦事程序,縮短辦事時限,提供優質服務,對違諾行為,要追究直接責任人或單位領導的責任。二是以首問責任制體現服務態度。屬于首問人職責范圍的,要按規定及時辦理,不能當場辦理的,要告知有關辦理事項、需要補充或攜帶的材料以及如何辦理。三是以限時辦結制提高工作效率。各機關、單位要根據職責要求,科學、合理地確定所承辦事項的辦理時限,對即辦事項,要即時予以辦理,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和刁難。四是以崗位責任制嚴格工作紀律。公務崗位,特別是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務崗位,工作時間必須保證有工作人員辦理相關公務。五是以超時默認制規定工作職責。具備條件的行政管理事項實行超時默認制,行政機關超過規定期限未做出決定的,一律視為同意,由此造成重大失誤和影響的要嚴肅追究該行政機關的責任。

3、強化機關效能監督,落實督促檢查有新加強。積極探索實施有效監督的途徑和方法,建立一套便利、管用、有約束力的監督機制。一是綜合黨政機關已建立的各項監督功能,把效能建設與工作目標責任考核、黨風廉政責任制考核、公務員年度考核等有機結合起來,建立一套可操縱性強的監督制度。二是主動實施檢查和行使監督權威。主動實施檢查監督權威,把監督結果作為考評干部的依據,使監督檢查職能長期發生效應,自然約束干職工加強意識修養,自覺改正自己的工作缺點,從而才能促進機關中那些大錯不犯、小事不斷的同志自覺加強組織紀律性,從源頭上堵住行政陋習。三是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強化效能監督工作。按照既定的工作計劃方案和檢查監督結果,采用指標量化考評與民主測評參考互補,依據綜合考核的結果給予獎懲。同時,在重視干部自查的同時,突出監督檢查工作結果的運用份量,公開公示不講工作效能的具體事例,達到客觀、公正、正確、科學考評,從而使考評制度更加完善,使機關效能建設工作落到實處。

4、建立電子政務監督,推進“陽光工程”有新力度。推進電子政務監督,關鍵是要建立電子監察系統。通過建立“一個網絡(電子政務外網)、一個平臺(政務服務中心)、三大系統(行政審批業務通用軟件系統、行政效能電子監察系統、行政效能視頻監控軟件系統)”,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使用“電子眼”對政府行政許可部門的行政許可事項的實施情況,包括每項行政許可事項的申請、受理、審核、批準、辦結五個環節進行實時監控,對各個行政許可服務現場進行實時的視頻監控,對違反行政許可條件、按程序、超過行政許可期限、違規收費等情況會自動發出警告信息,對每個行政許可部門和行政許可工作人員進行績效評估和排名,從而使行政許可的辦理過程達到“看得見,管得住”。

5、嚴格責任追究,績效考評問責有新突破。要建立健全過錯責任追究制,明確責任追究范圍、承擔責任的具體單位和崗位人員。實行部門首長問責制。部門行政首長對本部門的工作全面負責,并對其行使職權引起的后果承擔責任。各級政府對所屬工作部門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行政職責造成重大失誤或不良影響的行為,要追究該部門行政首長的責任。實行行政過錯追究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規定的職責,影響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貽誤行政管理工作或損害行政相對方合法權益,造成不良影響或后果的,要追究該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責任。全面落實“三不放過”要求,即群眾投訴辦理不到位不放過;具體工作責任不明確不放過;因職能越位造成影響,未采取補救措施消除影響的不放過。

四、促經濟發展、讓群眾滿意——機關效能建設不遠的春天

“金獎銀獎不及百姓的夸獎、金杯銀杯不及百姓的口碑”。只有堅持面向基層、面向社會,力求客觀真實地反映人民群眾對機關作風建設的評價意見和要求。改進抓作風建設的工作作風,創造各種條件請人民評判,并對人民評判的結果給以認真果斷的處理,才能使人民群眾的監督和評判有分量、有力度。只有把抓機關建設的作風改進了,領導帶頭“較真了”,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和問題,就會得到人民群眾發自內心的理解和支持。我們一定要堅持群眾滿意的標準,以效能建設的實際效果取信于民。

只要我們圍繞“為發展提速、為機關增效、為干部鼓勁、為群眾謀利”的宗旨,積極整合機關管理資源、優化機關管理要素、規范機關管理行為、改善機關運作方式,加強機關制度建設,促進機關效能大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大優化,機關效能建設不久必將迎來促經濟發展、讓群眾滿意的美好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