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福利服務工作匯報

時間:2022-06-17 09:31:00

導語:老年福利服務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老年福利服務工作匯報

市轄三市一區,有68個鎮(街道辦事處),2868個村(居委會),總人口249萬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41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16.5%。近年來,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建設和完善老年福利服務設施擺在老齡事業發展的突出位置上,初步形成了大中小型并舉,高中低檔互補,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兼顧的老年福利服務設施體系,推動了全市老年福利事業的發展。

一、堅持政府主導,把老年福利服務設施建設作為一項民心工程來抓

針對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老年福利服務設施陳舊、建設資金短缺等現實問題,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要把老年福利服務設施建設列入各級黨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盡快建立健全老年福利服務體系。一是明確工作思路。堅持做到“一納入、兩轉變、三提高”。“一納入”,就是把老年福利服務設施建設納入城市建設整體發展規劃之中,通盤考慮,綜合運籌;“兩轉變”,就是在機構建設上由單一溫飽型敬老院為主向多功能福利型福利機構轉變,在機構管理上由粗放型管理服務模式向規范型管理服務模式轉變;“三提高”,就是提高老年福利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提高老年福利服務場所管理服務水平、提高老年人整體生活水平。二是完善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市老齡事業發展“十五”規劃》、《進一步加強農村五保供養工作的意見》、《進一步加強敬老院建設和管理的意見》等文件,重新修訂了《市優待老年人若干規定》,確立了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老年福利服務設施建設的發展方向,并提供了政策支持。三是加大資金投入。堅持以各級財政投入為主渠道,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采取政府劃撥一部分、福利彩票銷售籌集一部分、社會捐贈一部分的辦法,確保建設資金足額到位;鼓勵支持村集體投資、企業投資等多種投資方式,加強老年福利服務設施的建設和完善。2011年以來,全市共投入各類資金1.5億元,用于老年福利服務設施的改建、擴建、新建。其中,各級政府投資5200萬元、福利彩票公益金1600萬元、村集體投資7500萬元、企業投資560萬元、社會捐贈150萬元。四是強化工作推動。從2002年開始,市政府就把實施“老年福利服務設施星光計劃”列為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工作之一;2011年又將敬老院建設作為為群眾辦的十件實事之一;2012年,提出用兩年時間全面加強基層老年福利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確保每個市區有一處綜合性的福利服務中心、每鎮有一處養老服務機構、每村有一處老年人活動場所。市政府先后召開了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工作會議、老年福利服務設施建設工作會議、敬老院建設現場觀摩會等,使老年福利服務設施建設工作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完備,有力地推動了老年福利服務設施建設。

二、以老年福利服務設施建設為基礎,構建覆蓋城鄉、功能完善的老年福利服務體系

完善的老年福利服務設施是構建老年福利服務體系的基礎。近年來,我們按照因地制宜、布局合理、方便實用的原則,大力興建以城市老年公寓、農村敬老院和城鄉老年活動場所為主體的老年福利服務設施?!笆濉逼陂g,各級先后投資4.5億多元,改造鎮級敬老院56處,興建老年公寓8個、社區服務中心3個、服務站點35個、社區老年“星光計劃”項目67個、各類老年活動場所1800多個,初步形成了市、市(區)、鎮(街道)、社區四個層面的設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規范的老年服務體系,基本上能夠滿足老年人不同層次的需求。

一是以農村敬老院為載體,切實提高農村五保供養水平。2011年,市政府提出敬老院建設兩年規劃,加大敬老院改擴建力度,力爭敬老院面貌“一年大變、兩年質變”,增加床位5000張以上,集中供養率達到80%以上,五保對象凡是愿意進敬老院的能夠全部收住。全市、區各級采取新建、擴建以及利用閑置校舍、辦公樓改建等方式,不斷提升敬老院的硬件水平和服務水平,逐步實現由過去單純“吃有糧、穿有衣、住有房”的傳統溫飽型敬老院,向“吃講營養、穿講質量、住講環境、醫講保健”的多功能福利型敬老院轉變。目前,全市64處敬老院中,已動工改擴建56處,竣工16處,投入各類資金6240萬元,年內將全部建設完工。2011年市委、市政府發出倡議,倡導每個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聯系一處敬老院,參與其建設和管理服務,通過物質幫助、智力支持、技術服務等形式,幫扶敬老院改善條件和環境。到今年4月份,各聯系單位已為敬老院提供幫扶款物100多萬元。

二是以城市社會福利機構為依托,努力提高社會化養老水平。為滿足老年人的需要,我們改變社會福利機構只為部分特殊老年人提供服務的傳統觀念和做法,將服務對象擴展到更多的老年人。今年,我們將投入資金2000萬元,搬遷新建市社會福利院,在確保為優撫對象提供服務的前提下,將其建成以老年人養老、康復為主的綜合性社會福利院。環翠區社會福利院在確保為城市“三無”對象提供福利服務的同時,面向全社會老年人提供養老和休閑服務。、、三市將綜合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的建設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來抓。經濟技術開發區村投資1.5億元興建老年公寓,設立高、中、低檔房間500間,床位1000張,年底投入使用。高技術產業開發區也正在規劃建設一處規模較大的老年公寓。屆時,全市社會福利機構將達到11個,床位數達到4600張,社會化養老水平將明顯提高。

三是以實施“星光計劃”為契機,不斷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隨著老年人社會服務需求層次的提高,我們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立足社區,以點帶面,全面實施老年福利服務設施星光計劃。以街道和社區為重點,新建和改擴建一大批社區老年福利服務設施和活動場所,逐步形成了每個街道有服務中心、每個社區居委會有服務站、每個生活小區有若干服務點的社區老年福利服務網絡,為老年人提供社區托老和日間照料、文體娛樂、醫療康復、圖書閱覽等多方面服務。近年來,全市建設“星光老年之家”、老年活動中心和體育健身場所共281處。在此基礎上,我們將老年人活動場所建設逐步向農村延伸,充分利用閑置資源,新建和改建相結合,全市80%的村(居)都設立了老年人活動室,促進了農村“六個老有”的全面落實。

三、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促進社會福利社會化

在發揮各級政府主導作用的同時,我們還注意廣泛發動社會力量,積極挖掘民間資源,大力興辦老年福利服務設施,促進社會福利社會化。

一是投資主體多元化。我們采取政府、集體和個人等多渠道投資方式,形成社會福利機構多種所有制形式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在政府投資為主的敬老院改擴建中,一些經濟條件較好的村集體及經濟組織主動投資興辦敬老院和養老機構。目前,全市共有村辦敬老院或老年公寓8處,企業投資建設的敬老院4處。

二是運行機制市場化。實行多元化經營、市場化運作,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兼顧,福利性、公益性和經營性并舉。主要是探索三種經營模式:以政府投入為主,委托民營企業經營的公辦民營模式;以民間資本投入為主,政府實行補助的民辦公助模式;由企業、個人承包租賃經營、自負盈虧的租賃經營模式。目前,全市共有公辦民營、民辦公助及企業租賃經營形式的敬老院及老年公寓12處。

三是管理服務規范化。先后制定印發了《市社區老年福利服務設施管理制度》、《市鎮村敬老院管理規范》及老年福利機構、老年福利設施達標標準,分期分批對福利機構負責人及工作人員進行崗前業務培訓,實行持證上崗。全面推行崗位目標責任制,對工作人員定崗位、定職責、定工作標準,初步實現了由粗放式管理向規范化管理模式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