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專業合作社經驗考察報告
時間:2022-09-29 04:17:00
導語:農民專業合作社經驗考察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健全和完善農村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發展農村生產,建設現代農業的一項重要舉措。為學習借鑒外地的先進做法和成功經驗,進一步抓好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工作,日前,我市組織了赴浙江省溫州、紹興、臺州及我省宣城等地進行了考察調研。
一、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視,努力營造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良好氛圍。浙江省是國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誕生地,20*年,該省最早被列為農業部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試點省。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要求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把培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創新農村經營體制、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載體。截至目前,浙江已有農民專業合作社4608家,注冊資金已近5億元,固定資產達37億元,平均每年新增1000多家,入社社員33.6萬人,帶動農戶245萬戶,產業門類涉及了各大主導產業,經營領域涵蓋了生產、加工、營銷、服務各個環節。
(二)政策扶持,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實踐表明,一個地區在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時,政府相關部門能夠積極引導,加強配套政策扶持且措施到位、落實有力,那么該地區的專業合作社發展層次就高、內部管理制度相對完善、農民收入增長就快。在這方面,浙江省已經走到了全國的前列,2004年11月率先出臺的《浙江省農民專業合作社條例》明確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法律地位,隨后制定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注冊登記的若干意見》明確經工商登記的性質為“合作社”,把合作社從企業法人中單獨列出。與此同時,《浙江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章程》、《浙江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制度》、《浙江省農民專業合作社會計核算辦法》和《關于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的意見》一系列規范化制度紛紛落地,為合作社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20*年該省將農民專業合作社“千社五化”建設列為農業工作十件實事之一,不少合作社都實現了“五有”運作。
(三)規范運作,確保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浙江省溫嶺市是全國大棚西瓜之鄉,該市狠抓西瓜這個農業特色支柱產業,大力扶持溫嶺市箬橫西瓜合作社,指導該合作社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和行業管理功能,幫助建立健全標準化管理制度,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生產的西瓜優質率達到95%以上,并直接帶動該市東南沿海8萬畝西瓜產業帶的形成。其“玉麟”牌西瓜先后被評為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省名牌產品、省著名商標、中國浙江國際農業博覽會金獎,2005年被認定為綠色食品,其西瓜生產基地被認定為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
(四)開展貸款授信,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資金問題始終是制約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壯大的瓶頸問題。在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授信方面,浙江省有兩種模式:一是溫州模式,即對合作社授信。20*年12月,浙江省首批1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分別與當地農村信用社訂協議,共獲得貸款授信2304萬元。二是溫嶺模式,即對合作社法人和社員同時授信。20*年12月,溫嶺農村合作銀行與該市44家合作社簽訂貸款授信協議,合作社法人代表和1380戶社員分別獲得貸款授信2*8萬元、3769萬元。
二、主要特點
特點之一:認識高。由于當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形成了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良好氛圍。農民看到了發展合作社能夠給自己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能夠增加收入和提高素質,其橋梁與紐帶作用逐漸為農民群眾接受和認可,因此在這些地方的農民參與合作社的積極性非常之高。
特點之二:合力推進。在這些地方,社會各界積極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全方位開展合作,形成“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互惠互利的共贏發展機制;涉農部門積極為合作社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服務環境,提供優質服務,解決合作社在生產經營中面臨的各種問題;金融部門為合作社的發展壯大提供多種形式的貸款和融資,積極扶持合作社的發展;新聞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廣泛宣傳成功的合作社典型,為合作社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輿論環境。
特點之三:扶持力度大。20*年7月,紹興市出臺了《關于進一步鼓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意見》,鼓勵引導龍頭企業、基層農技部門、農村能人、科技干部等興辦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對新注冊成立的合作社,每家補貼5000元;對被評為國家級示范的合作社,每家獎勵10萬元;對被評為省級示范的合作社,每家獎勵5萬元;對被評為市、縣示范的合作社,每家獎勵1萬元。20*年,溫州市政府也拿出1600萬元項目資金,對達到“五化”標準的合作社,每社給予2萬元的獎勵。
特點之四:規模經營。紹興市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年銷售收入超500萬元56家,超千萬元33家;臺州市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年銷售收入超千萬元40家。如溫嶺市箬橫西瓜合作社是集西瓜生產、服務、營銷為一體的互助性經濟組織,跨國跨地區建立西瓜生產基地19個,面積總計達2萬多畝,常年可供“玉麟”牌西瓜8萬噸,并在全國建立銷售網點50多個,年經營收入2.2億元,向社員返還盈余4251萬元。
特點之五: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據考察了解,浙江省絕大多數合作社都已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1300多家合作社的產品通過省或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330個產品通過綠色食品認證,139個產品獲有機食品認證,一大批產品進入了國內超市和國際市場,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如紹興市79%的合作社建立了產品進出臺賬制度,76%的合作社實現了生產過程的全記錄,51%的合作社建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和檢驗檢測體系,其中38個產品被認定為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31個產品獲得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稱號。
特點之六:成效顯著。這些地方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的經濟作用,把發展合作社同深化完善產業化經營緊密結合起來,讓農民從產業化經營中得到更多的實惠。鼓勵有條件的合作社自辦加工流通項目,形成“農戶+合作社+公司”的模式,使農民更多地獲得加工流通環節的利益。同時,支持鼓勵龍頭企業參與興辦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民與龍頭企業之間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共同體。據了解20*年,浙江省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共銷售農產品總額達248億元,實現盈余12億元,社員通過返利獲得的收入戶均達2463元,浙江因此成為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水平、社員收入最高的省份之一。
三、幾點意見和建議
(一)進一步提高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重要性的認識。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完善家庭承包經營的重要形式,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各級黨委、政府要進一步理清思路,牢固樹立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是扶持農業、扶持農民的理念,把鼓勵和引導合作社發展作為抓好“三農”工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列入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認真研究,精心指導,確保農民專業合作社又好又快發展。
(二)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建設試點工作。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有利
于把握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方向,有利于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運行質量,建議盡快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建設試點工作,各縣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一個主導產業進行試點。在試點基礎上,出臺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的文件和考核辦法,并對通過考核的合作社給予獎勵。
(三)加大宣傳培訓力度,營造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良好氛圍。運用各種形式、各種媒體,以學習貫徹《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為契機,加強合作經濟知識的宣傳教育,大力普及合作經濟的基本知識,努力營造關心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社會輿論氛圍。同時,制定培訓規劃,建立業務培訓制度,在基層干部和農民中普及合作經濟基本知識,增強合作意識。各級涉農網站要積極主動地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搭建信息服務網絡和市場營銷平臺,收集和農產品價格、市場供求、科技服務等信息,用現代營銷手段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
(四)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力度。要完善和落實有關農民專業合作社扶持政策,改善合作社發展環境。①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建議財政應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專項資金,用于扶持合作社的創辦、規范化建設和示范合作社的獎勵。對申報獲得農產品質量標準認證和農產品商標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給予補助。②開展評選活動。以創建“十佳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市級示范點”活動為載體,堅持規范與發展并重、以規范促發展,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五有”、“五化”建設。③開展“銀社”對接活動。建議由政府牽頭,農業部門具體負責組織實施,積極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搭建平臺,形成政府搭臺、合作社唱戲的新局面。④推行項目支持。鼓勵和支持將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建設項目,委托和安排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實施,探索通過合作社落實項目資金和各類扶持資金的新途徑。
- 上一篇:行政效能為民服務考察報告
- 下一篇:消防大隊基層建設交流材料