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務局工作匯報4篇
時間:2022-09-17 10:28:05
導語:水務局工作匯報4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城市排水防澇汛前檢查報告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一)健全機構。按照職能職責的劃分,由市城管執法局成立了以局長任組長,總工程師任常務副組長、其他副局長和黨組成員任副組長,局屬各部門、各直屬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城市排水防澇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揮城市排水防澇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城市排水防澇相關工作。
(二)組建隊伍。組建了總人數為343人的4支應急搶險救災分隊,分別負責街道、街道、街道轄區及市垃圾處理廠的應急搶險工作,針對可能發生的險情組織經常性演練,不斷提高排水防澇搶險水平,確保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三)完善預案。及時修編制訂了《2014年城市防汛應急預案》,形成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的防汛應急預案,落實責任,對城區汛期排水防澇工作做全面精細的部署,形成既各司其職、又緊密配合的工作格局。
二、全面自查,排除隱患
組織各相關單位到城區內澇隱患點現場查勘,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確保設施在汛期安全、正常運行。
一是對城市供水廠及供水管道進行巡查,尤其對城市供水重點部位進行排查,確保供水安全。二是加強對市政設施的巡查,巡查中發現市政道路、橋梁、人行道、雨污水檢查井井蓋、雨水口等市政設施破損存在安全隱患的第一時間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并及時進行處理。三是針對部分地點的排污管道存在修建時間較久、管徑較小,加之市民將垃圾直接倒入雨污水口,堵塞城市地下管道,極易引發內澇的情況,從2月份起對城區230多條大小街道42萬余米雨污水管網,尤其是地勢低洼、管徑較小的重點路段雨污水管網進行全面清淤,目前已清理18萬米。四是對城區各垃圾地庫抽水泵、發電機等機電設備情況進行了檢查,確保設備正常運行。五是對垃圾處理廠的截洪溝、排放溝及時進行疏通,確保無堵塞現象。六是加強對在建工程防汛工作的監督檢查,重點檢查了工地內基坑、邊坡等部位的防汛措施落實情況,加強對工地排水的監管,確保在建項目汛期不出安全問題。
三、強化保障,嚴格制度
一是配備了抽水機、發電機、編織袋、花油布、電纜等應急搶險物資,并落實專人負責保管,及時發放。二是配備搶險車輛,并定時對車輛進行保養,確保車況良好,能隨時執行搶險救災任務。三是汛期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掌握汛情、上傳下達,確保搶險任務落實到位。
第二篇:水務局民生政策自查報告
一、推動工作的措施和總體進展情況
(一)推動工作的措施
1.重大水利工程
(1)為加快推進我市水庫新建工程、水庫擴建工程前期工作進度,市政府專門成立了由副市長牽頭的前期工作推進小組。為加快引青濟岷等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成立了以副市長為組長、市長助理戴向前、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改、水務負責人為副組長,市級相關部門一把手為成員的水利重點工作領導小組。
(2)通過積極銜接,國家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省水利廳等各級領導多次到調研引青濟岷等重大水利工程可行性及選點等問題。由副市長帶隊,多次到雅安、自貢、內江等引青濟岷、長征渠等涉及的市州進行學習、考察,并形成考察報告上報市政府。
(3)由副市長牽頭召開多次協調會,解決前期工作中各部門之間存在的問題,確保前期工作順利開展。由市長助理戴向前率隊多次到水利部和省水利廳匯報、銜接,加快前期工作進度。
2.2014年農村飲水安全工作
(1)5月6日,在貫徹落實全國農村飲水安全視頻會議精神的會議上,副市長要求要進一步做好謀劃,早日讓群眾喝上干凈、衛生的自來水。我局高度重視,牽頭聯系市衛生局和市環境保護局組織11名涉水咨詢專家,于5月12至19日對全市集中供水的24處站(廠)飲用水源保護區、制水流程、生產管理、應急預案落實情況進行督查。
