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系統現狀與出路考察報告

時間:2022-05-06 09:39:00

導語:郵政系統現狀與出路考察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郵政系統現狀與出路考察報告

為了郵政的發展能適應讓人無法想象的發展速度的信息經濟。能更好的促進郵政事業的發展和進步適應社會時代的變化。20*年1月28日至2月18日,我對XX政局的所有員工和領導進行了一次小規模的調查。

一、調查情況說明

此次對全局員工共發放調查問卷404份,回收404份,調查結果具體如下:

第一題:你認為中國加入WTO,國外郵政業的介入對中國郵政:

A沒什么沖擊:104(25.7%)

B有一些沖擊,但不會很大:256(63.4%)

C有很大沖擊,中國郵政面臨很大的挑戰:44(10.9%)

第二題:你認為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你認為郵政業會:

A漸漸的退出歷史舞臺:86(21.2%)

B不會有什么變化:219(54.2%)

C有可能利用這些技術而更加興旺發達:100(24.7%)

第三題:你認為郵政的業務:

A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可以再開展很多業務:147(36.5%)

B發展的空間不大,開展新業務的可能很小:181(44.7%)

C不會再有太大發展,而有些還有可能淘汰:76(18.8%)

第四題:你認為郵政將來的主打盈利業務為(可多選):

A郵政儲蓄:368(第一位)

B函件:323(第三位)

C特快專遞及物流:348(第二位)

D包裹:322(第四位)

E代收各種費用,若移動通信話費等:219(第五位)

第五題:你認為中國郵政要能進一步發展,走向興旺發達,要靠(可多選):

A優秀的領導管理機制:342(第三位)

B團結進取的員工團隊:363(第一位)

C良好的服務態度:352(第二位)

D低廉的價格:216(第五位)

E更貼近人心的多種服務:335(第四位)

二、調查分析

根據調查及我在學習的過程中所學到的知識以及平時讀一些報刊雜志,我得出以下結論:

全體員工甚至是一些領導,管理者沒十分清楚的認識到目前中國郵政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比如第一題,只有一小部分人認識到中國郵政在中國入世所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挑戰,當我和他們說起目前已經有一些外國的特快專遞公司在中國用良好的服務和低廉的價格贏得了部分市場,他們都是很驚訝。看來我們的郵政該用心的了解一下周圍的環境和形式,而那句“我們已經為入世作好了準備”的嘴邊話也應該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一些員工,領導并沒有認真的分析市場的需要,只有一小部分人預見了應該充分利用原有中國郵政的良好信譽以及便及各地服務網開展一些特色服務,如異地鮮花訂購,火車票,飛機票預定上門,商業廣告函件等等。而我從局長那里了解到發展戰略也僅僅是前面提到的五點,基本上沒有什么創新。誠然,只有不斷創新,積極進取,才能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貼近人心的服務,這樣,中國郵政才有出路。

從局長到各個正副組長以及每一名職員都充分認識到優質服務的重要性,而且在實際工作中有很多體現。比如柜臺人員要求統一著裝,佩帶工作卡,還進行了普通話的訓練。另外,為了實現函件包裹的更加快速的服務,全局已經為所有的郵遞員配備了電動人力兩用車和手機,并且已經把一些員工的獎金和服務質量掛鉤,極大的提高了員工的服務質量。

三、建議

信息經濟正在以讓人無法想象的速度發展,在這過程中,郵政企業面臨的巨大挑戰是前所未有的。郵政產業現狀如何,又將如何發展出路在哪里,我以為作為一個傳統企業,郵政確實有許多體制上的弊端無法適應現在的信息之戰,但是,郵政也有其多年經營的經驗與客戶,有著雄厚的資金與實力,有著巨大的市場與潛力,只要郵政開拓創新,積極發展新業務,新服務,必將樹立嶄新的形象,開創嶄新的業績。在社會實踐中,我通過與局長交談,參看雜志、資料以及了解我局的情況,考察了郵政現在發展的重點問題,熱門話題,以及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問題,并對郵政的發展與創新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意見,以及一些看法。

近年來,郵政部門投入巨資建設的郵政綜合計算機網,為中國郵政介入網絡經濟準備了網絡平臺。但中國郵政要在網絡經濟中扮演比較重要的角色,還得通過創新,通過郵政綜合計算機網,實現信息流,資金流和物品流“三流”的資源整合。而要真正做到這些,重在創新。

1、運作模式創新。郵政部門的生產運作是基于郵政綜合計算機網,將傳統的郵政業務“移植”到郵政綜合計算機網上運作的新模式。郵政綜合計算機網為郵政提供了虛擬的操作平臺,使傳統的郵政和計算機網絡有機地結合起來,以郵政綜合計算機網為主線,實時跟蹤控制信息流,有效協調郵政生產運作,及時向計算機中心反饋各類信息。鑒于郵政部門現狀,應積極發展以郵政綜合計算機網為交易平臺的生產運作模式。企業通過郵政綜合計算機網的服務和管理,可有效降低企業間的交易風險。只要具備上網條件的企業和個人都能夠上網交易,既可節約企業和個人的設備投資,同時減少了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

2、業務創新。網絡經濟時代,郵政業務創新主要包括:網上匯兌,網上集郵,網上旅游,網上廣告,網上咨詢,網上發行,網上郵購,網上股市等。因為,郵政部門開辦這些業務,具有很強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也有郵政綜合計算機網和郵政實物通信網作支撐。換句話說,郵政利用強大的實物通信網,為郵政開辦電子郵政業務提供了后端支持。

3、技術設備創新。隨著郵政綜合計算機網的建成,郵政部門擁有了自己獨立的信息網。同時,郵政開始購進世界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如信函分揀機,扁平郵件分揀機,包裹分揀機,郵資機,郵政用品自動出售設備等等,極大地提高了郵政的技術含量。

4、服務創新。網絡經濟時代的郵政服務,與傳統郵政服務有著很大的區別。電子郵政的服務更加注重“點到點”的服務。隨著客戶的個性化服務需求越練越明顯,郵政的延伸服務和特色服務也要創新,如上門收寄郵件等。

5、營銷方式創新。樹立新的營銷觀念,應用新的管理方法,將高薪技術和中國傳統文化融入郵政營銷。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使得企業間競爭的“疆界”日趨模糊,營銷就顯得十分重要。體制創新。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進行郵政企業商業化運作,須解決承擔普遍服務和企業商業化運作的關系。為此,應進一步理順專業局,現業局和支局在經營,管理上的關系,避免交叉作業。信息經濟的發展,網絡等信息化的傳輸手段不斷完善與普及給郵政業務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但是,只要郵政找追市場,再利用原有優勢的基礎上,增值服務,增多服務,增強服務,積極發展新業務,開拓新市場,必能占有屬于自己的一定份額的市場,樹立起不可替代的形象。

這次對郵政的現狀與出路的調查得以順利結束,為市場開發的部門提供了不少的信息與民聲。但是也有一些不理想的地方。首先,就是沒有對外面的群眾進行調查。其次,調查的問卷的設計也不是很完善。另外由于被調查的同志對問卷調查這種形式的接受程度不同,這也影響了調查的結果。總的來說領導同志比員工更容易接受。這些都有待于下一次調查時進一步的避免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