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移栽質量考察報告

時間:2022-03-26 10:39:00

導語:油菜移栽質量考察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油菜移栽質量考察報告

油菜移栽基礎及質量狀況,關系到冬前各項管理措施的正確采取和落實,是爭取充分利用冬前溫光資源,力求達到冬前早發,壯苗越冬的前提條件之一,因此本科組織各鎮油菜栽培員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調查,其調查情況如下:

一、移栽基礎調查

本次共收到6個鎮11個村民小組的調查材料

1、面積:被調查的11個村民小組共有耕地面積2391.69畝,本年度實種油菜938.5畝,占耕地總面積的39.2%,比去年增加了3.7個百分點。

2、移栽期分布狀況

從移栽期分布狀況表中可以得出結論:由于今年受氣候因素影響,水稻收割比去年推遲過晚,致使油菜移栽期也較遲,且整個油菜移栽期拉得過長。據調查統計,11月15日之前油菜移栽面積僅14%%;11月16日以后移栽的面積占了86%,比上年增加了50.5個百分點,是歷史上少見的。由于油菜移栽過遲,對爭取油菜冬前早發有較大的影響。

3、化除情況:已進行化除面積為712畝,占75.9%,比上年度的89.1%,降低13.2個百分點。

4、溝系狀況:在被調查的油菜田中,已開溝面積為907.5畝,占96.7%。未開溝的為31畝,僅占3.3%。

在已開溝的菜田面積中,三角溝為482畝,占53.1%,比上年減少了13.0個百分點;小方溝占46.9%,比去年增加了14.2個百分點。目前畦溝平均深度為17.7厘米,當家溝深23.0厘米。

二、移栽質量調查

根據各鎮栽培員對油菜定點田塊的調查,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由于絕大部分油菜移栽較遲,活棵返青較慢,田間“紅衣”未脫的現象普遍,且不平衡性大,早栽田塊葉面積已有300多平方厘米,遲栽田塊還不足70平方厘米,因此力爭壯苗,促進平衡是當務之急。

1、秧令53.4天,比上年增加7.1天。

2、密度:每畝8865株,比上年減273株。

3、秧苗素質:因移栽過遲,導致秧令偏長,高腳苗發生普遍,雖很多農戶應用多效唑控制其徒長,但很多秧苗移栽后由壯苗轉化成弱苗。

4、隨根肥施用狀況:在被調查的36塊田57.9畝面積中,未發現有“白田白種”的現象。施用的田塊中,有20.6%的田塊施用了復合肥,平均每畝施用36.7公斤,比上年增加2.7公斤,增幅為7.9%;其它田塊平均每畝施磷肥39.3公斤,比上年增加2.35公斤,增幅為6.4%;氮化肥平均每畝折合碳銨37.5公斤,比上年減少2.1公斤,減幅為5.3%。近幾年農民的“惜本思想”有明顯的轉變,今年的肥料投入基本維持了去年的水平。

從以上調查結果分析:目前總體形勢嚴峻,主要是因為油菜移栽太遲影響了油菜栽前秧苗素質,對爭取油菜冬前壯苗有較大的困難。近期因氣候狀況一直良好,開溝比例和化除面積都較高,小方溝比例提高,農民用肥增加。

當前存在的問題:一是今年小方溝面積雖然有所提高,但三角溝比例還是較高,溝系質量不能保證高產穩產需要;二是由于絕大部分田塊移栽過遲,“紅衣未脫”的現象普遍,田間不平衡性也較大;三是調查中發現尚有24.1%的田塊未進行化除,留下了草害隱患。

三、下階段管理措施

冬前壯苗是油菜穩產高產的基礎,當前應抓住氣溫尚高,日照充足的有利條件,采取有效措施,促進苗情迅速轉化,力爭達到冬前壯苗。

1、抓緊冬前用肥,力求達到一生總用肥量的60-70%左右。

2、樹立抗災思想,建立一套高質量的溝系,當前未開溝的田塊及時開溝,三角溝力爭改為小方溝。

3、未化除田塊應抓住當前氣溫較高,田間墑情較好的有利時機及時補除。

4、查苗補缺并經常注意菜蚜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