(2)各區(縣)水務局牽頭、會同同級衛生、環保局對本轄區域內的所有飲用水源地、供水站(廠)開展一次大檢查,按屬地管理原則和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規定報同級人民政府及時查處問題、解決問題。
3.統籌使用稅費、價格等改革措施促進節水增效
(1)為廣泛收集取水戶的意見和建議,采取各種措施加強與取水戶的溝通和理解。每年定期召開取水戶座談會,請取水單位對水資源管理工作和報務提出寶貴意見。
(2)依法加強對拒繳、欠繳水資源費、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等的查處力度。在具體征收工作中,及時對欠繳水資源費、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的單位進行催繳,對不按規定及時繳納且拒繳的單位,按照行政處罰程序,采取下達“限期繳納通知書”、“處罰告知書”和“處罰通知書”,結合現場辦公等措施,切實落實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
4.加強終端配套設施建設,解決好“最后一公里”問題
(1)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縣建設成立了由區縣政府分管領導掛帥,財政、水務、農業、審計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統籌規劃實施重點縣項目建設。
(2)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區縣水務部門對全區(縣)的水資源總量、分布范圍、科學開采量、輻射灌溉面積以及水利設施布局等進行了詳細摸底普查,編制了《農田水利綜合規劃》,為編制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實施方案奠定基礎,提供了科學依據。
(3)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各項目區縣要求項目實施堅持按“民辦公助、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的原則進行,按照競爭立項、項目公示、村民自主申報、自主決策、自主實施、自主監管、自主管理等方式建設工程。
(4)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區均注冊成立了“農民用水戶協會”,明確了水利工程產權,落實了管護責任主體。
(二)總體進展情況
1.重大水利工程
截止目前,已爭取省級以上水利資金1.76億元、水利投入4.8億元、千湖之城投入9億元,恢復和新增水域面積12.58平方公里,整治病險水庫27座,重點中小河流治理新建堤防或護岸2.1公里,綜合治理堤防3.87公里,完成區、縣、縣、縣、縣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新增灌面2.91萬畝,改善灌面8.85萬畝,水產品總產量達4.3212萬噸,漁業經濟總產值16.06億元,培育現代漁業業主8戶。
2.農村飲水安全工作
(1)指導項目區縣水務局按水利基本建設程序聯系有資質的設計單位編制完成了“十二五”規劃剩余人口23.4582萬人的《初步設計報告》。項目涉及38個鄉鎮、208個村和5所學校,工程總投14026.47萬元,修建集中供水工程21處,分散供水工程4070處。經相關部門的專家審查,已完成審查批復。縣全域安全飲水模式得到常務副省長的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并在全省進行推廣。
(2)全市共爭取到5個農村安全飲水水質檢測中心建設試點項目。建立農村安全飲水水質檢測中心建設試點項目比例為全省第一,市本級也是全省唯一一個擬建市級檢測中心。
3.統籌使用稅費、價格等改革措施促進節水增效
(1)積極爭取省級財政資金項目和地方自籌,先后實施了區三蘇湖小流域水土流失等綜合治理項目,對提高水源地水涵養功能、防治水土流失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2)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水土保持投資項目、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及省財政專項資金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平均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積約100km2,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約600km2。
4.加強終端配套設施建設,解決好“最后一公里”問題
截止目前,全市除丹棱縣外其余區縣均納入了全國小農重點縣。其中區、縣為第四批小農水重點縣,縣、縣、縣為第五批小農水重點縣,專項項目每個區縣平均每年投入3500萬元左右。工程建成后,基本實現“旱能灌、澇能排”,達到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高、抗御自然災害能力明顯增強的效果。截止目前,全市列入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項目縣已達5個,全市該項目投入將達5.3億元。
二、重點工作落實情況
(一)在建重大水利工程
市目前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包括縣水庫擴建工程、縣水庫(中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縣渠首取水樞紐水閘(大中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工程三個,后2個項目還未開工。
1.水庫擴建工程
水庫擴建工程列入了省2012年大中型水利工程“2+10”開工項目,于2014年1月21日正式開工。擴建后的水庫以灌溉和城市供水為主、兼顧鄉村人畜供水等綜合利用,工程總投資約2.4383億元。該項目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了批復。省水利廳對初步設計報告作了批復,投資概算調整為2.4383.58億元。
其資金由中央、省級補助資金、地方配套和融資部分組成。目前樞紐主體工程岸坡清理、原壩體清理已完成90%,大壩齒槽開挖和壓重混凝土澆筑已完成100%,固結灌漿和帷幕灌漿本月累計已完成90%,約為5400m。現正開展取水泄洪隧洞砼襯砌。已累計完成投資6441.052萬元,占概算投資的26.4%。其中水利工程完成投資1278.572萬元,占概算投資的8.78%,移民工程完成投資5162.48萬元,占概算投資的52.4%。
2.水庫除險加固工程
縣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于2013年7月初開始進入項目的招標,7月31日完成項目的招標;12月完成勘測設計招標。2014年2月進行了施工、監理的招標,其中施工標流標。2014年4月完成了施工(第二次)招標。目前施工、監理中標公示期已完,中標通知已發出。施工中標單位為“正達路橋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工程中標價3092.1179萬元。”監理中標單位“華能工程技術咨詢設計有限公司”。6月初已簽訂監理合同,施工合同正在洽談中。
3.渠首取水樞紐水閘除險加固工程
縣取水樞紐水閘除險加固工程于2013年7月初開始進入項目的招標,7月31日完成項目的招標;12月完成勘測設計招標。2014年3月31日完成了施工、監理的招標。目前施工、監理中標公示期4月10日已完,中標通知已發出。施工中標單位為“廣州市水電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工程中標價1999.6234萬元。”監理中標單位“省水利電力工程建設監理中心”。5月中旬已完成施工、監理合同的簽訂,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目前正值汛期,河道內不能施工。
(二)今明兩年擬開工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
今明兩年,我市擬開工的重大水利工程有區水庫新建工程、縣水庫擴建工程兩個中型水庫建設項目。兩個中型水庫的前期工作均存在進度較為滯后,技術力量投入不足的問題。
1.水庫建設工程前期工作
水庫建設工程可研及可研前階段共有1個規劃和21個專題報告的編制、審查、批復,計劃于2014年10月20日前完成上報省發改委的審批立項。截止目前,區已取得了1個規劃和3個專題報告的批復,《停建通知(封庫令)》已取得,《實物調查細則和工作方案》已通過省移民局審查,待批復下達,《地質災害評價和壓覆礦產資源評價報告》、《庫區文物調查與保護報告》已批復(備案),建設用地勘測定界設計報告(含打樁定界測量)已出審查意見,《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已審待批;《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實物指標調查》、《移民安置大綱和移民安置規劃》、《水土保持方案報告》、《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含陸生、水生評估)》等專題和可行性研究報告正在抓緊時間編制過程中。
2.水庫擴建工程前期工作
水庫擴建工程可研及可研前階段共有22個專題報告的編制、審查、批復,計劃于2014年10月20日完成上報省發改委的審批立項。截止目前,縣已取得3個專題報告的批復和停建令(即:封庫令)的下達,剩下的《實物調查細則和工作方案》已通過省移民局審查,待批復下達;《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實物指標調查》、《移民安置大綱和移民安置規劃》、《水土保持方案報告》、《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含陸生、水生評估)》、《地質災害評價和壓覆礦產資源評價報告》、《庫區文物調查與保護報告》、《建設用地勘測定界設計報告(含打樁定界測量)》、《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等專題報告正在抓緊時間編制過程中。
(三)“十三五”擬開工重大水利工程前期論證情況
“十三五”擬開工的項目需要省廳給予認可,各區縣才可以開展前期工作,目前省水利廳均未明確認可。
1.引青濟岷調水工程(段)。該項目經省委、省政府的積極爭取,已進入了《流域綜合規劃》。
2.區水庫(大二型)。經市委、市政府的大力爭取,該項目作為引青濟岷調水工程的“長藤結瓜”工程,進入了《流域綜合規劃》。
3.縣水庫、紅巖溝水庫(中型)。經市水務局的積極爭取,該兩座中型水庫新建工程進入了《沱江流域綜合規劃》。
4.縣水庫(中型)。該項目進入了《西南五省干旱重點水源工程規劃》,縣水務局完成了項目建議書編制。
(四)農村飲水安全工程
截止2014年5月底,全市已完成工程總投資6668.62萬元,解決12.1202萬人的飲水困難,興建工程286處,完成目標任務的52.88%。
(五)統籌使用稅費、價格等改革措施促進節水增效
1.截止5月底已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9.3km2,占目標任務數的49.13%。
2.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省上還未制定新的征收標準,待省上政策出臺后,市上將于近期出臺統一征收標準。
3.根據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水利部《關于水資源費征收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到“十二五”末省征收水資源費每立方米不得低于是0.1元,而現階段我們執行的標準是每立方米0.05元。待省上制定統一標準后,我們將按照省上的標準進行征收。
4.科學合理利用省級水資源費投入到農業末級渠系改造,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數,提高農業用水的使用效率,全市重點打造、、三個區縣作為全省第一批節水型社會重點縣,五年累計爭取投入省級水資源費7500萬元,全面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節約用水,達到節水增效的目的。
5.按照部省要求,適時調整水資源費征收標準,以價格杠桿調控促進廣大取用水戶合理用水、節約用水,使水資源更大效益地服務于我市經濟社會的發展。預計我省將從2015年初統一調整水資源費征收標準。
(六)加強終端配套設施建設,解決好“最后一公里”問題
1.全市2013年度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共完成總投資19783.66萬元,其中中央資金6500萬元,省級資金4500萬元,縣級資金5200萬元,群眾投勞籌資3584.11萬元。新建渠道152.41公里,整治渠道544.93公里,整治山坪塘380口。工程建成后可新增灌溉面積3.03萬畝,恢復和改善灌溉面積9.61萬畝,新增補灌面積0.51萬畝,新增蓄引提水能力675.4萬立方米,新增節水灌溉面積8.15萬畝,新增節水能力2917萬立方米,新增糧食生產能力2779.8萬公斤,年新增經濟作物產值2486.53萬元。
2.2011-2015年,我市計劃解決農村人口飲水困難117.69073萬人(含學校學生14.414萬人),工程總投資6.99億元,其中中央專項資金5.73億元,地方政府和受益群眾自籌1.26億元。截止目前,我市共完成投資4.44億元,已解決94.23萬人的飲水困難,占目標任務的80%。2014年我市編制完成區、縣、縣《初步設計報告》,總投資14026.47萬元,新建集中供水工程21處、分散工程4070處,解決38個鄉鎮、208個村和5所學校23.4582萬人的飲水困難,截止5月底,已完成工程投資6668.52萬元,新建集中供水工程15處、分散工程271處,已解決12.1202萬人的飲水困難。
(七)項目進展歸類
1.已完成的項目: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已整治完成27座,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區、縣、縣、縣、縣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已全面完成。
2.取得明顯進展的項目(階段性成效):水庫擴建工程、2014年農村飲水安全投資安排和工程實施情況、加強終端配套設施建設,解決好“最后一公里”問題。
3.實際成效不明顯項目:縣水庫(中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縣渠首取水樞紐水閘(大中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工程、統籌使用稅費、價格等改革措施促進節水增效。
4.進展順利按現有措施(力度)推進項目:今明兩年擬開工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
5.進度滯后需加大力度推進的項目:“十三五”擬開工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
三、存在問題的原因及整改措施
(一)存在問題的原因
1.需要地方財政配套的項目多,因此縣級財力實際承受能力有限,地方配套資金壓力大,需通過融資方式解決。同中央及省級補助時資金到位慢,導致工程建設前期進度慢。
2.在工程建設中,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經驗不足和技術力量薄弱。
3.水利工程項目資金一般在下半年下達,加之招投標程序復雜,從資金下達到完成招投標手續一般需要3、4個月,只要流一次標,就需要5個月左右。水利工程施工條件苛刻,一般在春灌和汛期都不能進行施工,因此,很多當年要完成的項目大部分都要在下半年汛期結束才能開工,因此進度往往嚴重滯后。
4.飲水安全工程投資計劃下達后,按程序需對設計單位、機構、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進行招投標或比選,呈報的實施方案、建設任務、初步設計經審查并到相關部門辦理需國土、環保、規劃、節能等法定依據。這些程序和手續辦理法定時間較長,而國家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黨和政府的民生工程,工期要求緊,導致項目區縣工程實施工期壓力大,當年任務無法完成。
5.水利工程資金量巨大,前期工作經費投入也巨大,各區縣財政壓力非常大。有時就算投入了也不一定能上馬。因此,很多區縣對前期工作積極性不高,造成很多水利工程前期工作滯后。
6.由于我市水利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截止目前已運行50多年,工程大都老化失修、病害嚴重。全市尚有15000余km、10000余口山坪塘、200多個旱山缺水村未得到有效整治。
7.由于省上還未制定水保、水資源費調整方案,因此,我市還無法制定或按照省上統一的標準進行征收。
(二)整改措施
1.多渠道、多方式籌措資金,確保地方配套資金足額及時到位,爭取地方財政支持,加大前期工作經費的投入,確保工程順利實施。
2.積極與省廳、水利部銜接,力爭將“十三五”擬開工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納入省廳的前期工作啟動的盤子里。
3.密切與省廳相關處室溝通,待省上出臺相應的政策后,立即結合實際,制定符合本市實際的政策或貫徹實施意見。
(三)具體整改措施和時間節點
1.加快水庫擴建工程實施進度,力爭于2015年1月底前完成水庫樞紐,2015年7月底前完成渠系建設部分。
2.加快縣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和渠首取水樞紐水閘除險加固工程開工前準備工作。預計縣水庫除險加固工程2014年10月初開始進場施工,計劃2015年8月底之前完成全部施工任務,其中2014年計劃完成50%的工程施工任務。縣渠首取水樞紐水閘除險加固工程計劃10月開始主體工程的施工,預計12月底之前完成泄洪水閘上下游的護岸工程、完成4孔泄洪閘以及新增2孔泄洪閘和進水閘設計擋水位以下工程的施工任務,以及金屬結構制作、機電設備購買等工作,預計完成總工程量的50%;2015年3月底下閘蓄水,5月底前完成全部施工任務。
3.加快水庫新建工程、縣水庫擴建工程的前期工作進度,加大技術人員的投入,力爭項目早日開工建設。區水庫新建工程、縣水庫擴建工程預計于今年年底開工。
4.2014年度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力爭于6月底下達投資計劃,計劃下達后立即開工,爭取在12月底完成建設任務。
5.力爭使縣通過競爭性立項進入全國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項目第六批序列。
第三篇:公共機構節能宣傳周活動匯報
一、領導重視,立即行動,認真開展主題活動
我局公共機構節能工作領導小組及時召開了全局公共機構節能工作會,傳達了機關事務管理局《關于2014年公共機構節能宣傳周活動安排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同時要求機關各科、處、室、站要對開展公共機構節能工作高度重視,認真組織學習機關公共機構節能條例,深刻領會公共機構節能對國家、對全市、對全局的重要性;要結合工作實際,認真作好節水和水資源利用的宣傳工作,并且每個人都要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要積極倡導綠色辦公和綠色出行,把公共機構節能宣傳周活動落到實處。
二、加強機關公共機構節能宣傳力度
為了使公共機構節能意識深入到每個干部、職工腦海之中,除進行認真學習機關公共機構節能條例外,還以宣傳欄、宣傳畫、標語等通俗易懂、職工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宣傳教育;共制作宣傳欄一版,張貼宣傳畫六幅。
三、積極開展“低碳日”能源緊缺體驗活動
我局按照節能周活動要求,在6月10日“全國低碳日”當天采取停開空調、電梯,關閉公共區域照明以及上下班騎自行車或步行等形式開展能源緊缺體驗和綠色低碳出行活動,身體力行支持節能減排。
四、落實節能條例,開展節能工作
以開展公共機構節能宣傳活動為契機,以貫徹機關公共機構節能條例為依據,以達到節能效果為目的。我局在抓宣傳工作的同時,發動全局干部、職工獻計獻策,共同抓好機關公共節能工作。一是改造辦公區域照明設備,減少了照明燈具;二是各科、處、室、站做到了人離開辦公室隨手關閉電腦、空調、照明燈具等用電設備;三是辦公樓三樓以下辦公人員自覺走樓梯;四是減少出車率,開會、下區縣檢查工作做到拼車同行。
第四篇:防汛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報告
一入汛以來水雨情概況及主要做法
入汛以來5月份總降雨量52-70毫米,較歷史同期偏少2-6成,其中,洪雅縣偏少7成,其余各縣偏少2-4成,丹棱青神達到一般性夏旱,月內全市未出現區域性暴雨。6月份全市雨日達20-24天,為歷史同期最多年份,總降雨量為196.1-270.1毫米,青神較歷史同期略偏多,其余各區縣略偏少。6月2日至4日我市出現入夏以來首場區域性暴雨。7月份我市已經歷2次強降雨過程,分別為7月6日-7日降雨過程和“7.8”暴雨過程。由于氣象預警準確,信息及時傳遞,各地均提前做好了準備,幾次降雨過程未造成大的洪澇災情。均未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
全市56月無洪澇災情報告和人員傷亡。“7.8”暴雨過程造成我市區共計36個鄉鎮不同程度受災,受災人口34340人,倒塌房屋267間,轉移人口482人。全市洪澇災情直接經濟總損失為4469.12萬元,其中,區1032萬元縣2841.12萬元縣596萬元;農林牧漁業直接經濟損失2354.99萬元,水利設施直接經濟損失962.55萬元。
6月30日省防指召開全省主汛期防汛暨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議,同日市政府組織召開全市會議進行了貫徹落實和部署。會后市防汛辦專門要求各地一是要進一步加強汛值守,確保通訊暢通,及時上報有關情況;二是要進一步加強監測預警,強化雨情汛情會商,科學研判天氣變化趨勢;三是各級有關部門單位防汛責任人必須上崗到位,加強防汛應急搶險準備;四是要加強對重點區域特別是山洪泥石流易發點的巡查監測,提前預警主動避讓預防避讓。同時要求各區縣要持續關注水情雨情,加強堤防水庫特別是在建工程的巡查檢查,確保工程安全,及時收集上報災情。全市各區縣防指高度重視,積極落實,做好了防汛減災各項準備。
二防汛形勢和存在問題
(一)主汛期發生大暴雨的可能性增大
7月份汛情會商預計全市降雨總量略偏少,本月將發生4-5次區域性暴雨天氣,其中上旬2次(1~2日,中雨;7~10日,大到暴雨)中旬1次(17~18日,中雨)下旬2次(21~22日,大雨,局部暴雨;29~31日,大到暴雨),其中月底強降雨天氣過程可能造成較大洪澇災情。
(二)地質災害隱患多分布廣
經有關部門前期排查,目前全市共確定各類地質災害隱患點443處,其中滑坡307處,不穩定斜坡45處,崩塌88處,潛在泥石流3處,威脅農戶2117戶11460人,威脅財產5.45億元。其中威脅人數達50人以上的地質災害監測點有39處,地質災害防治任務十分艱巨。
(三)部分新建水利防洪工程有待洪水檢驗
全市部分江河堤防水庫渠道等治理工程,由于工程計劃資金安排等諸多原因,動工較晚,同時由于今年洪水較常年來的早,來的大,工程主體施工過程中存在搶工期保進度的突擊施工情況,工程是否能夠抵御洪水尚待考驗。
(四)城市防洪排澇設施依然不完全標準低
全市各地包括中心城區,防洪排澇設施不完善,達不到抵抗大暴雨的要求,一旦遭遇大暴雨襲擊,極易產生內澇。
(五)在建工程施工區域發生山洪地質災害的可能性較大
全市在建工程多,很多新開挖的山體因地貌變化失穩,形成新的隱患點,特別是6月下旬以來,降雨增多,土壤含水量增大,如果在遇到暴雨,容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三建議
(一)持續開展隱患排查和整改
各級各部門要再次組織開展拉網式檢查,發現隱患要登記造冊,提出方案并及時整改修復。要繼續堅持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等制度,組織對本地區山洪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經常性的巡查檢查,將排查結果及防災減災責任單位責任人等向社會公布。
(二)加強城市內澇應急處置能力
全市水務城市管理規劃建設交通等部門要密切配合,按照各自分工,共同抓好城市防洪。對經常發生局部內澇的區域,特別是地下商場和地下停車場,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細化落實防汛工作,提前做好工程處理,檢查疏通排水管網,準備排水抽水設備,確保城市排水暢通,消水迅速,雨水不倒灌。水務交通部門要加大河道和海事安全執法檢查力度,全面檢查河道內各類船只的防汛安全措施是否到位,認真落實船主防汛責任,堅決打擊違法行為,杜絕安全事件發生。
(三)努力提高基層山洪地質災害防范水平
6月20日,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印發了《關于加強基層防汛抗旱體系建設管理考核辦法的通知》(討論稿),進一步細化和明確基層防汛抗旱體系建設管理要求和考核驗收標準,目前已征求了各區縣防指意見,正在對《通知》進行修改完善。各區縣要進一步落實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的預警和轉移預案,務必責任到人,措施到位,進一步推行主動避讓預防避讓,在重要天氣過程到來前,要組織地質災害危險區內群眾提前轉移至安全地帶,堅決避免群死群傷事件發生。
(四)進一步落實在建工程度汛安全措施
各地要督促轄區內在建工程嚴格執行防洪預案,落實各類防范措施,同時加強巡查監測,做好搶險物料人員等應急準備。各在建工程管理單位在施工組織和駐地選址時,要避免施工隊伍駐扎在山邊溝旁,防止因山體開挖失穩伴隨降雨形成的滑坡泥石流而導致安全事故發生。
(五)進一步暢通防汛信息傳輸渠道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手機短信電話宣傳車和電子顯示屏等各種媒體和手段,山區偏遠地區要因地制宜采取有線廣播高聲喇叭鳴鑼吹哨逐戶通知等方式,完善區縣鄉鎮村組群測群防網絡,確保重要信息準確迅速傳達到每位防災減災責任人監測人員和受威脅群眾。
(六)進一步加大防汛搶險物資儲備
各級各部門要加強救災物資供應保障,一旦災情發生,要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干凈水喝有衣穿有住處有醫療。災情發生后,要及時搶通保通交通道路電力供水等基礎設施,為恢復生產生活秩序、自產自救提供保障。
- 上一篇:客運交通線路及站點調查工作方案
- 下一篇:城市供水設施保護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